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自由心证

时间:2022-10-01 02:24:15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2-0227-01

摘要:自由心证原则在外国法文献中往往被称为自由心证主义。自由心证原则是公法上的强行规范,不许当事人、公诉人合意变更或排除适用,也不许法官随意排除适用。自由心证原则的主要内涵是,法律不预先设定机械的规则来指示或约束法官,而由法官针对具体案情,根据经验法则、逻辑规则和自己的理性良心来自由判断证据和认定事实。

关键词:自由心证法官公正内心确信

自由心证是指法官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内心的良知、理性等对证据的取舍和证明力进行判断,并最终形成确信的制度,一切诉讼证据的取舍和证明力的大小,法律预先不作规定,而由法官、陪审官根据内心确信进行自由判断。法官通过对证据的审查判断所形成的内心确信,称为心证。心证如果达到深信不疑的程度,即谓之“确信”,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由心证又称“内心确信”。法官审判案件只根据他自己的心证来认定案件事实。

最早提出在立法中废除法定证据制度并建立自由心证制度的法国的杜波耳。1970年12月26日,杜波耳向法国制宪会议提出革新草案,建议废除书面程序及其形式证据。他主张,当案情事实成为法院审理对象的时候,法官的全部注意力应当集中到一点上,即判明案情真实性的一切材料都详细地搜集起来,摆在法官面前,由法官去分析判断得出内心的确信。于是在1791年9月29日训令,宣布了法官应把自己的内心确信作为判断证据,证明案情真实性的原则。法国自由心证的立法,后来为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所普遍采纳;英美法系国家的不成文证据法不采用自由心证的术语,但实际上采取了自由心证的原则。它们不象中世纪的法定证据制度那样机械规定各种证据的证明力。但制定了什么事实应当被证明以及什么证据可以作为证明手段的一系列规则。

自由心证绝不意味着主观臆断,它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判断证据的证明力的问题,其基本的前提是必须存在大量的证据,这是现代证据裁判主义的诉讼制度所决定的;即使就证明力的判断本身来说,自由心证与仅凭法官的想象推测之词作为定案基础的主观臆断也是根本不容的。法官自由心证的形成,只有具备以下条件才能认为是合法的。这些条件是:其一,内心确信必须是从本案情况得出的结论;其二,它必须是基于一切情况的酌量与判断;其三,考察判断这些情况的时候,必须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它们的全部总和;其四,内心确信必须是对每一证据“依据证据的固有性质和它与案件的关联”加以判断的结果。

自由心证的理论是作为法定证据理论的直接否定物出现的。二者是相互对立的,它们是对证据的审查判断权所作的一种法律选择,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法定证据制度起源于日耳曼法,并在中世纪的意大利和德国的普通法时展到鼎盛,它是当时的人们出于对法官低素质的忧虑和不信任,为了抑制法官不负责任的独断裁判而设置。在法定证据制度下,证明种类以及证据的证明力都被法律预先设定。法官在审判案件时,只能根据预设的证据种类及证据力来认定事实。随着资本资本主义的兴起,社会生活日趋复杂,仅仅依靠有限的法定的证据来认定发生在社会中的各种事实显然是不可能的。忽容置疑,自由心证是对法官的一种解放。

考察证据制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第一,在神示证据时代,人们把对证据的审查判断权赋予上帝和神灵。而在法定证据和自由心证时代,人们把这种权利还给人类自身,把证据认定的权利从神灵那里转移到人手中。第二,法定证据时代,证据的审查判断权属于立法者,而在自由心证时代,这种权利转移给了司法者。从法定证据到自由心证,这是人类认识论上又一次巨大飞跃。第三,证据的审查判断权从立法者一方转移到司法者一方,它是权衡利弊后所作的一种法律选择。法定证据制度尽管有限制法官专横的作用,但它具有形式主义及封建特权、刑讯逼供等一系列弊端。而自由心证原则能有效地防止上述弊端。尽管它为法官擅断开了方便之门,但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自由心证原则的确立为正确地对证据进行审查判断提供了前提条件。这就是自由心证原则确立的法律思想基础。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基础是不可知论,它不承认客观真实在诉讼证明中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以纯主观的“确信”真实和“盖然性”为依据,这就决定了它不是最科学、最合理的证据制度,主要表现在:一、它强调法官的内心确信,而法官的素质不同,所受教育不同,生活工作经历不同,可能会对同一案件作出不同的结论;二是“自由心证”原则作为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果实,它带上了阶级的烙印,具有强烈的阶级性。针对“自由心证”原则的局限性,人们所能做的只是将其减少到最低限度。英美法系国家在规定自由心证原则的同时,又在刑事诉讼中规定了大量的证据规则。这种做法并非法定证据原则和自由心证原则的结合,它的基点仍然是自由心证,对证据最终的审查判断权仍然在法官那里,证据规则的确立是对“自由心证”原则缺陷的弥补。

为了防止法官擅断,各国建立了相应的制约机制,其中主要有:(1 )刑事诉讼活动分为若干阶段。证据主要由侦查机关搜集,由检察机关移送,最后由审判机关审查、认定。这种分离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法官为获得证据而采取非法手段。(2)强调直接言词原则:法官亲自了解案情,法庭审理要直接审查证据,进行言词辩论,作为法官形成内心确信的基础。同时与之相联系的公开审判,使得法官对证据的审查认定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下,(3)规定了大量的证据规则: 如关联性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传闻证据无效规则、自白任意性规则等。各国的附加条件,基本是法官的内心确信必须持之有据,符合案情,最大程度的防止法官的内心确信处于放任状态。(4)注重法官的伦理道德素质和法学修养,各国在选举或任命法官时,十分注重其内在素质。此外,还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法官必须遵守的纪律以及对法官的弹劾和惩戒程序。

参考文献:

[1]陈光中主编:《诉讼法理论与实践》,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

[2]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与评价》,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魏晓娜,吴宏耀:《诉讼证明原理》,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王以真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第二版

[5]毕玉谦著:《民事证据法及其程序功能》,法律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上一篇:浅析基层宣传干部加强政治修养的必要性 下一篇:淡水龙虾养殖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