学好英语从早读课开始

时间:2022-10-02 12:07:29

学好英语从早读课开始

【摘 要】 英语早读课作为英语常规课堂的有效延续和补充,不仅是口语学习的重要阵地,而且是学生及时复习旧知识、预习新课的宝贵时机,也是组织英语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探索提高早读效率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 早读 策略 实效

《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英语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一门有声音,要发音的科学,是用来与人交流、沟通的工具,不能成为像以前一样的看得懂、只会考而不会读、不会说的“哑巴英语”,而“读”是语言输入的重要环节之一。

1. 英语早读的意义

1.1英语早读课是英语常规课堂的有效延续和补充

早读课不仅是口语学习的重要阵地,而且是学生及时复习旧知识、预习新课的宝贵时机,也是组织英语学科教学重要环节。一方面,老师下班指导早读,除了对学生起监督作用外,还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发音、断句、理解课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纠正、示范,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早读课作为英语课堂的延伸和有效补充,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也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样有助于密切师生感情。早读课是英语常规课堂的有效延续和补充,是初中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1.2早读课是重视朗读教学,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我们的古人就曾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朱作仁也曾说:“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因此可以看出,从古到今都很重视“读”,这种传统的教育方法和读书方法一直都为人所采纳,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是与人交流的工具,所以要朗读才能流利应用,通过朗读整体感知增加语感,以便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所以我们要重视早读。

2. 农村中学英语早读课开展情况

就教师层面而言,很多教师认为,早读就是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老师最多只起管学生纪律的作用。这种想法只强调学生是否在读,很容易引导教师满足于书生琅琅的早读氛围的假象,但至于学生在读什么,读得怎样,教师则很少过问,更不用谈向早读要成效了。

就在学生层面而言,由于学生学习态度不好,习惯不佳,或者学习能力不强,早读时很容易发现一部分学生不愿开口读,或开口却不能放声读;有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读书时不专心,自己不会读,齐读时才开口。

3. 提高早读效率的策略

英语早读课的灵活性、多样性深深地影响着每一节英语课。它可以作为英语的第二课堂,发展和利用好这几十分钟早读课,是一件值得我们重视的事情。为了走出早读课的一些误区,希望早读课精彩高效起来,让学生在兴趣的海洋里快乐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下面将针对提高早读效率试做初步探讨。

3.1 “有的放矢”,明确早读的内容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的计划性、条理性、自觉性不够。如果没有明确的任务,学生会漫无目的东翻翻,西翻翻,结果效率低下,所以要明确早读的内容。早读内容的主要来源是所学教材,新编的教材有丰富的词汇,地道的口语表达和大量优秀的、有教育意义的文章,都是要求学生熟读直至背诵的好材料。其次,教师还可以摘选推荐其他内容,比如优秀的作文范文,作者带的每届初三毕业班,都会要求学生背诵一定量的范文。

3.2 “形式多样”,提高早读的积极性

根据早读内容的不同,早读的形式也应呈现出多元化,现简要作介绍如下:范读与领读: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调+55%面部表情。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齐读也是一种常见的诵读方式。齐读就是全体学生对某一个早读内容整齐划一的进行诵读。齐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学生的配合能力。自由读就是学生在教师早读内容的指导下,自主自觉的读记。这是一种记忆效率较高的读书方式。角色读:角色朗读可以是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可以是组与组的分角色朗读,可以是老师与学生的分角色朗读,也可以是同桌之间的角色朗读。

3.3 “及时评价”,保证早读的持续性

学习评价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及时的评价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应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以鼓励引导为主。评价的方式不仅是听写评分,也可以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口头赞扬,可以是评选“领读之星”(带领、监督同学读)的精神鼓励,也可以是小小的物资(一本作业本)鼓励。也可尝试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等,做到知己知彼,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机制。总之,对早读效果的评价并不要拘泥于形式,关键是激发学生去读、用心读,保持早读积极性的持续性。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 黄艳明, 李英. 英语新课程教学设计[M]. 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辽金时期二税户人身依附关系及其演变 下一篇:电教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