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激发员工培训内生动力的探索和实践

时间:2022-10-01 07:17:33

供电企业激发员工培训内生动力的探索和实践

摘 要:为了适应广州供电局发展和管理的转型需要,增强教育培训对企业发展的支持能力,广州供电局从分析员工队伍现状和教育培训现状入手,剖析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通过探索和实践以联合化激励为载体的培训激励新机制,激发了员工培训的内生动力,有效地破解了现有培训难题。

关键词:供电 培训 内生动力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263-01

2011年是广州供电局(以下简称“广州局”)“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南方电网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的第一年。为了适应广州局发展和管理的转型需要,增强教育培训对企业发展的支持能力,广州局从分析员工队伍现状和教育培训现状入手,剖析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探索和实践以联合化激励为载体的培训激励新机制,激发了员工培训的内生动力,有效地破解了现有培训难题。

一、广州局人才和教育培训工作现状分析

广州局员工年龄构成比较合理,总体态势是“中间大、两端小”。30岁以下人员占全体员工人数的30%,30~39岁人员占全体员工总数的38%,40~49岁人员占全体员工总数的32%,这一总体特征有利于维持员工队伍稳定、发挥广州局人力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员工整体学历水平不高,高学历人才缺乏。高中、中技、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占全体员工总数的50%之多,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全体员工总数只有23%,特别是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结构不够合理,高级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严重短缺,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人员占总数仅为2.35%,而初、中级工的人数占技能人员总数近60%,这一状况,不能满足广州局对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同时也与广州局作为南方电网创建国际先进水平供电局试点单位的地位不相匹配。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广州局教育培训工作与国际先进供电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培训对执行战略调整的响应速度较慢。各层、各类岗位课程体系及内容设计不能够完全适合战略及业务的需要,没有真正反映公司对员工岗位能力要求,培训与实际存在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知识化有余、能力化不足”的现象。教育培训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互动机制不完善。教育培训工作以培训职能部门组织的居多,各级直线管理人员在培养、训练下属方面的意识有待增强;部分培训课程的安排缺少与业务部门的充分沟通,存在需求调研和分析不到位的问题;业务部门和各级员工对参与教育培训设计和实施的积极性不高。现有制度对引导、纠正或优化业务部门的自主培训需求的有效性需要增强。

究其原因,主要有:广州局一定程度存在“教育培训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责任”的认识误区,尚未系统建立关键岗位的能力素质模型体系,课程体系与企业执行战略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培训课程设计依靠经验和管理,没有共同和统一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系统化的、针对岗位能力要求的培训资源严重不足。各业务部门开展的培训项目在数量、结构和质量上差异较大,有待优化、调整和提高。教育培训工作没有严格按照“PDCA”的闭环管理进行运作,培训管理部门不能有效掌控教育培训实施的关键环节,课程实施效果评估需要加强。其中,根本原因是员工参与培训与学习的内生动力不足。

三、以联合化激励为载体的培训激励新机制的探索和实践

广州局为了弥补教育培训管理的差距与不足,采取了多种措施,从支持企业战略实施的角度考虑整个教育培训工作的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估,将教育培训工作重点集中于关键性环节,形成人力资源部门归口管理、业务部门分工负责、培训与评价中心具体实施的教育培训格局,不仅注重传授特定技能、标准、流程,而且注重培养员工自我学习、知识共享及创造性。在重视个体项目培训的同时,特别重视组织绩效的提升,帮助员工提升综合素质,以适应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其中,最为根本的是构建培训激励新机制,激发员工培训与学习的内生动力。

广州局培训激励打破了传统的企业分散激励,单兵作战,实施联合化激励,协同作战,将已有的各种培训激励加以系统的规划和整合,强调各种培训激励的内部互动,建立各种培训激励之间的联合,通过多个方面对基于分层分类的目标群体进行激励,形成整体的激励效果。

一是推动持证上岗和规范学历上岗,明确对员工的取证和学历时限要求。对于生产人员,应按照岗位规范要求,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持初级工资格证上岗,工作满3年应取得中级工资格,工作满12年应取得高级工资格。在生产岗位工作满5年应取得中专(中技)及以上学历。对于管理人员,要求管理人员应持岗位规范规定的专业技术(技能)资格上岗,在管理岗位工作满8年应取得中级专业技术(技能)资格,新上管理岗位人员应在4年内取得中级专业技术(技能)资格。在管理岗位工作满8年应取得大学本科学历,新上管理岗位人员应在6年内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同时,为支持激励员工取得相应学历,对员工参加学历学位进修,给予学杂费及书本费的报销,对取得学历学位的,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二是在技能考试和技能竞赛中引入精神激励、薪酬激励和绩效考核激励等多项措施,营造浓郁的自主学习氛围。为进一步调动员工在普考(调考)考出优异成绩,广州局对本单位和上级单位组织专业普考和竞赛成绩进行公开排名,对专业技能竞赛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和各专业普考第一名,除工会给予一次性奖励外,由广州局按程序向省公司申报授予高级工职业资格,并给予在原有工资基础上提高一个薪级的待遇,如下一次竞赛或普考未能获奖者将取消增加的薪级。同时,在广州局教育培训目标考核中设置普考(调考)排名指标,排名的靠前单位会有相应的加分,以此鼓励教育培训部门动员、组织和培训员工参与技能考试和技能竞赛的积极性。

三是将培训工作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更好地结合,特别是进一步拓宽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通道。常态化开展助理技术专家选聘工作,选聘变电运行等10个专业20位助理技术专家,其中2人为15级助理技术专家,18人为14级助理技术专家。作为省公司试点,开展助理技能专家选聘工作,选聘11位助理技能专家。在助理技术和助理技能专家的选聘中,将培训计分作为明确的条件要求,对鼓励专业技术、技能人员勤奋钻研、积极学习、爱岗敬业发挥出良好的示范效应和引导作用。

通过探索和实践以联合化激励为载体的培训激励新机制,广州局激发了员工的原动力,学习氛围日渐浓厚,员工由过去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员工队伍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2010年,广州局有1255人取得高级工资格,合格人数同比增长接近7倍,100人取得技师和高级技师资格,238人取得初中级职称,33人取得高级职称,501人学历(学位)得到了提升。安规考试通过率位居全省第三名,南方电网配电运行人员技能普考,考试平均分优秀率均位居广东电网公司第一名,荣获广东电网公司个人第一和团体第一。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能源电力类竞赛,高压线路和继电保护两个专业均取得团体第二名,农网配电营业工取得两个团体第三名。并被广东电网公司评为“2010年教育培训先进单位”。

(作者单位:南方电网公司党校 广东广州 510623,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 广东广州 510620)

(责编:吕尚)

上一篇:关于企业价格行为的思考 下一篇:