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阅读指导方法的运用

时间:2022-10-01 04:55:31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阅读指导方法的运用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主要活动,它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和认识世界的有效手段,它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是以讲练为主,阅读课本基本上是教师的责任,学生只能是认真听讲和多做习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仅仅具有语文阅读能力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现状要求学生应该具备一种综合阅读能力。同时,随着数学教育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已成为当今教育工作者热议的焦点。

一、初中数学阅读指导概述

(一)初中数学阅读指导概念

从不同的角度剖析阅读指导有着不同的概念,早期认为数学阅读的目的是把握文本的本质,后来阅读被抽象地定义为是一种从书面语言、符号、图表中获取意义的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是读者和文本相互作用的过程。数学阅读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包括对文字、数学符号、公式、图表和术语的理解,新概念的联系,阅读材料的解读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数学语言具有简练性、精确性、严谨性和通用性的特点,数学阅读和一般阅读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数学阅读要求灵活地转换语言。

(二)初中数学阅读指导能力

1.标注能力

数学阅读是一个再发现的过程,要求学生积极地探索结论,因此,在阅读数学课本时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用笔做各种记号,或者进行补充说明,便于自己的理解记忆,或者进行文字、图表和符号语言的相互转化标注。

2.对比能力

对比是数学阅读的主要手段,是人脑将一些事物和现象,放在一起对照的思维过程。

3.表达能力

数学教学也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探讨。

4.质疑能力

追问数学课本中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演变过程;明确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勇于冲破数学教课书的束缚,对现有的结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阅读指导方法的运用

(一)转变观念,重视数学阅读

传统教学中,以听讲为主,然而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自身应重视数学阅读,全面认识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掌握数学阅读能力,这不但有助于学生的数学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材施教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为有效贯彻落实这个理念应该将集体教学和个体学习有机结合,而掌握一定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是进行个别学习的关键。

(二)先进行对照,多主动式阅读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教材的编写具有说明文式的结构特点,数学阅读应区别于一般阅读。数学阅读一般包含被动式阅读和主动式阅读。被动式阅读是指通过看书,先获取书本结论信息,然后分析理解,从而掌握结论的阅读。主动阅读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全面分析思考教材在上部分提供的材料,找出下部分中将要给出的结论,可不必通读文本,同时应该主动加工上部分知识挖掘新的知识。

例如:二次根式([a])2=a(≥0)的阅读指导示例。

首先,学生在不了解二次根式性质结论的基础上,依据教材上的要求进行具体的计算、列举相似的实例,然后解答教材上提出的问题,通过计算、列举、观察、分析、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例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仍为这个数”,或者利用符号语言清楚表达自己发现的结论,或者其他概括不确切甚至错误的结论;最后将学生自己发现的一般性结论和教科书上的标准结论进行对比,改进自己的思维和发现。

这样的阅读方式,不是直接阅读书本上的现有结论,而是将学生自己的计算、观察、推断得到的结论和书本上的结论进行对比,不断改进。这种形式的阅读指导不但能训练学生的推理分析、归纳概括、猜想预测的能力,还能最大幅度地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

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分析关键字句,突破句法难点

1.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是阅读中的主要内容,其中的每一个关键字句都有着具体的意义,只有认真分析,才能正确理解这些数学知识。

例如:平行线的阅读指导示例。

教师让学生标出“同一平面、不相交、两条”这些关键词,在具体分析同一平面这四个字时,可以利用实物让学生直观的观察、理解不在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也不相交;对于不相交的理解,可以借助推敲、变更和删减等形式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两条其实代表的是一种位置关系,不能片面地理解一条直线就是平行线。这样咬文嚼字式的阅读,有利于学生理解平行线概念的实质,读出自己的见解。

2.数学学科中会使用较多的复合句来描述大量的信息和特定的内涵,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这种句式。复合句中常包含并列和嵌套这两种关系,这两句型也有可能组合在一起,构成较长的复合句。准确地掌握这两种句型,并将省略的词语恰当地补充,是理解符合句型的关键。

例如:“经过半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的阅读指导示例。

经过半径外端和垂直于这条半径是并列关系,它们共同修饰直线,即前面的两条嵌套在直线中。

在数学阅读指导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数学学科中出现的各种语法结构,定期做一些长短句转换的训练。例如,将长句缩成一个短句或者将其分解成几个短句。

[参 考 文 献]

[1]蔡旭东.把数学读起来――谈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上旬),2011(5).

[2]沈菊萍.对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2).

上一篇:构建基于PBL的小学数学课堂结构 下一篇:“活动单导学”在高中生物专题复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