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拼音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10-01 10:36:13

浅谈提高小学拼音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顺利地闯过拼音关,让学生对学汉语拼音感兴趣、爱学、乐学?这需要提高拼音教学的有效性,即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拼音教学从课上推向课外。

关键词:小学语文;拼音教学;兴趣;自主学习;关爱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11-0040-03

如果将语文教学比作一座高楼大厦,那么拼音教学就是这座大厦最基础的建筑材料。打好拼音基础对学生识字、阅读以至写作都将起重要作用。汉语拼音是一串抽象的符号,以往的拼音教学比识字教学更枯燥、更乏味。而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好动,自我约束力差。记住一个汉语拼音对它们来说并不容易,有时记下来了过一会就忘了,有时背诵拼音很熟练,但打乱顺序却又不会了。对于声母、韵母更是混淆不清,以致有的学生到了三四年级甚至初中对拼音还不很熟练,影响了他们对汉字的学习。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顺利闯过这一关,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对学汉语拼音感兴趣、爱学、乐学呢?我认为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拼音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学好拼音,从而为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激发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有兴趣,那学习就不是什么难事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在上汉语拼音的第一节课时,我带了好几本学生爱看的童话书、故事书到课堂上,并从中挑选学生最爱听的童话故事《小红帽》讲给大家听。故事讲完了,我问学生:“孩子们,故事好听吗?”“好听!”学生齐声回答。“那你们想读更多的故事吗?”我又问。“想!”学生高声回答。“那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拼音,学会了拼音我们就可以自己读书看故事了,就不用缠着爸爸、妈妈给我们讲故事了。”听了我的话,孩子们学拼音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儿童学习的一种力量,是开发儿童智能的一把金钥匙。特别是六七岁的孩子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他们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图片、儿歌、念口诀、做游戏、猜谜语、竞赛等方式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将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优化教学环境

一年级小学生刚踏入学校,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鲜、陌生。为了给学生创造浓烈的学习拼音的氛围,可以把教室布置成“拼音的世界”,比如在墙壁的四周张贴学生喜爱的色彩鲜明、活泼可爱的动物图,并附上相应的拼音符号名称。在拼音教学中,如果不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拼音将可能成为学生学习上第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这对于保护他们刚刚萌发的学习兴趣与信心是极为不利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因此,在拼音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积极性。

(二)字母教学拟人化

在教单韵母 a、o、e时,设计了3个人物头饰 a、o、e,让学生任选一个头饰戴上并表演,找任何一位同学打招呼。可以说:“你好e,我是o,我们交个朋友,好吗?”也可以说:“我是o,你是谁?”或者说:“我是e,我的朋友o在哪里?”……拟人化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而且使他们在交流中牢牢记住了字母的音和形。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被激发,兴趣盎然地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使单韵母的教学变得轻松有趣。

(三)拼音教学游戏化

陈鹤群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假如在读书时代,孩子们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有进步了吗?”汉语拼音是刚入学儿童学习的主要内容,如何根据儿童的心理、生理特征,提高儿童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读音,区别字形,是一年级语文教师的责任。把游戏引入教学实践,寓教于乐,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巩固6个单韵母时,可带着学生做“找宝宝”的游戏。我做单韵母妈妈,分别将6个单韵母发给6位同学,让他们做单韵母宝宝。游戏时,单韵母妈妈说:“a宝宝在哪里?”手拿a卡片的同学就跑到讲台上出示自己的卡片并说:“小朋友,大家好!我是字母宝宝a”其他同学就跟着读“a a a”。学生非常感兴趣,学得很投入。在后面的教学中,每学完一课,我都要带着学生做这样的游戏,学生很喜欢。

在总复习时,我带着学生做“送字母宝宝回家”的游戏。我把所有字母卡片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在黑板上画四间大房子,分别标上:声母、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让有卡片的同学依次把卡片放到相应的房子里,送字母宝宝回家,然后大家共同校对。学生放的时候非常仔细,生怕把哪个字母宝宝送错了家,复习效果很好。

