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宅小区水景观建设探讨

时间:2022-10-01 07:30:33

城市住宅小区水景观建设探讨

【摘要】规划模型里优美的水景成为小区商品房的一大卖点,但水景观建设的投资大、景观用水的紧张和水价的不断上涨,以及建成后常常出现的水质问题投诉及其运行维护投入都给开发商和物业管理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本文旨在分析与水景观建设相关的主要因素、探讨合理的水景观设计思路与设计流程。

【关键词】水景观设计;水量平衡;水质保障

1 引言

进入2l世纪以来,住宅小区注重于生态、人文特色建设,“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增灵”,人工湖、人工溪流、喷泉水景等各种风格的水景观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房价也因水而涨,但是水景观建设与运行仍面临重重问题。水景观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可归结为水景需水量较大,因水质恶化而采取的处理、清理、换水工作成本高,物业管理困难[1]。水景观存在的上述问题已引起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针对具有一定规模、耗水量较大的人造水景或人工改造的水景,进行简要的讨论。

2 问题根源与分析

经过对大量住宅小区水景观的调研分析,探究水景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一些水景观设计、建设过于盲目草率,缺乏科学分析,设计观念存在误区,最终导致设计不合理、建设运行成本高。设计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2]。

2.1 设计本身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

水景观设计多是先在总体规划设计中进行景观效果的设计,而后再由不同的设计单位配合给水排水设计、土建设计、水质保障设计等,这样的分割设计缺乏统筹考虑,使水景观的功能、造价都受到影响。例如水体的水质保障措施,很多项目是在水景观设计甚至建成之后再配置水处理设备,而没有在设计的同时考虑水质保障措施和建立良好的水生态系统来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

2.2 水体规模过大

水体规模过大是水景观建设的一大问题。特别是在北方大部分缺水地区,水资源紧缺,蒸发量大,庞大的水面虽然景观气势较好,但水体的蒸发损失量过大,再加上水费昂贵导致补水成本很高。水体的庞大也使水质保障难度加大,不论是水的循环还是水体清理或换水,运行费用和工作负荷都很高。

2.3 水体结构不合理

硬化的水体结构是小区水景观普遍采用的形式。为追求水景效果或贪图设计简单,很多水体构造了硬化的池底与池壁,缺乏生态功能,致使水体自净能力弱,水质难以保障,从而导致了水清无鱼-藻类疯长-水质恶化-高成本处理或补换清水的景观水恶性循环运行。据调查,一般硬化水体隔10天左右就需要清洗一次,夏季高温时换水的频率可能更快,给物业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另外大规模的硬化水体景色单调,缺乏生机,也不能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2.4 缺乏科学的开源节流

小区水景观的供水设计多采用自来水,造成水景观运行费用高,而且一旦自来水使用受限,景观水体便成为无源之水。而一些廉价的水资源,如雨水、中水,却未能被很好地利用。

2.5 水体水质保障措施不力

在小区清洁工作保障的前提下,由于水体生态系统的缺陷使得水质仍难以维持长久。一些大规模水景观通常要设置混凝过滤等水处理构筑物。这样虽能改善水质,但投资较大,运行费用也高,一些处理设备难以持续运行,长期闲置。另外当水体存在大量的藻类时,容易堵塞滤料,处理效果有限。因此配置传统的水处理设备成为小区水景观保障水质的惯用手段但无论从效果还是投资角度看,都非最佳解决方案。

3 水景观设计的关键环节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水景观的设计问题涉及到多个重要环节,从大的方面讲可归结为“一点两面多环节”-首要的一点是从科学的设计理念和综合、开放的设计思路上整体把握水景观的规划,其次是从水量平衡和水质保障两方面作好水景的方案设计,而后是依靠新的技术体系对各技术环节进行合理的具体设计。

3.1 科学规划、统筹设计

生态住宅小区强调“节水、节能、节地”,水景观设计也应根据这三条原则,既要处理好景观水、给水、排水、雨水、地表水、地下水等水的各予系统的关系,也要妥善解决水环境与建筑、园林、道路等不同专业之间的关系,结合景观效果设计目标,运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最终实现以合理的投资建设环境优美、运行经济、社会效益良好的水景项目。具体设计可从水景观的水量保障与水质保障两方面着手考虑。

3.2 水体水量平衡计算分析

水量平衡分析最主要目的就是合理地确定水景规模并解决水量保障问题,即对水体的输入项与输出项进行科学的全面分析。水体的水量输入项一般包括自来水或再生水补水量、收集利用的雨水径流量,水量输出量包括蒸发量、取用量以及渗漏损失量等。涉及到水体参数有水体的水面面积、有效水深和调蓄水深,汇流到水体的小区汇水面积以及径流系数,小区的补水、用水方案、水体结构及防洪能力等。

水量平衡计算需要在上述参数设定或计算的前提下,计算分析输入项与输出项及变化规律,确定水体合理的补水和防洪排涝方案,并检验参数设定的合理性,这些对于水景观设计都具有重大意义。

