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实证研究

时间:2022-10-01 10:59:43

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实证研究

摘 要: 本文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一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难点关键点问题,参考大量有关资料,运用职业教育理论,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行动研究和改革实践,以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为例,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理念、重点内容、保障措施等方面,主要在操作层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具体阐述,力图为职业学校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行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136-03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关系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和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也是关系到职业院校整体功能能否实现的关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成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热点。但是,究竟何为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原则、预期目标和重点内容是什么,目前学术界和教育界尚无定论,缺乏共识,导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难定、行动无方、效果不佳。例如,不少学校将人才“培养”方案等同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混淆了以两种不同行为为中心的方案之间的本质区别。本文拟对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力图为各校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行动提供参考。

一、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内涵

1.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在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频频出现,一些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实际工作者都寻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给出一个恰当的表述。目前,学术界、教育界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理解主要由以下几种:

1.1将人才培养模式界定在教学活动的范畴内对其尽心诠释。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环境等方面按照一定规律有机组合的一种整体教学方式,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教育本质的反映。”

1.2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扩展至整个管理活动的范畴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人才起培养目标而建起来的人才培养结构和策略体系,是对人才培养的一种总体性表现。

1.3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划定于教学活动于整个管理活动之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样式和运行方式”。

1.4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将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指导下,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样式,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实践规范和操作方式。它以教育理念为基础,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教育内容为依托,以培养方式为具体实现形式,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两大命题,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的总体特征。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即社会的评价尺度,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评价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因此,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

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哪些方面的改革?国家对职业学校进行专业目录的调整,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修订,无疑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学校自身而言,我们认为,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其二是,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原则

1.职业导向的原则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先就是要变革远离工作世界和生产实际的传统模式,推动人才培养工作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帮助学生获得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2.育人为本的原则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要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既重视专门化职业资格的开发,以确保社会生存,更注重整体性职业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从功利性就业向人本性就业跃迁。

3.质量核心的原则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强化质量意识,剔除不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各种因素,从各种方案和标准的设计质量入手,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机制,强化人才培养活动的过程管理和动态优化,以高质量的培养过程,实现高质量的培养结果,不断造就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4.整体推进的原则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某个局部、某个细节的改革,而是人才培养的整体性、系统性改革,是一项具有全校性、全面性、全程性、全局性、全员性的重大改革,绝不能顾此失彼。要坚持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全面优化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统筹安排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整体构建人才培养的操作样式。

5.教产合作的原则

教产合作是职业教育面对市场、提高办学效益的根本需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主动对接产业(行业),积极寻求行业企业支持,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才全程参与,要认真研究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实际,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努力形成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新局面。

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内容

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两大命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人才培养的整体性、系统性改革,必须遵循整体推进的原则,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全面优化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统筹安排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整体统构建人才培养的操作样式。下面,以笔者所在学校对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为例,阐述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该涵盖的重点内容。

1.专业技能方向的调整

调整专业技能方向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社会适应原则:要解决好“需求”与“适应”之间的矛盾,使专业方向能够更好地适应而且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2)市场需求原则:专业技能方向的调整,必须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既要考虑市场需求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方向,又要考虑市场需求波动性较大的方向;(3)质量保障原则:不能脱离学校办学目标定位、不顾学校办学条件盲目设置专业技能方向,而应当以条件定发展、以改革促发展;(4)综合效益原则:专业技能方向的设置要体现社会效益、教育投资效益、教育资源配置效益、办学规模效益等,考虑特色发展的需要,尽量与本地同类学校同类专业错位发展。

根据上述原则,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拟定农机使用、农机修理、设施农业机械技术和农机营销等四个技能方向。

2.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即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必然要求根据新的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进行一系列的相关变革:人才培养规格的重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制定,人才培养途径的重新选择,从而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定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过程的起点,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灵魂。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将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本专业主要面向长株潭地区农村、农场、基层农机部门、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以及农机生产、销售、维修企业,培养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掌握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农业机械的装配、检测、使用、维护、营销、技术服务、农业机械推广以及设施农业技术应用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型技能人才。

3.人才培养规格的设计

人才培养规格的重新设计,必然带动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途径等一系列改革,从而形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系统工程。所以说,人才培养规格的重新设计与优化,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设计为:

3.1综合素质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具有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保护的意识;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能力;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具有借助工具查阅技术资料的基础能力。

3.2职业能力

3.2.1行业通用能力

识读图样能力:具有识读中等复杂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电气原理图、接线图,液压、气动系统图的能力;具有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抄画机械和电气图样的能力。

工、量具及仪器仪表选用能力:具有常用机械加工工具、量具、刀具选用的能力;具有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选用的能力。

材料及元器件选用能力:具有常用金属材料的选用能力;具有识别和选用导线、低压电器、传感器及常用电工电子元件的能力;具有选用常用液压和气动元件的能力。

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能力:具有识读常用农业机械设备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操作常用农业机械设备的能力;具有维护和保养常用农业机械设备的能力;具有农业机械设备常见故障排除的基础能力。

农业机械设备维护、维修的能力:具有识读各种农业机械使用手册的能力;具有手工制作简单机械零件的能力(初级);具有制作简单电子产品的能力;具有常用液压、气动系统装调的基础能力;具有保养、维修各种农业机械的能力。

