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电影市场的“黑马”

时间:2022-10-01 03:07:24

春节档电影市场的“黑马”

2014年电影元旦档的寒意尚未远去,春节档的热浪已不期而至,马年正月初一至初三,连续三天全国票房破2亿;初一至初十,连续十天单日过亿;春节七天长假票房超14亿;2月3日―9日,单周票房首次突破10亿,达到11.5亿,一连串惊人的数字,热得发烫的电影市场,一扫蛇年尾巴的纤细无力,告诉你中国电影市场蕴藏的巨大潜能。

春节档的单片票房冠军――《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的评价并不高,在豆瓣网上只有4.5分,但这不影响它的超高票房,上映11天半,国内票房过8亿,成为大陆电影市场第三部有望破10亿票房的国产片,尚有悬念的是能否超越《西游降魔篇》和《人再途之泰》登上国产片票房榜首。这样一部被网友吐槽“除了3D特效还凑合以外,美猴王丑到死、剧情简单、逻辑混乱、台词雷人”的电影,之所以能创如此市场佳绩,得益于合适的档期和三四线城市电影市场的崛起。可以说大闹天宫的成功得益于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到了对的一群人。

艺恩咨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一二线27个城市电影票房占全国总票房的66%,284个三四线城市瓜分其余不足四成的票房。这种票房倒挂的状况在马年春节档有了初步改善,大闹天宫的票房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三四线城市电影市场迎头赶上的态势。微博上观影者感叹:“电影市场真的是块正在发酵的蛋糕,三四线城市数字影院陆续建起,很多电影都和北京同步上映了,看电影的人啊,那个多呀!”“果然是三四线城市,连火车站都没有电影院人多。”“三四线城市一票难求,所有影院爆满,一二线城市很多影院上座率不高,这就是春节带来的电影观众转移现象!”

三四线城市电影消费者的观影习惯与一二线城市存在差别,不能简单归因于欣赏水平有差距,背后还有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的差异,很难说谁高谁低。历来的现象是,一二线城市影院好莱坞大片大行其道,三四线城市影院更青睐国产大片。在这个春节档,《澳门风云》竟能逆市而动票房连日增长,这在全球电影市场都是很少见的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能就在于春节长假结束,一二线城市回归工作轨道,而三四线城市的春节假期要到元宵节之后才能彻底结束,这部分城市的消费动力推高了《澳门风云》不同寻常的票房走势曲线。与《澳门风云》的华丽转身相比,迪士尼口碑力作《冰雪奇缘》则略显落寞,票房始终不温不火,三四线城市本来就对外国大片不感冒,且又是一部动画片,在大多数消费者看来,动画片是给孩子看的。即使在一线城市北京,黄金时间放映的几乎全是中文配音版本的,只有少数影院才会在上午或中午的非重点时间放映原版拷贝。

中国电影市场还有许多不规范之处,这些缺陷在三四线城市的春节档表现的更加明显。马年正月的前几天,网络上众多观影者晒出电影票据,反映种种偷票房现象,甚至手写票、站票这种比较离奇的现象都出现了。偷票房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电影市场的痼疾,这在三四线城市尤为沉重。马年春节档点燃了三四线城市的观影热情,也充分曝光了其影院服务不到位、存在不少违规行为的弊端。

1998年冯小刚拍出了《甲方乙方》,开启了中国内地的贺岁片市场。从此内地有了贺岁档电影档期。一直以来,贺岁档的档期跨度从12月中旬持续到次年的三月初,历时近九十天,这样的档期太过漫长。这样划分,不仅仅是因为这段时期跨越公历、农历新年和西方的圣诞节,也因为春节期间电影票房市场的弱小,难以独立成为新的档期,只能笼统的被归入贺岁档。从蛇年开始,春节档崛起,马年春节档的火爆程度更是超过元旦前后的电影市场,春节档已然同元旦档期形成分庭抗礼之势,春节档从贺岁档中独立出来,已经呼之欲出,这其中三四线城市的贡献首屈一指。

谁是绝顶神探?

――互联网时代国产剧的出路

提起神探,人们脑子里第一个想起的名字大概是夏洛克・福尔摩斯,19世纪英国侦探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所创造出的这一侦探人物他那严谨的推理,丰富的想象力,把世界迷倒,在中国同样也存在一大批铁杆福尔摩斯迷。而几年前一部名为《神探狄仁杰》的古装悬疑电视剧,让国内观众恍然大悟:原来中国古代早就有这样一个绝顶聪明的真实人物了。

福尔摩斯这个诞生于19世纪的艺术形象奇迹般地重新火爆。2014年1月,苦等两年后,重新归来的英剧《神探夏洛克》第三季再次创造高收视和高点击量,也引发中国网友持续狂欢。《人民日报》对国内的夏洛克热也进行了评论,发表了题为《福尔摩斯身后的网络全球化》的署名文章,文章写道:“也许可以尝试让大不列颠岛上的观众知道,我们有个叫狄仁杰的神探,也是不错的”。

