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H1N1流行性感冒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

时间:2022-10-01 10:22:42

危重症H1N1流行性感冒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

甲型H1N1流感是由一种新型H1N1病毒亚型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于2009年初开始于墨西哥,逐渐蔓延到世界各国。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于2009年11月13日收治第一例重症H1N1甲流患儿,至2009年12月20日共收治33例。2011年1月底至3月初再次出现甲型H1N1流感流行小高峰,共收治8例危重症患儿,病死率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为提高认识,现将两次流行期间危重患儿的临床特点与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41例,2009年11月至12月第1次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PICU收治重症病例33例,其中男23例,女10例,平均年龄3.73岁(0.1~11岁),平均体质量14.77 kg(3.4~38 kg), 平均住院时间19.18 d (3~47d),ICU住院时间平均10.52 d (1~33 d),痊愈和好转20例,死亡13例。2011年1~3月份收治危重症病例8例,其中男3例,女5例,平均年龄4.62岁(1.5~12岁),平均体质量20.31 kg(10.5~58 kg), 平均住院时间21.88 d(2~41 d),ICU平均住院时间12.63 d(2~34 d),痊愈和好转4例,死亡4例。两次流行期间危重病例病死率高达41.5%。本组病例均无H1N1疫苗接种史。

1.2 研究方法

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2009年和2011年两次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收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PICU41例危重症病例的临床特点。入选标准:根据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3版)和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10年版)的诊断依据,确诊病例有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实验室检测结果为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和/或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小婴儿流感样症状不典型,表现为低热、反应差、呼吸急促、喘息、发绀、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症状。本组病例至少合并有下列一项情况:呼吸衰竭;感染中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均符合危重病例的诊断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的描述采用例数(百分比),计量资料的描述采用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统计软件使用SPSS 15软件包,以P

2 结果

92.68%的患儿有发热,31例患儿在疾病的过程中有>39 ℃的高热,其中8例患儿有>40 ℃的超高热,并且发热时间长,37例患儿发热持续3 d以上,最长1例连续发热14 d。患儿呼吸道症状明显,有咳嗽、伴气促和低氧血症,对氧气依赖,吸氧时间长,氧浓度高,27例患儿需要经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支持治疗。9例患儿初期在发热的同时就出现昏迷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其中7例表现为反复抽搐、呕吐,2例因昏迷入院,因肺部症状进展快,进行H1N1病原体检测后确诊。原有基础疾病的患儿12例,其中因白血病或肿瘤术后化疗的患儿4例;原有神经系统疾病3例,其中癫痫2例,脊肌萎缩症1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哮喘1例;支原体肺炎1例。本组病例病情重,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感染性休克和肝功能损害现象多,两次流行期间患儿的临床特点见表1。

为探讨危重症H1N1流感患儿的死亡危险因素,本文将病死病例与存活病例在临床特点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年龄较小,体质量较轻的患儿病死率高。吸氧持续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死亡组病例明显高于存活组。合并脓毒性休克、ARDS和气漏综合征的比例死亡组病例明显增高,见表2。

3 讨论

发热、咳嗽和气促是H1N1患儿的主要临床特点。部分患儿在疾病早期就出现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易被误诊为病毒性脑炎,在流感流行期间对于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患儿,也要保持警惕,及时采集相关的标本,以早期明确诊断。

重症H1N1流感较季节性流感ARDS发病率高,病死率也高[1],而ARDS是唯一与死亡结果密切相关的诊断[2]。重症H1N1流感患儿顽固性低氧血症的基础是肺内广泛炎性实变、肺内分流增加、肺泡毛细血管膜增厚,导致氧弥散障碍。在高浓度的氧气应用下如果患儿呼吸困难症状明显,虽能勉强维持正常的血氧分压,也应早期给予无创或有创的正压通气支持治疗,以避免患儿因过度的呼吸做功,导致呼吸肌疲劳而衰竭。

本组病例入住PICU时诊断为ARDS 18例,低氧血症是本组病例的主要表现,患儿氧合指数低,均需要高浓度的氧气吸入,用氧时间长,平均用氧时间12.17 d(2~38 d),早期给予加温湿化面罩吸氧,起始氧体积分数调整在60%左右,以后根据血气和血氧饱和度进行调节。其中27例(占65.9%)的患儿在鼻导管、面罩吸氧或无创呼吸机支持下仍难以维持正常的氧合,接受了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支持治疗。较Yung等[3]报道的入住ICU的儿童80%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稍低,这可能与呼吸机应用指征掌握不一致有关。机械通气支持治疗对于肺内广泛实变者效果并不理想,且相关的并发症可能成为部分患儿病情加重或死亡的促发因素。李冠华等[4]报道的24例危重甲流病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支持治疗6例中,死亡5例。本组有27例患儿平均呼吸机应用时间10.85 d(0.5~33 d),与Kumar等[5]报道的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12 d基本一致,而27例机械通气的患儿死亡17例。

肺气漏征群是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影像学表现的重要特点,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间质肺气肿、纵隔气肿、气胸及皮下气肿,肺气漏产生的原因可能与其肺泡壁的损害和支气管壁坏死有关[6],而机械正压通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气漏的发生。本组43.9%(18/41)的患儿因气胸进行了胸腔闭锁引流,其中11例患儿有≥2根的胸引管,同时拥有3根胸腔闭锁引流管的3例患儿最后均死亡。并且本组患儿都需要较长时间(>7 d)放置引流管。为减少气漏的发生,有条件时应早期给予高频呼吸机治疗,高频震荡通气是以较高的平均气道压力使肺均一扩张,避免了肺组织的牵拉和剪切伤,改善通气/血流比值,纠正患儿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减少气压伤的发生,避免肺组织的进一步损伤。本组有9例患儿在呼吸机使用前就已经发生了气胸,接受高频通气治疗。

上一篇:急救技能强化培训效果分析 下一篇:部分脾梗死控制脾脏上下极出血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