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教育观”视野下的幼儿园博物馆课程

时间:2022-10-01 08:52:19

浅谈“大教育观”视野下的幼儿园博物馆课程

(江苏省常州市鸣珂巷幼儿园)

摘 要:幼儿园课程与中小学课程不同,幼儿的学习方式与中小学生也不同。在大教育观下要有以儿童为本的意识,利用社会、幼儿园、家庭,一切空间、一切资源尽可能为幼儿的发展服务,尽可能体现课程价值,充实幼儿园的课程。从“大教育观”的视野下谈谈幼儿园博物馆课程设置。

关键词:大教育观;幼儿园;博物馆课程

所谓“大教育观”,一是指“教育”应该在时间上贯穿人生全程,即倡导终身学习,二是指在空间上遍及各类场所,教育不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而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应该架构家庭、幼儿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体系,整合挖掘所有资源为青少年和的健康成长服务,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在博物馆的参观中,儿童并不只是信息的接收方,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够随时自如地激活与文物之间的“对话”。因此,我认为幼儿园可以有这样几方面的可为之处:

一、参观前、中、后做好充分准备,激发兴趣,开启幼儿的探究之旅

参观博物馆的前期经验准备非常重要,能让幼儿明确此次参观的内容和要求,适当地请幼儿收集相关的一些历史事件、人物等资料,激起他们参观的兴趣。另外,利用一些游戏,或者布置一些探究的小任务,能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进而开启神秘的探究之旅,而且很有可能会演变成他们终身的兴趣和爱好。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博物馆的各种图片、影像资源指导幼儿有重点地参观了解。活动后,还可以组织幼儿开展讨论,进行多元化的表达。这样才能使参观博物馆变得更有意义,真正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

在最近的鸣幼孩子参观博物馆活动前,班级教师给孩子们看了“博物馆奇妙夜”的电影,孩子们对其中神奇的博物馆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教师还根据孩子年龄小的特点设计了有趣的游戏“博物馆寻宝”“小小讲解员”“画画印象最深的宝贝”等,获得了很好的活动效果。

二、将课堂移到博物馆,让幼儿的学习更灵动鲜活

博物馆有着丰富的资源,教师可以将其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根据需要在博物馆现场组织幼儿讨论学习,或者请博物馆专家为孩子们讲解,亲眼所见比书本上的图片更能激发兴趣,这样的课堂是不是更灵动鲜活呢?相信回答是肯定的。

常州博物馆为了能让青少年儿童在这里开展活动,特意设置了一个活动教室。就在前几天,鸣幼的孩子在参观了谢稚柳艺术馆的名家书画后,就曾在这间活动室开展了水墨画的体验活动,让孩子感受水墨的意趣。学习不是受教,而是参与。让一切课程资源过程化,就是要把幼儿观察、探究和表达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幼儿园可以更多地和博物馆合作,开发更多互动性、操作性强的博物馆课程项目,让儿童在动手中体验学习。

三、挖掘博物馆资源历史文化艺术资源,开发丰富多彩的博物馆主题课程

博物馆集中了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代表着优雅的品位和高贵的档次,是艺术和美的殿堂。在“大教育观”视野下的博物馆,以其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所发挥出的公众教育作用,怎样挖掘其中的资源,开发适合幼儿的课程,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在博物馆浩大的展品中找寻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的内容是课程开发的关键。过程性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特性,在设计课程活动时,教师还应考虑活动的探索性、活动性、趣味性和多元化。

我们鼓励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开展班本化的博物馆主题课程,教师们事先与常州博物馆建立联系,对几大展馆内容做详细的了解,在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的基础上预设了“布纹的秘密”“最美家乡常州”“工具大演变”“穿越历史”等多个主题。这些主题课程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指向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多通道、多领域的活动贯穿于参观博物馆活动的前后,使幼儿获得一个整体的经验,而不单单是一次参观活动。

四、从博物馆走向社会,学习良好的参观礼仪,培养高素质公民

博物馆不仅是科学艺术的殿堂,也是彰显我们美德的地方。目前,对幼儿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相当重视,教育要培养的是公民,而不是精英,因此,在博物馆课程中,着重培养幼儿的参观礼仪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让“尊重”二字留在幼儿心中,对文物尊重,对他人尊重,对环境尊重,从点滴细节入手从小造就有教养的文明人,培养高素质的公民。让孩子们能够带着观察和思考走进博物馆,带着感动和收获离开,希望他们在博物馆里寻找人类和民族逝去的回忆,同时也在博物馆里留下孩子们发现和追寻美好的那份回忆。

除了以上观点,在馆校共建方面,幼儿园、学校等可作为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教师应该在实践中更多地发挥智慧和创造力,努力让孩子们带着观察和思考走进博物馆,带着感动和收获离开,让博物馆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一起开启博物馆的“奇妙发现之旅”!

参考文献:

[1]陆淑娴.博物意识与幼儿园课程实践的新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14(10).

[2]黄灿,张媛媛.论园本课程开发的新方向:基于美国儿童博物馆教育角色演变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7).

上一篇:以电子白板为依托,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下一篇:《诚信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