狄仁杰早已名扬海外

被《人民日报》点名的这位中国神探真的需要让西方知道吗?让人略感惊讶的是,狄大人的形象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已经名扬海外了。这得归功于一个荷兰人,他叫高罗佩。他将清代的公案小说《狄公案》翻译成英文在国外出版,后又按照西方的逻辑推理,以狄仁杰为主角一口气写了16个中长篇和8个短篇,统称《狄公探案集(judge dee mysteries)》。它们在西方引起了轰动,狄仁杰遂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被誉为中国的“福尔摩斯”。上世纪80年代翻译成中文回到中国,成为“出口转内销”的经典产品。也就是说,现在广为人知的“神探狄仁杰”形象其实不是中国土产的。

经过这几年《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的热播,以及徐克导演的两部高品质《狄仁杰》电影作品的热卖,在国内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狄仁杰”热。唐朝、狄仁杰、武则天一度成为网络搜索热门关键词,小说《狄公案》也再次获得书市关注,相关影视作品在东亚及东南亚中华文化圈内也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度,不过与《神探夏洛克》红遍全球的火爆程度比起来,却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夏洛克走红中国

作为英国BBC的热门剧集,《神探夏洛克》在中国有一大批忠实粉丝,每一集开播之前都有数不清的剧透,而播出之后网友还会对剧中各种细节进行讨论,甚至去年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时还有众多网友向他提意见,催《神探夏洛克》赶快开播。

这一天终于来了。2014年元旦,《神探夏洛克》第三季在中国主流视频网站上同步,离英国首播的时间只晚两个小时。第一集揭示了第二季留下的最大悬念――福尔摩斯“假死之谜”。播出后一夜之间获得了300万的点击。中国独播的视频网站创下了英美剧史上的最高首播记录,每集平均播放量突破1000万人次。

《人民日报》刊文写道,“英国人将自己的国宝福尔摩斯旧瓶装新酒,重新打包,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力量,瞬间就会引来全世界网友的狂欢。”的确,在互联网时代,如果实物产品的全球流通还有地域或时间的限制,那么文化产品的传播已基本实现了同步传播。

一部影视剧要流行,前提是要富含能够激起大众兴趣和关注的时代符码。它们是具体的,但又是不可接触的;它们与我们的生活很近,但又不是我们的生活。

当然,这部剧里并非只有一种时代符码,我们还能从中看到阿富汗撤兵、反恐,乃至第三季里所影射的《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及英国首相卡梅伦与新闻集团秘密会晤等事件……而这些符码的最终作用便是引起观众的共鸣、共情,增加他们的认同――一种拉近距离的迎合。

《神探夏洛克》的创作者们用当下的时尚流行符码来迎合受众的同时,却并没有颠覆传统。对比2009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大侦探福尔摩斯》以及2012年美版《福尔摩斯》,观众会发现,《神探夏洛克》比这两部影视作品在文化内涵上,更为尊重原著,也更为尊重和体现英国人文价值。你可以从中看到那些英国文化符号中所特有的――伦敦音、皇家卫队、古板、下午茶、礼节等等。更为重要的是,《神探夏洛克》把基本演绎法这一原作中最为重要最为经典的理念通过影像语言不缩水的保留了。

所以你会觉得这仍然是英国人的福尔摩斯,它巧妙利用了人们对原作的忠诚,更利用了人们对英国文化的认知,它没有颠覆,没有生造出一个另类福尔摩斯,只是升级换代了一下。

狄仁杰PK夏洛克

《神探夏洛克》和《神探狄仁杰》两部剧尽管出自不同国家,艺术特征存在一定差别,但作为侦探剧,它有类型叙事的原则,这种类型剧的焦点在于侦破过程中的悬念、环节以及悬疑气氛的营造。观众享受的也是和主人公一起通过线索一点一点接近真相的过程。

《神探夏洛克》叙事节奏相当快,一集甚至能破好几个案,每个环节密切相连,夹杂许多案中案,让观众难有喘息的时间,只要落掉一个细节就可能导致跟不上主角夏洛克的推理思路。每集一个半小时的故事在紧张的情节设置中倏忽而过,叙事上的精巧可见一斑。而《神探狄仁杰》,光第四部《神断狄仁杰》就有44集,每集约40分钟,主要围绕两个案件展开,而这两个案件又出同源,整个故事被拉至近2000分钟的时间框架内,除案件本身外,加入的额外枝节非常多,这些枝节有的可以烘托剧情,有的却有注水嫌疑。

