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音乐,谨防孩子受伤

时间:2022-10-01 11:56:51

学音乐,谨防孩子受伤

让孩子学音乐,在众多家长看来,有陶冶情操、培养艺术气质、开发音乐智能、甚至报考学校可以加分等等诸多好处,可是,你知道吗?稍不留心,学音乐的过程就可能变得不那么美好,甚至“暗藏杀机”――对孩子的身和心造成伤害!

学音乐可能带给孩子的精神伤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过于低沉消极的音乐:过于低沉和恐怖的音乐往往是小调性较多,强弱对比很大,不和谐音较多,会勾起孩子的恐惧、压抑、忧伤等消极情绪,造成心理阴影。

早些年,我还在音乐学院读书时,校园里传闻“国外曾经有一个作曲家做了一个叫做《黑色星期天》的音乐,有的精神状态不好的人听后竟然会得抑郁症。”带着好奇,同学们都听了这个乐曲。确实,那段音乐给人很压抑的感觉,没有舒缓的空间,没有解决的音调,很不舒畅,就好像听完一个恐怖故事一样,人的心情一直处在焦虑和恐慌的状态。国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将一个哭泣的孩子放在另一个不哭泣的孩子身边,一会儿那个不哭的孩子也哭起来了,说明孩子特别容易受周围声音情绪的感染。所以,要让孩子远离低沉消极的音乐和声音,至少不要长时间地呆在消极情绪的环境中。

2.家长不当的“陪练”方式:望子成龙的家长在孩子学音乐的过程中,不免心浮气躁,常常打骂或过度批评孩子,这些也会造成对孩子心理上的伤害。

特别提醒家长:不要只做孩子错误的“侦察兵”。

家长一味地去纠错,会让孩子的注意力放在那些错误上(而不是沉浸在作品里)养成一种谨小慎微、畏首畏尾的习惯。在本来应该享受快乐的音乐活动中,孩子没有释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而是压抑自己,没有获得自信而是总担心出错,这样就无法真正地培养起自信心。所以,不管是弹琴还是歌唱,中间一定不要打断孩子,应在完整地练习一遍之后再进行纠正。而且,要用亲切、平和、平等的态度去与孩子讨论错误。

学音乐还可能带给孩子身体上的伤害,主要是对耳朵和声带的伤害。

听是获取音乐信息的主要方式,但不适当的听是家长们要注意的,因为一旦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很可能是不可逆的。比如,声音分贝过大,会造成孩子的耳朵敏感度降低,对微弱和细小的声音变化不灵敏,有的泛音听不到,久而久之听力下降;耳机播放器离孩子的耳膜很近,使用不当会造成耳膜的损伤。

当孩子唱歌时过于“喊”歌,或是选择歌曲的音乐不合适,会造成声音嘶哑,救治不及时就成了“公鸭嗓”。试想想,一个才华横溢的孩子如果不能很好地用声音来表达自己,那是多么痛苦的事情。

所以父母们要注意,给孩子唱的歌,3岁左右不要超过5度,4岁左右不要超过6度,5~6岁不要超过8度。

上一篇:早晨,孩子为何会头晕 下一篇:美国老牌蒙特梭利学校专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