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考察记(一)

时间:2022-10-01 04:07:44

峡谷行车

2013年暑假,趁着去甘肃金塔参加“居延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机会,我跟随沙武田教授、兰州商学院高启安教授等人在河西地区的民乐县、高台县、金塔县对文物古迹进行了简单考察

此行特意选择绕行青海、翻越祁连山这一段风景秀美的路线。

过青海大通后, 我们就踏上了227国道。这是一条修在山谷中的公路,看起来没有什么特点,但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非凡。

汉武帝时,河西走廊被击退大月氏的匈奴占据。为了彻底击退匈奴,开拓西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使团出长安,过陇西,渡黄河,入青海,沿祁连山南麓西行,经此谷道翻越祁连山,入匈奴境。

元狩二年(前121),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大军西征匈奴。霍去病大军在大斗拔谷里悄悄行军,越祁连山后发起突袭,一举击溃了盘踞在山下的匈奴人,俘获其祭天金人,并带回长安。

遍游五天竺的东晋高僧法显也从这里经过。据《佛国记》记载,法显于后秦弘治二年(400)往天竺求经。“初发迹长安,度陇,至乾归国,夏坐。夏坐讫,前行至耨檀国。度养楼山,至张掖镇。”

隋大业五年(609),炀帝亲率40万大军远征吐谷浑。后为炫耀国威,由青海经大斗拔谷翻越祁连山,在焉支山下会见西域二十七国使臣,后人称此为“万国博览会”。隋炀帝率领的大队人马经过大斗拔谷时,正是炎热的夏季,根本没有准备御寒衣物。而山谷中天气突变,风雨骤起,暴雨在狭窄的山谷中形成洪峰,一时间,队伍惊慌失措,人踩马踏,“士卒死伤大半”,连隋炀帝的姐姐乐平公主、原北周宣帝宇文S的天元皇后杨丽华也因此染病而亡。今天,离峡谷口大约2公里的地方,有一庞大封土堆,当地百姓称之为“娘娘坟”,传说为杨丽华的墓。然而,据科学调查,墓室虽大,但除一具枯尸外没有任何陪葬器皿,更没有直接说明墓主人身份的墓志。今天,娘娘坟的故事还在民乐流传,不管它是否为杨丽华的墓,扁都口中总归有一位贵妇香消玉殒于此。况且,这个故事本身已经成了历史。

到了唐代,为防止吐蕃人进犯,唐初在大斗拔谷设置了小型军事点――赤水守捉,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吐蕃悉诺罗由大斗拔谷北犯张掖,与河西节度使王君奂激战河西。此后,唐朝政府更加重视对大斗拔谷的防御,赤水守捉扩编为大斗军。

明代,漠北草原上的蒙古势力已经扩张到了青海。他们不时翻越祁连山,联络北方草原上的其他蒙古部落共同抢掠河西走廊。明政府在谷口修筑边墙,布置军事据点加强防御,清代还将驻军点由谷口的扁都口移至今天青海省祁连县峨(俄)博镇,设察汗俄博营,后还在俄博营北山腰树立界碑,上书“甘州府俄博营”,并增派戍兵500名于山丹大马营草滩。

可见,历朝都恨不得将大斗拔谷防御得固若金汤,足见其地位之重要。

解放战争时期,大斗拔谷的作用再一次凸显。1949年9月,西北野战军步兵第五师在王震等人带领下,为截击由乌鞘岭西逃的敌军,经由大斗拔谷翻越祁连山,神兵天降般地出现在驻守民乐县城的军队面前,驻军惊慌失措,完全丧失了战斗力。17日,民乐和平解放。民乐的解放揭开了解放大西北的大幕。

2000年风云历史沧桑巨变,当我们行驶在平坦的227国道时,除了思接千载,更为沿途美丽的风景所吸引。蓝蓝的天空飘过朵朵白云,两边青翠的高山上不时见到白花花的羊群,也有黑压压的牦牛群悠闲地吃着草。在城市住的时间长了,如此新鲜的空气,我们哪能错过,索性停车玩吧!路边不时也有停车歇息的人。8月中下旬,路边的油菜花已经开过,青稞也已经泛黄,被沉甸甸的穗子压弯了腰,有些甚至被压得贴近了地面。远远望去,简直就是金色的地毯。