3.3 水体水质保障措施设计

3.3.1 加强水体生态系统的建设

水生态系统的建设可以模仿天然水环境,当地下水位高或渗透陛很差时可考虑水体结构不防渗,并合理搭配水生动植物;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而必须防渗时,同样可以合理地设计底层和驳岸的结构来构建水的生态系统,一般可以在防渗层之上铺设至少四十公分厚的沙土层,创造适宜水生物生存和栖息的环境。水体驳岸设计要将抗冲刷、抗风浪的能力与景观生、生态性的特点相结合,建设生态型驳岸等。有时还要结合雨水的汇集设计缓冲带或净化区。水体生态系统可选用的水生植物可大体分为三类,即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的根系置于水底淤泥,植体挺出水面,常见的有芦苇、茭白、菖蒲、灯心草、水葱、水芹等;浮水植物的植物体完全悬浮水面上或叶片悬浮在水面上,如凤眼莲、浮萍、菱、睡莲等;沉水植物完全沉没于水中,常见的有金鱼藻、苦草、菹革等。水生植物可以采用直接植于底层淤泥,或盆栽置入水体,或以生物浮岛的形式设置于水面,建议水面植物覆盖率达到30%左右。水体中可放养蚌类、鲢鳙等食藻鱼类、螺蛳、青蛙等动物,丰富生物种类,提高生物净化能力。

3.3.2 加强水的流动性避免水质恶化

正所谓流水不腐,增加水体的流动性可以为水体充氧,破坏水中藻类的生长环境,强化水体生态功能,同时潺潺水流也自有其韵味。促进水体流动的方法有借助水泵使水体循环流动、射流泵曝气以及跌水等。

3.3.3 强化水质净化处理

常规的混凝过滤等物化处理工艺的局限性如前文所述,因此在容积率较低或有自然条件可以利用的小区,可以优先考虑人工湿地处理方式或土地快速渗滤处理方式。这种系统的优点是对营养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设备简易、运行简单,而且比较自然,可以和小区的景观设计结合,营造良好的生态,主要缺点是占地面积大,需要根据当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并随季节变化对植物和表层土壤进行必要的管理。

对一些规模较小的水体也可以采用直接加药进行净化,如南方某城市某小区的硬化水景,水生生态系统脆弱,但采用投加漂白粉的净化措施后与不投药的情况相比,换水次数每年减少3到4次,节约了运行成本。常用的水处理药剂主要有硫酸铜、漂白粉等,但需要注意控制好投加剂量,避免带来副作用。

3.3.4 外源污染控制

控制外源污染进入水体是保障水质的重要措施。控制外源污染首先要保证动植物残体、生活垃圾等不滞留在水中,要求物业管理人员做好清洁工作;再者是要做好对补水水源水质的保障设计、水体周边径流污染控制设计等。

4 水景观设计流程建议

掌握上述水景观设计的关键环节后,还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流程来加以保证,避免建设赶进度或程序不当造成设计败笔。项目资料收集主要包括建设场地的水文地质资料、气象资料、水资源和水环境状况资料、市政设施资料等尽可能详细的基础资料,根据这些资料有助于按实际情况对水景观的建设规模或目标有一个合理的初步意向。

作为小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在水景观的立项阶段,开发商(可借助专家系统)应对水体的大致面积、水的生态性、经济性等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和要求,避免对“水”的盲目性导致后续设计上的败笔或此后对总规做大的调整。立项后,规划设计者在小区的总体规划中对水景进行概念规划,给出水体的类型、位置和规模等。

在水景观规划设计阶段,该阶段设计者需要对水景观概念方案进行评估和方案的细化设计,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水量平衡分析,水景的补水、雨水收集利用、再生水利用等方案设计,水景的面积、水深与防洪调蓄能力的调整,水体结构考虑,水生动植物,选择与分布等生态系统设计,污染控制措施与水质保障设计等。显然,这是一个涉及到多学科专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并涉及到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又直接关系到水景观实施的投资、运行费用和最后效果,因此,需要认真和反复地进行方案比选和调整,力争实现最优设计方案。该项工作最好由有经验并具有多学科综合规划设计能力的设计者或公司来完成。当水景观规划设计完成之后,还应该形成水景观分项设计任务书,再由各专业设计公司分别进行实施方案或施工图设计。至此,水景观设计工作便圆满完成。

5 结语

住宅小区水景观建设是市场的需要,开发商在把握水景观建设先机的同时,也应注意科学设计、全面规划,思想先行,设计在后,依据资源循环、生态和可持续性的设计理念及相应的技术支持来保证水景观的生态效果和可持续的稳定运行,这是建设生态小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科学的设计方法与严谨的设计流程也是控制投资和保证经济实用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对于一些建设项目较多的大型房地产公司,更具有科学方法上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俊奇,车伍,汪宏玲.雨水利用与生态小区.给水排水.2003, 29(5):14~17

[2]王超,王沛芳.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与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242~251

上一篇: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探讨 下一篇:城市地铁施工对地上既有建筑物保护措施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