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培养与德育教育

时间:2022-10-01 11:23:54

谈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培养与德育教育

摘要:中学的音乐教育不是可有可无,而且是刻不容缓, 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越来越需要将音乐教育引入德、智、体、美,劳役之中来完成对中学生人格的塑造 。重视中学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面向未来教育, 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关键。

关键词:音乐教学;德育;渗透情感;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237-01

长期以来,在中学音乐教育实践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指导思想不明确,音乐教育往往丧失了自身的本质特征,音乐教育没有艺术性,存在着一种异化现象,即音乐教育的德育化、智育化问题。音乐教育具有智育的功能并不是音乐能直接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主要是因为它能有效地减轻智育本身对学生身心施加的压力,从而使智育获得更好的效果。

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

下面谈谈音乐教育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感、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

一.学生作为审美主体,怎样去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知识和审美情趣。教师如何按照音乐教育的自身规律,发挥音乐艺术以情动人,以美感人的特殊功能。

例如:在《山谷静悄悄》一课的歌唱教学中,我潜心挖掘教材中描绘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内涵。为学生创设了感受这首艺术歌曲所表达的意境的学习环境,利用现代化电教媒体,投影出巨幅森林画面。照明灯上布置一些深浅不一的绿色彩条,使教室的光线适度,柔和。黑板上挂着工整,清晰的大歌片,十分醒目。当音乐声起,随之播放从电视片《动物世界》中剪辑下来的描绘大自然风光的录像片断:巍峨的群山、壮观的瀑布、静静的山谷、缓缓的小溪、山间的野花、林中的小兔……。在这音乐与图像完美结合的教学氛围中,中学生的情感为之感动。他们犹如身临其境,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感受着伟大祖国的名山大河之美妙。加上教师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无疑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感染。使他们准确地捕捉到歌曲的艺术形象,并把自己听觉和视觉的感受,融到那有控制的、柔美和谐的发音中,那起伏的歌声,描绘出充满生机美丽山谷的形象,也表达了中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无限赞美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了中学生的综合审美素质。

在课堂上,我会利用10分钟让学生进行“闪亮登场”,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表演。但是好多学生却更愿意将自己学会的流行歌曲展示给大家听,于是当歌曲里出现一些关于情爱的歌词时,下面不免会唏嘘一番。原本我想制止学生演唱流行歌曲,但是想到这些也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又一方法和途径。也反思: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不能一味地将流行音乐拒之课堂以外,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充分发挥其兴趣特长的同时,提高对流行音乐的鉴赏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困难。首先,我们必须先学会接受流行音乐,并且专业知识更理性地去鉴赏流行音乐,对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作为一个深入的剖析,然后再将一些内容较健康,曲风较鲜明的流行音乐带入课堂,作为一个以讨论或游戏的形式与学生一起交流、探讨,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如何去分辨流行音乐,鉴赏流行音乐。如此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既可以让学生发挥学生自己的兴趣,又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可谓两全其美。

中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需要精心培育和塑造,而音乐教育是塑造的重要手段,能给中学生以精神影响与滋养,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道德素质教育作用。

二.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极注重培养中学生的情意素质,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性格”从广义上是指人的情意素质,它包含着情感、思维、兴趣、气质、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它常伴随着一切智力活动。中学生在学业和将来的事业上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养成。而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展,是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好帮手。

音乐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音乐 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共振协调并被陶醉时,使人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使人充满了对人生 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

在音乐教育中,特别是器乐演奏时,手、脑、眼、耳互相协调和配合,能提高大脑反应能力和手,耳的灵敏度,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基础上,提高学生理解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演奏时手指动作越复杂,越灵活,越娴熟,对大脑神经系统越有联系和得到锻炼,使大脑灵敏、聪慧。同时,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能听懂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开阔学生的视野,能获得和追求美好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更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打好基础。

三,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有其独特的魅力,而音乐教育,是一门教育的艺术,她对孩子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歌唱是音乐教育的一种音乐手段,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孩子,当他高兴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以表达轻松、愉悦的心情。我相信,每个孩子都爱唱歌,如何来提高我们歌唱教学的效率,让歌唱成为孩子们的乐事,我认为应该打破传统的歌唱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教,更注重孩子的学,追求并真正实现"真、善、美"三者的和谐统一。

上一篇:在体育课中预防师生冲突的策略 下一篇:体育教学语言的运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