爬升到海拔4000多米的达坂山顶时,气温逐渐下降,车窗玻璃上已经有了寒气。虽是盛夏,凉若高秋。车在峡谷里穿行,最窄的扁都口仅有10多米宽,在那里,我们见到了民乐县文物局局长王天虎一行人,他们早已等候多时。见面后,立刻带我们参观路边一座不起眼的小庙。仔细看后不免惊讶,这是一座汉藏佛教融合的小庙,名曰石佛寺。汉式阁楼建筑,浓彩艳绘,横在溪涧上的小石板桥是小庙与公路连接的唯一通道。进入庙内,空间狭小,10多个人立刻觉得压抑起来。庙内只有一位汉僧看管,他让我们随意参观。正门并非常见的塑像或画像,而是陡峭的崖壁,挂着众多信众供养的哈达。临近傍晚,天色渐暗,庙内更加昏暗,看了半天,眼睛才逐渐适应。突然,沙武田老师禁不住惊呼起来,那是一处石刻佛像。王局长指引我们看石壁左下方的藏文题记,称此为2008年青海文化普查时发现,后在此修建寺庙保护起来。据兰州大学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藏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洲塔教授考证,石刻佛像和藏文题记是公元9世纪莲花生大师的弟子巴郭・叶西央留下的,题记的大概内容意译为:“赞普万寿及众生故,由比丘巴郭・叶西央刻绘。”这段藏文题记是吐蕃古藏文第二次厘定后的文字,显然还不是很规范。

自小庙出来,汽车行驶不远就在路边停下,原来我们到了小有名气的娘娘坟了。娘娘坟就在路边的一个台面上,封土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经过千年的风吹雨淋,如此已是幸运。娘娘坟名气虽大,却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我们爬上封土堆四处查看。只见南侧有一直径约50厘米的盗洞,底部已被简单填埋处理。高启安老师在地面上用脚一蹬,跳出一块瓷片,仔细观察后推断是元代白瓷。另在封土堆上(可能是老鼠掏的洞口边沿),发现一大块瓷片,几个人拨了半天也没有动静。如果将娘娘坟好好地保护起来,对民乐无疑是一笔财富。

人在民乐

晚饭后,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我们夜宿民乐县城。第二天,早早吃过美味的羊肉小饭后,我们在王局长、民乐县博物馆馆长陈之伟等人带领下开始了一天的考察活动。先去博物馆参观,由于我们有意与民乐县合作整理博物馆藏明清时期水陆画,故此为我们的重点考察对象。2012年6月,民乐县博物馆曾将这批水陆画在兰州集中展出,还召开了小型座谈会。这批水陆画的研究关乎明清时期河西地区的社会民俗、宗教文化、职官服饰等多个领域,对其研究不可不慎。

参观完博物馆后,我们驱车前往永固城遗址。不长时间,一座规模庞大的夯土城墙遗址在眼前慢慢清晰起来,那就是永固城。

永固城是月氏人的都城,匈奴人赶走月氏人后夺取永固城,进而占据整个河西走廊,并在原来基础上加以增修,作为老上单于的王城。汉武帝开拓河西,派霍去病率大军夺取永固城,自此成为中原王朝守卫大斗拔谷、祁连山牧场的重要基地。东晋永和十年(354),前凉王张祚在此设置汉阳县。隆和元年(362),前凉张玄靓又设置祁连郡,下辖汉阳、祁连二县。北凉时称赤泉,北魏称赤城戍,西魏称赤城,北周又改回赤泉,隋朝名赤乌镇。唐朝初年,永固城为赤水守捉城,唐开元十六年(728),吐蕃军经大斗拔谷来犯后被击退。鉴于永固城重要的战略地位,赤水军守捉扩编为大斗军。永固城的使用一直持续到清末,可以说与中国历史相始终。

永固城遗址接近方形,现存城墙南北长约1600米,面积2.1平方公里。城垣夯筑而成,墙基宽8~10米,高约9米,墙外有护城河。城内偏北筑有东西向高墙,将城分为南、北两城,因其形状如算盘,当地百姓称之为“算盘城”。永固城大部分城址已被开辟成耕地,我们发现很多遗迹已成为附近村民和学校的房基,有些还被村民利用建成了厕所、猪圈等,只在永固城西北角保存较为完好的城墙上还矗立着一座砖砌覆钵式塔,似乎在衰草西风中诉说着历史的辉煌。

结束永固城考察后,我们直接去了位于民乐县民联乡童子坝水库北岸的童子寺。童子寺原名洞子寺,后面的砾石崖壁上开凿约40个洞窟,称为“童子寺石窟”。相传唐朝贞观年间,由两位仙童住持,并陆续开凿石窟,逐步成为当地有名的寺院,百姓遂称之为“童子寺”。元代时为藏传佛教寺院,明清时期逐步转化成道教活动场地,石窟中有一个窟顶为太极八卦图,应是道教文化的遗留。

