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的“课题学习”

时间:2022-10-02 12:04:37

浅谈初中数学的“课题学习”

摘要:“课题学习”的出发点是“提供或引导学生提出一些结合生活经验的,具有挑战性研究课题,发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初中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组织好这些内容的教学,在新教材的基础上,选择更多的内容,开展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课题学习

随着初中数学课程的改革,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新增了“课题学习”这一新内容。“课题学习”的出发点是“提供或引导学生提出一些结合生活经验的,具有挑战性研究课题,发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此,如何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组织好这些内容的教学,同时在新教材的基础上,选择更多的内容,开展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课题学习”的内涵

数学课题学习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它可以弥补数学学科实践能力的不足,加强实践环节,重视数学思维的训练,促进学生兴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它提倡的是参与、探索、思考、实践的学习方式,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二、“课题学习”的作用

近年来,笔者国开展了全面的教育体制改革以适应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竞争的需要。针对中小学教育存在的弊端,全国各地开展了教育实验,大胆进行课外活动的实验研究,并先后提出了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等术语。但在这阶段,活动课程也仅被视为学科课程的延续和有益补充,处于“学科辅助”的地位。

新课程改革完全改变了过去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的单一课程结构,将实践活动作为课程的加强内容,让学生通过数学课题学习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笔者认为,新增课题学习内容,是根据笔者国的国情和教育现状,变“学数学”为“做数学”,与国际教学接轨,是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开展数学课题学习课,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三、“课题学习”的操作程序

“课题学习”一般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操作程序:(1)教师向学生介绍课题内容;(2)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3)分小组实施方案;(4)小组讨论,探究结论,形成成果;(5)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笔者就七年级下10.3节后的“课题学习”的内容加以具体的描述。本节的学习内容是关于“从数据谈节水”的调查。在学习了课本内容后笔者给学生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调查“计算笔者们每天浪费的水”。由于学生没有进行过此类的学习,因此笔者帮他们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计划。

1、把学生按6人一组进行分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要求每个同学都来设计制作一个调查表,选出最合适的一个同学的表格来做样表打印。

2、每个组60份表,每个同学10份调查表,课后调查(为了减少学生的工作量笔者只要求他们调查七年级的同学)并收回调查表。

3、收回调查表后由组长分配工作,三个同学负责整理调查表,并根据调查表制作一张统计表,两个同学根据统计表来制做一个统计图,最后大家一起通过做好的统计图来写份调查报告。

通过以上操作程序,学生完整地经历了课题学习的全过程,从实践分析中收获了很多实用的知识,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四、“课题学习”中有关问题的处理

课题学习是以学生实践为主体,大量的工作需要学生在课外完成,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在上文所举的课题学习操作过程中,就会有如下问题出现:

1、分不清调查表和统计表。

由于对调查统计操作还不熟悉,很多学生对操作中所使用的调查表和统计表很容易混淆。一些学生会将调查表与统计表的内容杂糅在一起。面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调查前,教师务必指导学生把表格设计清楚;务必让学生把握调查的具体项目和统计的具体项目。

2、不会筛选合适调查样本

调查样本会影响到调查的最终结果,因此调查样本的筛选很重要,这也是要让学生掌握的方法。在调查样本的选择上,学生由于缺乏经验,选择样本时具有盲目性。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根据调查目的、调查内容等来综合分析确定样本选择范围。

3、执行调查时不会沟通

在完成调查作业的时候,经常有同学告诉笔者,发给别人的调查表,有的同学不填,或有的干脆就扔掉。这正反映出当前学生在交流沟通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会在让别人填表前,先与对方交谈,并坦诚地告诉对方你的目的和他填表可能要花掉的时间等。在坦诚交流的前提下请求填表,如果对方没有特别的事,一般是不会拒绝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在与人交流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升自我。如此一来,学生一次课题学习下来,学到的不仅仅是课题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更有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之类的边际效益。

五、“课题学习”后的反思

在“课题学习”后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进行反思和小结,这样才能体会到这次活动的过程与意思。到底有那些地方做的比较好,下次活动还能借鉴,那些地方不好需要改进。从教师的角度看,课题学习反思时应注意考虑以下几点:

(一)学习方式上是否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

(二)是否注重发挥学生个性,变传统的“模式化”为“个性化”。

(三)是否突出合作交流,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交流,变“知识课堂”为“生活课堂”。

(四)是否突出评价职能,将“边参与、边应用、边体验、边评价”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

(五)是否体现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变“学教材”为“用教材学”

(六)是否体现活动的多样性、丰富性、互动性,形成“学数学、做数学”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乐。

从学生角度看,应注意把握以下问题:

1、想一想,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知道怎样进行问题的调查吗?有哪些收获?

2、你能回忆起笔者们整个调查的过程的步骤吗?

3、你能想到笔者们这个调查还有那些不足的吗?

疏松的土壤令植物更茁壮成长,宽松的环境让心灵更健康发展,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更造就健康、开朗、自信的心灵。“课题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无疑是给笔者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处在无拘无束的、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这样学生会更喜欢学,有迫切学习的愿望。发自内心的喜欢,往往能调动学生身上一切的积极因素。

上一篇:从翻译目的比较研究辜鸿铭和Arthur Waley《论... 下一篇:现代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