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时间:2022-10-01 04:18:00

如何培养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法国生物学家说过:“好的学习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和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天赋和才能的发挥。”可见,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什么是英语的学习能力呢?它主要是指独立学习英语的能力,掌握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初中英语主要是以老师教为主,学生习惯老师下指令完成学习的各项任务。这样学生很被动,老师经常牵着学生的鼻子走。高中的学习科目繁多,学习任务繁重,学生也逐渐成熟,应该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称为自学能力或者自主性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育更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英语老师要给学生学习英语的“金钥匙”,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下面对此作简单的介绍。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教学大纲指出“社会生活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英语是21世纪每个国人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掌握好英语的重要作用。英语不但是高考必考科目,而且在大学是任何专业的必修科目。学好了英语,才能适应将来工作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英语的目的的同时,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非常主动地学习。上课的积极性会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也会很快提高。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轻松,学习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是指导者,要做到以语惊人,以情感人,以行动人。用亲切的自然的教态,温和的语音语调,清晰整洁的板书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巧设课堂导入,增强课堂效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话恰如其分地说明了高中英语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因为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上课听讲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最大限度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课堂导入方法如下。

1.图片导入法。高中英语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篇阅读课文都配有与该材料有密切联系的插图,有的是为了提示教材难点,有的是为了印证教材观点,有的是为教材重点服务。通过对此画的描述、问答和教师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导语,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的内容,易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利用文中的插图导入新课,能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并使其产生阅读课文以了解信息的愿望,为以下教学铺平了道路。

2.音乐导入法。各种教学设施,如电脑、投影仪、VCD等相继进入课堂,我们应通过各种教学媒体和图片进行课堂教学,更直观地导入新的知识点,通过电教煤体,学生在开始的第一分钟就进入了所设计的情境,这是最为理想又十分便捷的设计。

3.三分钟演讲。让一位学生上台演讲三分钟,演讲的内容可根据演讲者的各自差异进行安排。如成绩滞后的学生可进行课文复述,程度中等的可进行与将要学的主题或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作演讲。教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安排,确定有关人员及演讲的主题,把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作为一节课的导入。

4.英语课本剧。如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s老师可以事先叫几位同学认真熟读课文,把内容改成剧本,再从旁指导学生进行排练,纠正不规范的语言,设计更适合人物个性的动作,再辅以简单的道具,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演就拉开了序幕。运用表演导入法,既让学生更容易地了解了课文内容,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这些方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的讨论,主动融入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敢于尝试和质疑

自古以来的成功都是一次一次尝试的结果,在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克服学习英语的恐惧心理。语言都有共性,要敢于尝试,经常练习。鼓励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培养英语学习的四种学习能力。听广播,听课文录音,说是中国学生的一大障碍,他们怕说错怕学生嘲笑,老师瞧不起,所以心理紧张以至于说不出来。老师要经常鼓励学生进行简短的对话,对课文的复述,经常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肯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多阅读课文,模仿录音,教师要时刻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点拨思路,让学生积极思维,敢于提出疑问。

四、立足课内,丰富课余

英语知识面广,教学内容丰富,学生接收面窄,学习科目比较多,精力有限,教师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除了注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学外,还要利用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自学,养成良好的课外学习的习惯——多说、多读、多写。

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有所改变,营造自主发展的课堂气氛。心理学指出,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发动者和鼓舞者。为了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气氛。教师是学生学习情绪的主导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情绪饱满,对上课充满信心,带着轻松自信的情绪走进课堂,以良好的情绪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充满信心,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多看学生的优点,当学生出现发音、拼读等错误,当学生由于胆小、害羞而不敢开口,当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错用语句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谅解和适度的宽容,不要嫌他们“不聪明”、“耽误时间”,不要怪他们不能如教师所愿,而要引导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在自己的学习中,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信心,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总之,教师除立足课堂教学外,还要设法丰富学生课外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增加学生课外知识的能量,从而尽快提高其阅读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着重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如文章的体裁、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以及隐含的意义等;课外,要求学生进行广泛涉猎,不断扩大接触英语国家文化的范围,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定期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检测,分析和记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所授给学生的“渔”就是学会自学的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老师在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引导和启发作用。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在不同时期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增强学习效果。

上一篇:群众文化活动体系创新思考 下一篇:文科专业中的工程制图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