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实验室应用培训的目标、方法与路径

时间:2022-10-01 05:58:13

高中数学实验室应用培训的目标、方法与路径

2011~2012年,在南京市教育局领导下,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协同各区教育局技装部门,在18所普通高中建设了数学实验室。为了提供数学学科教与学的研究环境,装备了数学图形计算器、数学模型和多媒体设备,形成了基于有线或无线的数学教学网络环境。装备完成后,为了提高这些实验室的使用效益,提高数学教师对数学图形计算器等仪器设备的操作水平与应用能力,我们积极有效地开展了高中数学实验室的应用培训工作。

一、培训的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实验室的建设为实现课标要求提供了强大和高效的学习研究环境。

但是,如何更好地发挥数学实验室的效益,提高数学学科教学质量,是装备部门和教研部门亟须解决的问题。站在装备工作的角度,我们认为加强应用培训是解决问题的首要途径,通过培训:让所有装备学校的数学学科教师都能熟练地使用设备,业务水平得以提升;让所有装备学校的学生都能走进数学实验室开展学习研究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受益;让所有装备学校的数学学科教学形成特色,学校得以发展,是我们目前乃至今后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二、培训的方法

1.现场培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为了便于教师尽快熟悉设备,并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市装备部门积极组织现场集中培训,2013年以来已经组织了3次市级培训,分别在人民中学、天印高级中学和南京第十二中学。通过集中培训发现:由于教师们的自身条件不同,对新技术的掌握存在差异,因此,对技术认知度不高、年龄较大、操作能力弱的教师,必须开展个别辅导,这样才能促进所有装备的学校尽快使用起来。这项工作已经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了。

2.远程培训与网络交流相结合

面对面的培训是必需的,但是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数学教师在学校的教学任务相对较重,不可能频繁组织集中培训,基于现状,我们与配套企业联合开创了网络远程培训。要求学员必须参加每月一次的网络远程培训,在网上大家基于某一个问题,在学习了网络课程教师的现场授课后,再交流、探讨;并建立了QQ群,让教师们平时可以及时地交流教学、技术等各种问题。

3.对外学习与对内互研相结合

积极引导,加强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让数学学科实验教学工作走在前列的教师多多宣讲他们的实践经验,也可以请他们走出学校,到其他学校开展交流与培训工作,指导应用上相对延后学校的教师。我们计划组织全市的公开课、现场会,促进实验学校跟非实验学校间的交流,让更多的教师了解学习新的技术。我们分步组织教师到华东乃至全国数学教学实验工作开展比较好的地区及学校去参观、学习,目前已经组织了2次走出去的活动,以后会有更多这样的交流。同时,也可以邀请省外的教师走进来,指导、交流实验工作。

4.组织参与与展示自我相结合

组织实验校的教师们参与培训及各项活动非常重要,同时有了成绩,我们也要及时总结和展示,以促进学校能更好地延续这项实验工作。比如最早的实验校天印高级中学和雨花台高中,在2013年高中数学竞赛活动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市区两级装备部门应搭建平台,让学校能展示自我,便于总结经验,更好地推进该校及周边其他学校的数学实验教学工作。

5.总结反思与形成特色相结合

培训、活动促进实验,实验离不开培训及活动,及时的总结交流也很必要。每个学期结束之前,组织一次经验交流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能有指导性地促进学校的实验工作更具校本特色。

三、实施的路径

基于培训学校的要求,本年度我们为了有效实现培训目标与效果,针对该项目培训正在及将要开展的工作如下:

(1)面对面的技术培训保证每个月安排1次。已经在3,4,5月安排了人民中学、天印高级中学、南京第十二中学的3场基础培训。3月的培训是由公司的技术顾问主讲,后面2次都是由我市本地成长起来的骨干教师主讲,分别是天印高级中学的韦法余老师和南京第十二中学的张小兵老师。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师的培训目标,也使南京本地的教师尽快成长起来,推进高中数学实验室的教学应用水平。

(2)网络培训目前也进行了3次。我们要求图形计算器供应商开设网络课程,具体时间是每个月下旬的周二晚上7:30~8:30。教师们只要在家里,打开计算机就可以跟全国的教师一起参与这样的网络教学活动。下一步是要促进所有高中教师都能到这样的网络课程中去学习、交流,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做主讲教师,宣传南京数学实验教学的成功经验。我们将责成供应商开展网络学习网上点名制,以保证教师们的培训效果。

(3)听课、研讨活动也已经组织了3次。3月组织所有培训教师前往上海复旦中学,听了他们教研组长师前老师的一堂课。5月南京第十二中学的张小兵老师亲自上阵,带给我们一堂精彩的研讨课。5月底上海曹杨二中郭老师带给我们一堂关于轨迹的课。参加了这些听课活动后,教师们都很有兴致地研讨,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和经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并促进了大家对“如何用技术教学”的认识。

除了培训、听课、研讨等常规活动外,我们还组织部分教师参加了上海TI年会,学习交流了“教师用技术教学”的经验;还组织92名学生参加了上海的TI杯高二数学竞赛,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积极推进的作用。

上一篇:南京市数字化地理教室建设和使用中的探索与合... 下一篇:中小学微型数据中心机房工程建设设计思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