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中心数学课堂结构与流程的实践探究

时间:2022-10-01 03:05:11

以学为中心数学课堂结构与流程的实践探究

课堂是教育的一个细胞,又是教育的整个宇宙。因为课堂浓缩了基础教育的几乎全部要素,也浓缩了基础教育几乎所有的荣耀与困惑。可是,现在的课堂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教师把书本内容讲清楚,或一问一答问清楚,学生用心记住,能按时完成作业和应付考试,就算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做其实把一种隐形的、宝贵的东西――好奇心、思想方法、探索精神,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统统丢掉了。课堂上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动起来,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是一个问题的症结,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从这里实施。其次,现在我们还处在班级授课制的阶段,班级授课制下的集体学习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它也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师如何顾及不同学生的个体需要?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研究,把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从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

所谓小学生的学习转型,是指转变往常的小学生被动学习成分过重,学习的本质属性被忽视的状况,本着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充分把握学习,充分经历学习时空,充分享受学习成果,充分获得学习的发展,从而实现学业的有效增值。其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无论在教育观念,还是在课堂结构上,都将朝着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这一核心内容转型,正确处理好“教与学,学与习的关系”。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1.更新教学观念,从“上课”转变为“组织学习”

我们认为,知识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教师在课堂上最重要的任务不是上课,而是组织学习。教师组织学习的方式可分为预设性的设计与生成性的指导两类。预设性的设计是指教师设计以问题为线索的任务组合来承载学生的学习。它往往与前置性的预习任务相配合,一般包含核心问题的有意义的思考,蕴含体现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是一组展开知识形成过程的学习台阶。

具体措施:

(1)以学科逻辑起点为切入口改变为以学生的经验和学习起点为切入口。

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它俩是好朋友,都想出去看看。因鱼不能离开水,只好让青蛙独自走了。青蛙在外面周游一圈回来了,它告诉鱼:“外面有许多新奇有趣的东西。比如说牛吧,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只弯弯的角,吃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块,长着四只粗壮的腿……”小鱼听着听着,脑海里出现了“鱼牛”的形象。对于鱼来说这种想象结果是合理的,它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关于牛的部分信息,并将该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构建出了鱼牛的形象。但对于青蛙来说,鱼理解的牛根本不是它所要表述的牛,或者说鱼认识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

鱼牛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智,在“探索”中创新。坚持:实验让学生做、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找、错误让学生析、是非让学生辩、异同让学生比、好坏让学生评。

(2)介入评价观。其评价始终都与整个教学过程平行展开,要评价学生的预学情况,要评价老师的引导过程,要评价学生课堂上出现疑问老师怎样处理,就是不断通过过程的评价来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

2.筛选学习内容,从学科体系为线索转为学生学为线索

以往课堂教学的逻辑线索是学科体系,教师依据学科知识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易入繁地进行教学,而现在不论是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还是全国各地的教学改革,都在试图颠覆原有的课堂教学设计的逻辑结构,从以学科体系为线索变为以学生学为线索的,在学习内容的逻辑重构上进行探索。

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自己学不会的内容,教师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自己能学会”,其内涵不仅包括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也包括研究性学习;不但包括学生个体自己能学会的,还包括学生群体自己能学会的。因此,这一关键干预因素,既颠覆了教师讲得太多、太滥的情况,也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学习起点就在各自的学习突破点上。

具体措施:

(1)教师改变往常一味抓重难点的逻辑惯性。原来我们更多强调的是教师本位、学科本位,于是我们关注学科中的重难点,殊不知,重点不一定是学生自己学不会的,教师认为的难点也不一定就是学生真正的难点。现在我们强调的是学生本位,学生自己学不会的,才是教师应该多关注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以学定教,从学生的难点、重点开始学习。

(2)教师掌握学情诊断的常规技术。教师以学定教,重要的是摸清学情,教师应该掌握关于学情诊断的这一现代教育技术,准确迅速地诊断学情。哪些内容学生自己能学会,哪些是学生自己不能学会的,要了然于胸。

二、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结构与流程的实践探究

1.更新学习观念,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学习转型对小学生来说观点更新是关键的问题,学生要有主宰学习、把握学习的主动意识,要有我的学习我做主、我的学习我自觉的心理倾向,甚至是心理自觉。通过自己学习上的努力,以学业的增值证明自己的价值,在不断超越自我、挑战自我中分享学习的愉悦,从而激发学习动力,让小学生以更想学的学习念头伴随着学习的始终。

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体验。预习中让学生觉得我能行,独立学习中让学生觉得挑战自我的欢乐,主题学习中让学生觉得学习就是生命旅程中的一段游历。通过各个环节的经历,让学生切身体验到学习是快乐的,是好玩的,学习转型对自己是有意义的事情。

(2)介入评价观。在小学生学习转型的转变过程中,要及时地跟进并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也就是不断通过过程的评价来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目的是让小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有个清晰的对比,便于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促成学习转型走上轨道。

2.展开学习过程,由传递知识为主走向问题导学为主

问题导学的课是以问题为主线的学习,在这种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是问题发现、生成、解决的主体,在角色上都是发现者、生成者、解决者、合作者、分享者、建构者。没有权威式的教师,也没有奴隶式的学生,教师作为一个“大同学”和学生一道共同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实现共同发展。

具体措施:

(1)生成问题,问题的生成可由学生生成,也可以在师生的互动活动中生成。但最高境界是由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小组交流讨论,独立思考,学生自己生成的问题。

(2)问题导学的课堂教学以问题引领课堂来导学,以问题解决的过程作为数学教学的主线,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完成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在关联中认识关联,在整体中认识整体,在知识学习中培养思维能力,避免水来土掩的问题应对,使学生走出“问题黑洞”。

诱导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新授课的教学,就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提问和讨论来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使教师有时间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归纳环节是在讨论的基础上作出的,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我们以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学业的增值为导向,把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从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构建了问题导学课堂结构,实现学生的学习增值。

上一篇:花儿为什么这么香 下一篇:回归语文本真 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