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思考

时间:2022-10-01 07:56:04

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思考

**区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着眼于建设素质高、能力强、示范性好的乡土人才队伍,从培训教育入手,健全激励机制,培植典型带动,全面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乡土人才的开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强化教育培训“充电”。建立健全区、乡(镇)、村三级培训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在区农广校建立乡土人才学历培训基地,每年拨出一定数额的培训经费,对45岁以下的乡土人才进行大专层次的学历培训。全区乡土人才中有800多人的学历层次得到提升。在全区建立10家实用技术培训基地、40家实用技术示范基地,每年组织乡土人才进行轮训。组织农业系统的专家建立农民科技素质培训讲师团,常年开展“科技进村入社”活动,促进了乡土人才总量的增加和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

强化作用发挥“辐射”。搭建乡土人才发挥作用的新平台,建立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协会、致富信用联合体等150多个,近1800多名乡土人才依托专业协会,培育出7家省级农业星火龙头企业、49个绿色食品和72个无公害食品,注册鑫源韭菜、长绿圆茄、有年马玲薯雪花粉等一批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转移农村劳动力7万多人,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规模农业发展模式。

强化落实政策“助推”。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每年筹资20多万元奖励“科技功臣”。在全区评选“十佳优秀乡村科技人才”进行表彰奖励。去年以来,以发展劳务输出为重点,落实补助政策,组织乡土人才学技能、精手艺,使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活跃在农村发展第一线,一大批农民经纪人和村组干部成为劳务输出的“领头雁”,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强化培育典型“引路”。为农村乡土人才评聘技术职称,发放“绿卡”,让从事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农副产品购销、运输、建筑等行业中的乡土人才持证上岗,为农服务。至目前,全区90%的村干部和4500多名青年农民取得“绿色证书”。组织开展乡村优秀科技人才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50多名优秀乡土人才,在区有线电视台《人才天地》、区广播电台《空中服务台》、**新闻在线《**人在外地》等栏目进行宣传,对到外地创业的优秀乡土人才进行回访和专题采访报道,为全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树立可亲易学的先进典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上一篇:政府采购问题整改措施 下一篇:谈话笔录制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