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企业管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01 07:28:46

思维导图在企业管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把思维导图应用到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中,通过对知识进行顶层设计、研究知识重点与知识层次和架构知识体系三个步骤进行探索,认为课程设计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工具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有帮助的。

关键词 思维导图 企业管理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Mind Map in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Instructional Design

LIU Yu

(College of Business,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Yancheng, Jiangsu 224051)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University Teaching, author have applied mind map to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ere are three steps to design the course, which is top design for knowledge, research on knowledge point and knowledge level, build knowledge. The mind map is very useful for teacher and student.

Key words mind map;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structional design

在大学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获取最新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利,因此,对于大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很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把握知识、传递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参与度,作者尝试把思维导图的方法应用到大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发现,思维导图以其独特的方式把零散的知识点串成一个个相互关联且具有层次的知识体系。

1 思维导图的内涵和作用

1.1 思维导图的内涵

思维导图是以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用于储存、组织、优化和输出信息的思维工具,运用关键词和关键图像,打破线性学习的约束,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快速阅读和提高学习能力。思维导图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找到关键词或关键图像。关键词是指集中了一系列特殊图像的词或词组,一经触发,即能令人回想起与之相同的图像。(2)发散思维。大脑是以关键词和关键图像为中心触发点,朝着多个方向同时思考的,这就是发散思维。记录信息的方式越接近大脑的自然工作方式,大脑就越能高效地回忆起重要的事实和激发个人的记忆。(3)基本分类。思维导图各个概念的组合需要一个结构。创建思维导图第一步就要确定基本分类。

1.2 思维导图的作用

(1)学会有机学习。有机学习的两个主要策略,一是准备,需要浏览内容、做好时间和任务量分配,做好5分钟笔记,提问并确定目标。二是应用,需要总览,预习,精读和复习。(2)提高记忆能力。思维导图最接近大脑的方式来接收信息和获取信息,通过对关键词或关键图像的联想,以发散思维的方式来提高记忆能力。(3)系统掌握知识。思维导图通过找到关键词或关键图像对知识进行分类,从而把知识架构成有层次的体系,重点突出,有利于系统地掌握知识。

2 思维导图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企业管理是一门传统课程,无论是对于商学院的学生而言,还是面对其他学院有机会去企业工作的同学而言,都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思维导图对企业管理这门课的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很有必要。

2.1 知识顶层设计

企业是一种社会组织,通过获取资源进行转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后实现价值创造。因此可以将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知识划分为四个部分:(1)资源管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以下几个方面,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资资源、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这些资源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投入的要素。(2)资源转换及服务管理。企业需要将获取资源进行转换,转换的成果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后来实现自我的价值。转换的过程分别包括研发管理、采购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营销管理和物流管理。(3)转换保障管理。企业在转换资源的过程中需要一些保障措施来保证资源转换工作的顺利进行,这类工作主要包括以下经营战略管理、企业文化管理、质量管理和标准及定额管理。(4)价值创造管理。企业存在的目的及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就在于能为社会创造一定的价值,更准确地说是通过满足消费者来为其创造价值。

2.2 研究知识重点及知识层次

顶层设计完成了知识的第一层次的架构,需要将知识进行分析,找出其重点,理清知识之间的层次,使得平面的零散的知识点成为立体的知识体系。

(1)资源管理知识重点。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因其具有社会性和增值性等特点,成为管理中的主导者,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执行者。如何了解员工以及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准确高效地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基础。

(2)资源转换及服务管理知识重点。企业存在目的就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资源转换及服务管理知识重点是营销管理,营销管理通过市场研究了解消费者需求,分析消费者特点,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和能力,提供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一切活动的起点,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存在的意义。

(3)转换保障管理知识重点。转换保障的四个方面都很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是经营战略管理,经营战略管理是确定企业前进的方向,形成企业各个层次的目标,为企业日常工作管理提供依据,方向的正确与否,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4)价值创造管理知识重点。价值创造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创新管理,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突破自我优势,形成竞争对手在短期内无法超越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准确把握客户的动态需求,以创新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创新的产品。创新能赋予企业鲜活的生命力,使企业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2.3 架构知识体系

通过对各个层次的知识进行分解,找到重点,再细化,再找重点,从而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企业管理知识体系图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管理知识体系图

3 企业管理中市场营销章节的思维导图应用案例

3.1 市场营销章节知识顶层设计

市场营销的知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营销观念的发展历程。市场营销学也是一门学科,这门学科的发展历史其实也是市场营销观念发展的历程,在整个过程中市场营销观念经历的二大类型五个阶段,一类是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一类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分为两个阶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

(2)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对于环境分析主要从三个层次进行,一是宏观环境分析,可以用PEST方法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进行分析;二是产业环境分析,可以用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进行分析;三是企业内部环境分析,可以用SWOT分析法,结合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来分析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战略。

(3)消费者分析。通过将产品购买过来后的用途的不同,可以将消费者分为两类,一是日用品消费者,二是工业用品消费者。对于日用品消费者主要分析其购买影响因素和购买决策过程。对于工业用品消费者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生产者市场、中间商市场和非营销组织市场)分别分析其购买影响因素和购买决策过程。

(4)市场营销策略。在以企业为中心的市场观念中,市场营销策略为4P,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在以消费者为中的市场观念中,市场营销策略为4C,即消费者的需求(Consumer needs)、成本(Cost)、沟通(Communication)和便利(Convenience)。

3.2 市场营销章节知识重点和知识层次

(1)市场营销观念的发展历程重点知识。市场营销观念的出现使得企业以自身为中心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这个重大的转变成就了企业存在的目的。

(2)市场营销环境分析重点知识。企业内部环境分析,即运用SWOT分析法,在结合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的同时分析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企业只有充分了解自己之后才能利用外部的机会来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取得较好的发展。

(3)消费者分析重点知识。日用品消费者,其具有购买量小,购买频率大的特点。需要研究此类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行为。了解了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动力,研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企业采取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的依据,研究的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可以使企业以最佳的方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市场营销策略重点知识。市场营销策略中的重点知识是了解从4P到4C的转变,了解不同的企业在其产品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时,对于4C的不同侧重,学会灵活运用4C解决企业现阶段的问题。

3.3 市场营销章节知识体系

在以消费者为主线的前提下,确定市场营销章节的知识体系。用思维导图描绘市场营销章节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市场营销章节知识体系图

4 结论

通过在企业管理课程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思维导图在企业管理课程教学设计中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4.1 对老师的作用

(1)对知识进行系统架构。思维导图方法的运用,使得教师在备课前需要对教材进行全面把握和梳理,分清知识的层次,从而对于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知识进行系统思考,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2)突出重点。思维导图以可视化的表现方式,使得原来零散的知识以更直观的方式显现,重点知识可以一目了然,方便老师在教学的工作中对不同的知识点投入不同的精力。

4.2 对学生的作用

(1)提高记忆力。人类记忆的主体是某些关键概念特征的组合,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记忆工具,把思维导图应用在企业管理的教学过程中,以生动的形式描绘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另外在复习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绘制思维导图,主动地找出知识的重点和层次,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对知识的记忆力。(2)提高学习效率。思维导图明确地展示知识的层次和知识的重点,在学生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快速地把握重点知识,从而节约了学习和复习的时间,最终提高了学习效率。

上一篇:术尔泰溶液在手部二区屈肌腱损伤修复中的临床... 下一篇:以培养工程能力为核心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