2003年10月25日,民乐发生严重地震,寺院原有建筑基本毁坏殆尽,我们调查时,寺庙正在新建,所有殿堂已经修葺一新。住持方丈见我们参观石窟,热情地取出手电筒供我们使用。石窟开凿在约50米高的崖面上,呈南北向排列,长400多米,各洞窟有暗洞相连。其开凿时间基本与敦煌莫高窟一致,但存在元代以后新开的洞窟,部分洞窟和壁画同样在清代改造过。时间最早为十六国五凉时期,大部分开凿于元至清代。窟内壁画与敦煌莫高窟制作工艺大体一致,将草泥铺底后在泥面上直接作画。后世为了需要,在前代基础上覆盖重绘,以至于有的地方壁画多达数层。从第1窟北壁表层脱落的部位可以看到其底层为北魏时期典型风格的图像。从窟形上看,北区时间较早,多北朝常见的中心塔柱窟。这种窟形以武威天梯山石窟最为典型,后传播各地,著名石窟考古学家宿白先生称之为“凉州模式”。南部时间较晚,窟形也不规则,部分似乎是利用天然洞窟稍加修缮而成,这与中国石窟有最早建窟时间题记的永靖炳灵寺石窟第169窟情况相仿。由于岩壁为砾石岩,质地较其他石质松软,加之地震破坏,崖面崩塌严重,很多洞窟的窟前建筑已经悬空,随时都有塌方的危险。第1窟南北两壁壁画所在崖面紧邻窟口,正壁离崖面也不过三五米距离,加上自然灾害及人为破坏,整个童子寺石窟岌岌可危。

最南面的第1窟因所绘《西游记》题材的壁画而闻名。据首都师范大学于硕博士研究,四壁均有《西游记》壁画,其中,正壁27幅,其余三壁各4幅。此壁画为清初依据明末《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所绘,表现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艰险。

参观完第1窟后,在王局长、陈馆长带领下,借助手电筒微弱的灯光,沿着仅供一人弯着腰才能勉强通过的暗洞进入其余洞窟。童子寺在元代曾为藏传佛教密宗寺院,石窟中留下很多痕迹,在人物服饰、题材、经文等方面都有所反映。沙武田老师还发现一洞窟中心柱背面图像中供养人手持佛经为蒙古文。第3窟为北朝中心柱窟的典型,中心柱正面开龛,其余三面未开龛。其绘画与洞窟四壁图像具有典型藏密色彩。壁画题材多为明王、千手千眼观音、千眼千钵观音、宗喀巴大师像,同时还有释迦牟尼佛、菩萨、供养人等图像,共同组成藏密修行的道场。第3窟壁画应是元代在北朝基础上重绘而成。

从童子寺出来将近中午,我们在六坝乡吃过午餐后,立刻步行前往圆通寺。圆通寺又名元统寺,据《甘州府志・卷五・营建》记载:

圆通寺,在六坝堡,宋徽宗敕建。明天启年修。我朝顺治十七年(1660)、康熙三十六年(1697)两次重修。雍正七年(1729)修塔。乾隆四十三年(1778)又补石包修塔一座,原高七丈余,今增高到八丈余。

今天的圆通寺除寺塔外,其余建筑都为现代所建。该塔为藏传佛教常见覆钵式塔,台基高0.4米,四周约3.31米处设有砖砌护拦。台基面至塔顶高21.9米,塔座为两层须弥座,长8.78米,宽8.71米,近方形。塔座上为须弥山,上、下两层,每层四角分别建小塔一座,共计8座。塔身主体为覆钵,其上设须弥座,五层,每层每面开小龛一个,共计20个,龛内各置藏传佛教佛像一尊。须弥座顶部为象征“十三重天”的13重相轮,其上为圆形木质华盖,均匀悬挂着36个铁质流苏,每个流苏下挂一铁质铎铃。塔刹为高0.15米的瓷质黑釉宝瓶。

参观完圆通寺后,我们前往东灰山遗址。该遗址因土质呈灰色而得名,位于六坝乡东部的荒滩上,是一处新石器时期的四坝文化遗址。1958年9月,由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民乐县文物普查中发现。1973年,当地民众因生产建设在东灰山遗址东侧开挖一条南北走向的水渠,遗址丰富的文化层随之暴露出来。随后,考古工作者对东灰山遗址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发掘,出土砍砸器、刮削器等多种石器、陶片、兽骨、炭化麦粒及骨针、骨刀等骨器,特别是发现的炭化麦粒在中国尚属首例,表明中国早在青铜器时代已经开始了小麦的种植,河西地区也可能是中国最早种植小麦的区域。

时过境迁,当年开挖的河渠早已干涸,荒滩上随处可见废弃的耕地遗迹。因为河渠刚好经过遗址区,展露出明显的文化堆积层,沙老师站在河渠里给我们现场上起了考古课。在东灰山遗址,我们收集到很多陶片和石器,放在手心才猛然发现抚摸历史是那么的真实。

考察完东灰山遗址,我们在民乐的活动也全部结束。天色尚早,我们便沿227国道向高台进发。

上一篇:券商差异化之道 下一篇:清水古镇:慢时光里的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