人物形象是在侦破的过程中立起来的,观众在此类剧型中的心理预期是高智商的探案高手,而不是无尽无休的情感纠结。网友们对狄仁杰与李元芳之间“元芳,你怎么看”、“大人,我看此事必有蹊跷”的调侃,多少是对李元芳形象中某种缺陷的不满。而《神探夏洛克》所有人物关系和情感都是为情节核心“破案”来设置的,多余的情感只是通过一两句台词或一两个表情暗示给观众,绝不更多地挤占“核心”空间与时间故事的紧凑性、连贯性与观众的心理期待相呼应。

从叙事的惊喜上看,《神探夏洛克》不到最后是很难探清“凶手”一方的。又很注意故事情节点设计的出人意料。如果叙事没有“惊喜点”,情节发展往往都在观众的预料当中,戏剧的张力也难免松弛。《神断狄仁杰》在故事开篇过早地将案件中的“凶手”一方暴露,这既增加了后面叙事中悬念设置的难度,也使观众失去了探究“凶手”的刺激感。笔者曾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条评论,“《神探夏洛克》你得边看边思考才能跟得上紧张的节奏,只要一走神,关键剧情立刻稍纵即逝,而你看《神探狄仁杰》时大可边嗑瓜子,边玩ipad游戏,最后肯定比元芳先知道真相。”这个调侃真是一针见血。

再从画面语言上比较,《神探夏洛克》将影像语言风格化,使之具备了电影式的画面感,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它丝毫不比之前的好莱坞电影《大侦探福尔摩斯》逊色。其镜头画面语言异常丰富,常用表现性的画面语言来强化镜头的表现力,剧集中的闪回、梦幻或错觉的表达都能够通过形象化的表现性画面来展示,形成现实与意识、潜意识的错落交叉,避免了表达上的直白与单调。而《神断狄仁杰》开篇,突勒杀手将人削为白骨的镜头,无论是在隘口之战还是在洛阳街巷,都是用同一手法拍摄的,呈现的视觉效果也一致,反复出现就缺失了新意,导致审美疲劳。

互联网时代国产剧的出路

随着全球化、网络化的深入与扩展,更多观众会通过互联网等方式观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外精品剧。观众也会由此培养出越来越高的审美情趣及审美渴求,对国产剧也会提出更高的观赏要求。

当下,国产剧的观众定位一般是中老年以及特定的妇女群体,但未来的观众群体也许会发生巨大变化。目前,网络上热播的英剧、美剧分流走了大部分80后、90后的年轻观众,而这批观众是电视剧行业未来潜在的受众群体,如此轻易地放弃未免缺乏远见。十年之后,如果这批活跃于中国并主导中国主要消费走向的重要群体对国产剧毫无亲近感的话,电视剧面对的就不仅仅是收视率的下滑,更可能是生存危机。

因此,互联网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观众能看到国外优质影视剧的情况下,电视剧长久发展的出路在于:不再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地守着现有格局和制作模式,不再只是管出品而不管品质。而借鉴外国优质电视剧的成功经验也不失为一个明智而有效的途径。比如《神探夏洛克》加强叙事的逻辑性、重视情节推进的合理与紧凑、探寻更多的画面语言表达技巧、精心安排画面形式等经验都值得国产电视剧创作者予以重视和借鉴。

大规模走出去,路还很长

纵观近几年国产电视剧市场,谍战、翻拍、宫斗、武侠、穿越、家庭伦理等题材热火朝天,但真正能获得收视奇迹与口碑好评双赢的电视剧却为数并不多。

与英美剧、日韩剧在国内大行其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剧能够称得上成功走出去的却凤毛麟角,海外版权的销售仍旧是国产电视剧销售的软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发行仍相对滞后,难以进入欧美的主流电视台。2013年火爆荧屏和网络的《后宫甄传》其销路也基本仅限于当地的华语电视台。

目前,中国的出口电视剧经过配音或者加字幕就直接出口到海外,或是将长篇电视剧改编成短篇电视剧出口到国外。这种形式出口到文化相近的地区,还能凑合。但若出口到欧美地区,面对不同的文化制度,影视产品将要面临非常高的文化折扣,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产品始终无法大规模走向欧美主流市场的原因。

国产剧之所以没有像英美剧那样引起全球的共鸣,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的编剧没有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去构思故事。

所以对于国产剧来说,现在谈大规模走出去,还为时尚早。只有等中国与海外国家的文化充分融合,全球形成一个共同体,文化的差异性缩小;或者中国成为强国,文化影响力显著上升,才更利于电视剧走出去。当务之急,明确自身定位,修炼好内功,建立符合时代的制度规范,完善市场配套机构的建立,加强创新,发挥自身长处才是正道。

上一篇:艺术品电商:给传统艺术品市场带来哪些改变? 下一篇: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