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时间:2022-10-01 01:32:07

激发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摘要: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潜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主动探求获得能力的积极主动欲望。这一点在美术学习中也得到充分的认证和表现。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形成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强化美术实践能力的发展,陶冶审美情操,最终实现创造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

兴趣的培养是美术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兴趣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育与创造》中提出:“只有创新才能使世界更美好,只有创新,才能为人类增加新知识,为世界带来新的幸福。创新成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亦是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那么,如何通过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达到对其创造能力的培养呢?

一、培养学生对美术之“美”的兴趣感受

人类对美的追求是永恒的主题。当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人们的愉悦,和兴趣,这就是美的感受。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美是人生重要的精神需要,懂得美的孩子往往健康、聪明,往往容易产生对美的兴趣,以及创造美的欲望。但是往往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并没有表现出对美术的兴趣,原因如下:

1.教师的引导不够

乏味的理论讲述太多或者不懂得理论结合实际,只是照本宣科,投入感情太少,对学生的进步和表现出的创造力视而不见,只注重结果,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美的感知,使得美术课枯燥无趣。教师要提高自身美术素质,加强美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改变美术课不“美”的局面,把学生从接受者变成创造者,积极感受创造在美术中的乐趣,引导学生用眼睛发现美,用心灵感悟美,用语言传播美,让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

2.学生认识模糊片面

很多学生以及家长认为如果美术不能作为特长则对他们毫无用处,不如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语数外上更实在。教师应该在通过言传身教让他们意识到美并不单单是一门学科,良好的审美观念与品质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让他们丰富自己的生活,开阔自己的眼界,更好地理解自己,人生和世界。

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是人的天性,主要表现为对事物的兴趣和了解的欲望,好奇心在每个人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体现,而儿童的好奇心尤为强烈,保持好奇心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人们往往在儿童时期就对美术产生兴趣,这种强烈的吸引力在正确的引导下对学生的创造力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推动力。但事实上,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一些错误认识和方法抹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举例来说,学生如果将太阳画成绿色则往往被说成“不像”太阳,教师用常理常态去理解美术,却恰恰忘了美术的本质是创造性的。教师的独断长期下去,学好奇心逐渐减弱,美术兴趣降低。

应该给学生独立的心理空间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多鼓励、少批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教师只能是引导者,鼓励他们利用各种信息、各种手段去完成美术创造。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作品,尽量找到学生的作品中独特的美好的地方。好奇心是对美术初步的认识,求知欲则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探索精神,是好奇心的升华,教师应该借此加以引导最终实现创造的目的。

三、综合化的教学手段巩固兴趣激发创造意识

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主要表现为:

1.信息量小。

过去美术老师讲课准备的图片有限,而现在高科技条件下一张光盘可以储藏几百张图片:

2.传统方式费时费力,效果也不一定好,随着网络与电脑的普及,实现多种媒体综合运用已成为现实,电脑制图则大大的缩短了时间,从而节省更多的时间对学生作品进行分析指导。有效的运用现代电教媒体使事物的形状、色彩、声音、感觉等更直观、生动、形象的呈现给学生。而传授美术基础知识,训练基本美术技能和美术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在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同时融为一体。

四、开放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土壤

美术是与现实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规定为教室,这虽有利于集中教学,但往往死气沉沉、压抑个性、重复乏味的课堂气氛成为学生失去美术学习兴趣,失去创新能力的重要原因。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的这种现实性要求我们改变传统模式,把学生从教室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更多地接触实际,参与实践,为获取丰厚的创作素材、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想象空间并为创新奠定基础。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美术学科则以一门视觉艺术最为直接和有力地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先观察后思考,进而创造,这是一个连续并逐步成熟和升华的过程。由课堂深入到公园、动物园、美术馆、艺术展等,在美术课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创造教育的因素,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美术活动课的积极性,形成会运用美的独立创造力学习的风气,使每次美术活动课都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结语

学习应是一个产生兴趣,不断领悟,最终学会和实现创新的过程。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的机会无处不在。需要我们不失时机,机智地、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当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了兴趣,体验到了成功时,创新之美也就得以实现了。

参考文献:

[1]钱初嘉,美术教育的新资源-美术教育的改革与课程资源的开发[M],中国美术教育,2009

[2]刘绘峰,在心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探索,《现代教育科学》,2010,(10)

[3]王霞,美术教育对中小学生的作用,《美与时代(下)》,2010

上一篇:独具魅力的绘画语言 下一篇:传统刺绣与现代服装形态创意性结合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