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分久必合

时间:2022-10-01 05:18:36

中国武术:分久必合

产生于20世纪初的中国武术裂变,使武术形成了今天的格局: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在竞技武术中又分化出竞技武术散打和竞技武术套路。武术的这种状态使武术面对着尴尬的境地:传统武术没有被足够重视,组织活动缺乏经费,基本处于自发式运动状态,老一辈武术艺人逐渐减少,新一代传统武术家还没有成长成熟,有断代的危险,有些东西已经失传,仅停留在人们的记忆和文字之中……竞技武术似乎成熟热闹起来,但并不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竞技武术散打从场地、技术、裁判规则等大部分西式化,中国武术以小搏大,以巧致胜的精华和特点依然开发不出来,究竟是中国武术的技术问题?还是我们的思想观念问题?如太极拳推手运动,开展得一直不顺利,在比赛中常常见到的是生拉硬扯,以力相顶。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规则,规则的问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思维意识。我们对推手比赛要表现什么有明确的目标吗?要实现这个目标有相应的规则吗?其实不是推手推不好,而是规则没有制定好,规则不好是我们脑子里不清楚应该怎样在比赛中表现太极拳推手效果的美。太极柔力球和太极弹力球运动都是根据太极拳技击原理发明创造的,柔力球表现了太极拳的顺势接力,紧接着走弧形顺势发力,对来力丝毫不顶,其运动特点舒展圆活,巧妙多变,体现出了太极拳的柔化力原则;太极弹力球则是表现了太极拳的敷盖对吞的技法精华,对准来球在球接触球拍的瞬间松柔吸化,随即“吐中弹放”,将球射出,其运动特点是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体现出了太极拳松化弹发,简捷明快的法则。柔力球和弹力球可以体现出太极拳对抗运动的精华和美感,而真正的太极拳攻防却为什么不能呢?我们从柔力球和弹力球中应有所感悟!竞技武术套路已经“奥运”化,群众常常在议论,这种竞技武术套路的难度确实很大,确实是高、难、美,它很像体操,又像杂技,又像舞蹈,又有点像武术,但是又不像武术,也不像舞蹈、体操或杂技。其实是四者的合一。难怪外国友人很难理解竞技武术套路,有外国友人问我中国武术是不是有攻防作用?我回答说那是当然的!又问:那这种舞蹈式的武术套路与武术的攻防有什么关系呢?我很难回答。又问:武术的本质特征不是攻防运动吗?

中国的文化似乎经不住外来文化的入侵:在学校体育中以田径、篮、排、足、体操为主,中国传统体育靠边站;在美术学院,油画为主,国画靠边站;中国武术市场上正在出现:跆拳道、合气道、拳击、柔道正逐渐为主,中国武术靠边站……

目前,表面上看中国武术很红火,有中外两千多运动员参加的世界传统武术节,有国际太极拳年会,有香港国际武术节,还有全国各地的不同级别的各类武术节武术竞赛,可谓一派繁荣景象。但是,细究一下就会发现,这些竞赛大多是不规范的,大多是以非传统的套路竞赛为主。我们如果再细究一下这些竞赛套路,大多是自编或改编的,关键问题是这些套路并不考虑武术的攻防作用,大多是在规则的引导下趋向了体操和舞蹈化。

我们已经看到目前的中国武术难以与跆拳道竞争中国青少年的市场,更不用说竞争国际市场,中国武术也难以与日韩武技竞争。原因很简单,跆拳道保留了传统武术的格式:以攻防练习为主体,辅以简单明晰的套路练习,还有功法练习和表演。同样日本武技也是攻防练习系统化、科学化,套路练习与攻防运动紧密练习,没有故意表演的套路运动和多余的动作,以功法辅助攻防动作的质量。

我个人认为目前中国武术内在的大问题是武术的合力被分解了,武术的核心竞争力被极大地削弱了。

武术内在的合力是将分开许久的攻防运动、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合成为一个整体,只有这个整体才是中国武术,中国武术的美妙才能表现出来。以攻防运动为中心,一边是实在的套路运动,一边是实在的功法运动,三者合一形成武术内在的合力。同时也就具备了中国武术的核心竞争力。

其实这“合”法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方法和精华。它被埋藏太久,似乎已被遗忘!该是分久必合的时候了,还中国传统武术的本来面目,亮出尘封许久的传统武术宝剑。

(责编:田文波)

上一篇:宝塔山下走出的武术冠军 下一篇:翻子拳破现代腿法十三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