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课文,略出精彩

时间:2022-10-01 07:38:1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人教版教材从中年级开始安排了一定比例的略读课文,并随着年级的升高不断增加分量,这些文章的阅读价值不亚于精读文章,但它又不能精细地上,那么,略读课文究竟该怎么上呢?我从以下方面做了尝试。

一、加强单元整组教学意识

现行语文教材一般是以专题组织单元,从中年级开始,每一个单元中又安排了略读课文,而且所占比例随着年级的升高不断增加。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单元整组教学意识,在教学精读课文时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在教学略读课文时可将阅读方法进行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1.研读导语,根据导语制定目标

大部分略读课文前有“提示语”,提出了一些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学习方法等,深入研读导语,有利于我们准确制定教学目标,引领我们整个教学设计应该何去何从。如《丝绸之路》,我们可以根据导语,将教学目标定为:(1)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矗立、戎装“等词语,积累优美词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祖国西部悠久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3)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教学重难点定为: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了解丝绸之路的故事。

2.目标制定宜“简”不宜“繁”

“简”指的是别把目标定的太全、太细。略读课文不同于精读课文,对于略读教学,我们应该做减法。如《学会看病》,如果我在设定目标时既要求学生在一堂课的时间内多遍阅读全文,思考:面对生病的孩子,母亲是怎么做的?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还要求学生以书信的形式进行写话练习,深入体会母亲这种独特的爱的表达方式。这样的目标跟精读文章有什么区别呢?实际教学也证实了过全、过细的目标导致学生因读得时间不够而读不入情,感受不入心,写不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1.立足文本,点亮思维

略读课文是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舞台,它的教学设计应该体现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习得的方法在略读课文中付诸实践。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这类文章最常用的写作顺序就是移步换景,初步学习这种方法也是本单元习作要求学生达到的。针对这一特点,我设计了两个有梯度的问题:(1)课文先后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天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如果将这三处景物的先后顺序调换,你觉得怎样?(2)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提示你不能调换顺序的句子,你有什么发现吗?再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来拓展思维。当然一篇好的文本,它的语言和思维训练点肯定不只一处。在品味、积累作者语言的同时,我们也要适时地加以引导,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

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阅读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表独树一帜的见解。我在上略读课时常采用“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方法。如《狮子和鹿》,文章优美,故事趣味性强。课始,我述说:暖暖的太阳升起,缕缕金光穿过树梢,照在草丛上,一只美丽的小鹿来到溪边静静地欣赏自己的身影……(预设从美丽的鹿角谈起,沿着故事情节学下去,最后悟出道理)学生静耳聆听时,有个男生叫起来:“这只鹿真笨,肯定会被老虎、狮子吃掉,快跑吧,不然你就没命了。”教室里鸦雀无声,我有些出乎意料,问道:“你怎么知道呢?”“因为食肉动物往往在晚上吃很多肉,第二天醒来就先找水喝,不就很有可能到这里来吗?”大家惊讶了。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科学,但我想这并不重要,学生既然有了学习的基点,就应该顺水推舟,让学生在好奇中自读自悟下去,这种可遇不可求的“缘分”是最美妙的。

3.授之以法,循法而学

略读课文前的导语,常常会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方法等,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就可充分利用起来,挖掘导语的引领资源,指导学生运用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

如教学《夸父追日》时,我让学生自学导语,画出本课学习任务:读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交流一下从故事中想到些什么。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我让学生练说后,指导学生根据课题提问,并用将几个关键问题的答案连起来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提示:“这个神话故事主要讲了夸父

( ),就去追赶太阳,追到( )时,他倒下来变成了( ),他的手杖变成了( )。”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之,略读课文的教学要做到“略”而不“略”。既要学习略读方法,更要培养略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略读课文承担着较精读课文更广泛的任务,只要教学得法,略读课文就是绵绵春雨――贵如油,在这方面精读课文是难以与其媲美的。

参考文献:

[1]林俏静.试谈略读课文“样本”化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2(1).

[2]彭建足.因文而异“略”出精彩: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J].内蒙古教育,2010(18).

上一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的幼儿园... 下一篇:浅谈课堂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