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展开火车、摘苹果、送信等游戏,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体验下,自觉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游戏,让学生主动参与,流连忘返,使他们在得到乐趣的同时巩固了所学知识。

(四)拼音教学故事化

听故事是一年级孩子最感兴趣的事。在拼音教学中编故事必须去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知识点,把知识形象化、趣味化,使其便于记忆。如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时,老师给学生讲大y和小i的故事:有一天,大y出去玩,碰到了愁眉苦脸的小i。大y问:“小弟弟,干吗不高兴啊?”小i含着眼泪说:“大哥哥,你不知道,a o e三个单韵母能单独给字注音,多神气呀!我是单韵母,今天,我也想给字注音。可是,那些汉字说我前面没声母,不能给他们注音,你说我该怎么办呢?”大y一听,皱起眉头想了想说:“唉,我俩的读音相同,我是声母,我们在一起,不就可以给汉字注音了吗?”于是,他俩就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i。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认识了整体认读音节yi。同时,在学习整体认读音节wu yu等其他整体认读音节时,可启发学生仿照样子,也来编一个类似的故事,学生的学习兴致一定很高。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拼音――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作为具体目标。这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体验、看书、求师、访友、思考”为途径的五路探讨法和“迷、悟、爱”的育才方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年陶先生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及其成功实践,对于今天如何贯彻新课改精神,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样有着积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年级学生不宜长时间静听教师讲课,教师应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自主学习新知,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例如:第9课ai ei ui的教学可以这样设计:

(一)自我发现

首先让学生观察本课字母的特点,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学生的发现点真不少:本课字母ai ei ui比原来学习的a e u后面多了一个字母,变成了两个字母组成的韵母;这三个韵母后面都有一个“i”; 这三个字母在标声调时只有ui是标在后面的,写在i的头上,ai ei是标在a e的头上等等。

(二)读儿歌,练表演

学生在欣赏课本中一幅“小朋友在种树,草地上小鸟跳、小兔乐”美丽的画面之后,再朗读“小白兔” 的儿歌,并可以组织同学进行表演,又从儿歌的学习中发现“白、嘴、尾、在”这几个字中都带有本课新学的韵母,在读儿歌的过程中随机认识本课要认识的生字。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而且从中体会到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这个过程就是学生渐渐形成自主学习方法的过程。

(三)合作交流,互相学习

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思维能力存在着个体差异,在学习汉语拼音的过程中,有些孩子接受能力强,学得快,有些孩子接受能力弱,学得慢,如何做到培优又辅差呢?课堂上可采用学生相互学习的方式,有同桌互读的,有四人小组互读的,在互读的过程中,优生教差生,差生学优生,既让差生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优生,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后,还可以让优生当小老师,带着差生读一些带拼音的课外书籍,这样既提高了优生的拼读能力,又带动了差生,提高了他们拼读的积极性。

三、将拼音教学推向课外――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一)把拼音教学从课上推向课下

40分钟的课堂,时间有限,因此有必要发动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拼音练习。教师可以根据拼音内容设计一些游戏,如发动学生把拼音写在用过的扑克牌上,让学生以玩扑克的形式练习拼音;又如“评选小播音员”让学生在课下练习拼读或直呼,看谁读得准确、熟练;再如让优生与中差生自由结对子,帮助中差生巩固或纠正拼音,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提高的机会,也提升了合作意识。

(二)把拼音教学从课堂推向家庭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拼读家庭作业必须在家长督促和指导下才能较好的完成。因此在开学初,学校要召开一年级学生家长会,让家长明白学好拼音的重要性,还要教给家长正确的读音和训练方法,避免学生在学校读一个音,在家读另一个音的现象。这样从课上到课下,从学校到家庭,领导、教师、家长、学生四股绳拧在一起,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学习汉语拼音,教学效率一定会提高。

有效教学是“人本”思想的体现,是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关键,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陶行知先生教学思想的丰富内涵之一。作为我们一年级语文教师,面对那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更要树立“育人”为己任的意识,内化陶先生的思想精髓,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刚入学的孩子都能轻松地学好拼音,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像保养车一样保养婚姻 下一篇:欢快的“姑娘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