3.2.2职业特定能力

农业机械运用:具有拖拉机驾驶的能力(四级);具有联合收割机驾驶的能力(四级);具有农用运输车驾驶的能力(四级);具有农业机械调整的能力。

农业机械维护:具有农业机械维护保养的能力;具有农业机械维修的能力(农机修理工四级);具有对农业机械实施简单改造的能力(钳工四级)。

设施农业机械技术:具有编制和实施电气安装工艺的能力(电工四级);具有可编程序控制器在设施农业装备中应用的能力;具有设施农业装备安装和故障排除的能力(钳工四级)。

农业机械营销:;具有农业机械营销的能力(营销员四级);具有农业机械装调、运行的能力(农机修理四级);具有农业机械售后服务的能力。

4.人才培养途径的选择

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教训表明,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有一个比较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和学生职业成长规律,以实践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实施“工学结合、三轮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引企入校――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成为教学项目,领校入企――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延伸至合作企业的生产现场;通过模拟仿真、真实项目、顶岗实习三轮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校企互融、三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4.1第一轮实践 这一阶段在学习文化基础课程的同时,并行学习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在实训室(技能教室)进行,按照“一项工作一门课程,一项任务一组技能”的思路,采用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第一轮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

4.2第二轮实践 这一阶段除继学习地点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主,以校外实训基地为辅,按照“一宗业务一类资源,一个项目一组学生”的思路,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方式,生产性实训课时达到实践教学总课时的60%,重点培养学生的岗位专项能力。

4.3第三轮实践 这一阶段学生以员工身份在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按照“教学跟着生产走,内容跟着工作行”的思路,强化顶岗实习的系统设计与过程管理,使顶岗实习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职业能力。

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除了成立以校领导为首的领导小组以加强顶层设计、整体策划、统筹协调外,笔者所在学校在实践中还针对课程与教学改革、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建设等两个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成立了两个工作组,进行重点攻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深化校企合作

笔者所在学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在深化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依托湘潭市农机学会和部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将原湘潭市农业机械化产教合作委员会改组为湘潭市农业机械化产教联盟,将其纳入湘潭市现代农业产学联盟,成为其中相对独立的分盟。巩固完善原有的中南(湘潭)农机大市场、湘潭市农机公司、湘潭市先锋农场、湘潭市花园农业示范区等单位的合作关系,新增湘潭瑞龙液压有限公司等2家农机生产企业和1个大中型农场等合作企业,健全日常运行、对话协商、项目合作、激励约束等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探索构建“校中厂(场)”、“厂(场)中校”办学模式,合作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人员交流与互培互聘,确保企业参与专业建设、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全过程

3.改革课程体系

笔者所在学校站在改革创新前沿,通过专家带动、课题引领、行业参与、集中攻坚、整体构建,初步形成了“任务中心、项目载体”的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课程体系,取得了可喜成效。主要做法是:根据岗位群共同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设置9门专业核心课程;根据4个主要工作岗位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每个专门化方向设置3~4门专业方向课程;兼顾适应多变环境和个性化选择的需要,开设多样化选修课程;将普通文化课程作为独立的课程门类,与专业课程并行开设。最终形成《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三年总计3260学时,其中文化基础课960学时,约占29.5%,专业课1960学时(含顶岗实习1080学时),约占60.1%;选修课340学时,约占10.4%。

4.建设实训基地

笔者所在学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的策略是:发挥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项目建设优势,以工学整合、职业情境为导向,建设功能互补、系统配套的实践教学环境,全面满足基本技能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三层次实践教学需求,实践教学场地逐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以实践为中心组织教学。按照农机装备及其功能设计实训室,每个实训室内均设置教学区、工作区、讨论区、学习角、展示区等,做到与职业环境相一致,实现“做学教一体化”;在校办农场建成教学、生产、培训、科研、技能鉴定“五位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专业实体化;完善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方案,巩固完善原有的6个校外实训基地,新增湘潭3个校外实训基地,重点建设50个工学整合式学习岗位。

5.培养双师团队

笔者所在学校的做法是,按照学校教师队伍中长期建设规划,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教师队伍动态管理“两个制度”,完善教师培养遴选、教师成长激励、兼职教师聘用“三个机制”,搭建教师学习、实践、教科研、应用研究推广“四个平台”,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良、全员“双师”、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重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下基地、进乡村、到田间、入农户”以及专业培训、职业技能考证等方式,新增“双师型”教师5名,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落实教师企业锻炼制度,每年安排3~4人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带领学生进行耕、种、管、收农机作业,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问题,承担对外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加强校本培训,每年进行一次专业教师技能比武和教学比赛、技能考核和教学理论考核,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6.强化质量监控

笔者所在学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采取了下列措施: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标准系统:以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评价标准为重点,制定从标准开发到实施的各种准则、规范和指南,藉以保障改革稳定运行,协调各方面工作;建立准确的教学信息采集系统:通过开展教学检查、教学督导、领导干部听课和巡视、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多种方式,实时掌握教学动态;建立科学的评价系统:对采集的教学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科学评价教学质量,以掌握影响质量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并不断改善,实行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学生学业评估、教学常规评估等多种方式;建立畅通的反馈系统:通过教学工作会议、教学信息反馈表、教学改革动态等方式,将评价结果快速反馈到相关人员,制定并实施整改方案,藉以调控改革行为,保障改革质量;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评价结果,与教研室评比及教师的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挂钩,以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凭慧,张浩,酆明;现代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J];科学学研究;1999年03期

[2]姜士伟;浅析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12期

[4]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7期

[5]尹贻林;朱俊文;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发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年08期

[6]耿洁;工学结合及相关概念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35期

[7]邓秋萍;如何理解应对工学结合[J];科技资讯;2009年10期

[8]徐挺;张碧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再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22期

上一篇:拓展课外阅读 提升文化品位――在阅读教学中提... 下一篇:有效运用情境式教学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