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时间:2022-10-01 11:35:43

浅谈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加强了与国外的交流合作,受此影响,中国人学习英语的趋势越来越强烈。但是,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却出现了一个脱节的教学现象,即: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很受重视,而英语文化的导入却一直被忽视,从而影响了学生对语言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国家最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重点强调了当代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地位。该文针对当今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原则及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英语专业教学 文化导入 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114-02

著名语言学家Halliday把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比喻成一座完整的高楼大厦,社会就如同一座大厦,是由代表各种符号和意义的语言组成,语言又是社会符号之一。与此同时,语言又可以理解为一种符号认知系统,但这种符号与手势、身势语、交通指示灯等具体的符号迥然不同。Halliday把语言当成一种社会符号来理解,也就意味着要把语音放在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和体系中来理解。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所以要理解语言就必须在理解文化的基础之上。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密不可分的文化和其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就如当代著名外语专家邓炎昌与刘润清所说:“外语学习不仅仅是指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也要学习以其为母语的人们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他们是如何用其语言表达观点和情感的,又是如何反映其社会风俗及一些生活习惯的……语言的认知和文化的学习是连在一起不可分开的。”

1 英语专业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

文化导入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词汇中的文化和语篇中的文化。

1.1 文化在词汇中的体现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词汇又体现了各种文化特征。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一部分,同时也承载了文化的最大组成部分。我们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影响一个学生学习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某个单词的发音,拼写,其主要因素是如何的正确使用这个单词。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在不同的文化里,相同的词汇意义可能大相径庭。就拿汉语中的“龙”来说,它代表威严、权力,因而有“龙腾虎跃”、“龙马精神”、“望子成龙”,我们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然而在西方人眼里“龙”(dragon)则是邪恶的象征。在中国人的眼中,“狗”含有明显的贬义,如“狗急跳墙”、“狗仗人势”、“走狗”等;西方人则很喜欢狗,并将其视之为好友,因而英语中有一则谚语“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词汇所承载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如果对文化含义的了解不够,学生就很容易产生交际障碍,因此,注重词汇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文化内涵则表现的尤为突出。

1.2 文化在语篇中的体现

从语篇上讲,英语和汉语有诸多差异,尤其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形象的理解(去掉)汉语文化思维是曲线的,而英语文化思维则是直线的。汉语文化思维的模式主要依靠直觉,特别重视直觉感受到的东西,依据整体性,从而产生一种认识,一种悟性,其本质只是一种经验;而英语文化的思维模式以逻辑,分析为主要特点,注重层次分明,逻辑清晰,有着严谨的行为条理顺序。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人的线性语篇特征和中国人的螺旋性语篇特征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如果以自己的思维方式破译以逻辑思维和综合思维方式组织起来的英语篇章结构,固然会经常产生误解和歧义。

2 英语专业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原则

2.1 实用性原则

一个国家,一种文化。几千年的历史积淀都包含在文化的演绎中,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这就造成了差异文化理解和接受的局限性和复杂性,因而在具体的外语教学当中也不可能将其内容全部传授给学生。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其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际,所以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做一些合理性的取舍,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遵循实用性的原则,尽量做到被传授的文化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紧密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问题紧密相关。文化教学结合语言交际实践活动,多增加一些感性认识,让学生对于语言和文化的认识不再模糊、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兴趣。

2.2 阶段性原则

文化教学也需要一定的阶段性。这就意味着在外语教学,尤其是文化导入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基础、认知能力和生理、心理状况,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使学生逐步理解文化内涵。在文化导入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阶段性地将英语国家文化知识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通过扩大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接触范围,帮助他们拓展视野,不断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 英语专业教学文化导入的方法

“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改变我们不能接受的”,笔者认为此话颇有道理。诚然,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可避免亦无法改变,所以我们应该通过学习英汉文化,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把握。作为独立院校的英语教师,我们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之能够积极地、主动地吸收新文化,融入到新的文化语境当中,即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文化导入方式通常有两个方面。

3.1 认真的理解教材,深刻领悟教材中的文化信息

在进行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教材是第一手材料,因此教材中涉及到的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和资料,如地理、风俗习惯、民族、宗教、制度、历史等,我们都应该重点强调并尽可能详细地介绍给学生了解,在教材的选择上,需要精心挑选一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课文。教师也可适当地进行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的对比,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

3.2 利用多媒体教学体验文化

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就是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实物和图片的展示,播放一些外国电影,让学生生动形象的接受知识的同时,又了解了外国的艺术、雕刻、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等。从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英国人如何交朋友,进行什么娱乐活动,谈论什么话题,如何庆祝节日,甚至是说话的表情、语气、手势等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在两种文化的对比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差别,如在英美等国家举行葬礼时,人们一般身着黑色礼服以表示庄重和对死者的哀悼;而在中国,人们多穿白戴孝。这种迥然不同的对比,既增加了课堂的知识信息量,又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帮助他们排除对民族文化差异的偏见,最后做到语言和情感上的全面沟通。

4 结语

目前高校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大多仅停留在英语语言知识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而在文化素养课程方面却表现出来一些学习内容的缺失,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对语言规律的认知,也严重影响了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外语学习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可悲的是很多学生已经被中小学阶段的应试教育模糊了英语学习的规律,忽视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基本,如今到大学期间还是得不到一定程度的弥补和加强,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势必会产生很多的学习障碍和交际尴尬。这就需要高校根据英语专业学生就业任职发展需求建立选修课程体系。如文化素养类课程是通过英语语用文化、艺术环境的熏陶和学习来提高英语的系统性和交际的流利性。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加强学生对语言本身的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重点强调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培养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敏感度,从而提供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语言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学出版社,1997.

[2]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 胡俐,杨军.略论英汉跨文化对英语学习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5] 葛爽.论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6] 刘雯,王茹.论高校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渗透教学方法[C]//语言与文化研究.2008.

上一篇:《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课程教学设计 下一篇:电厂汽轮机轴承的问题及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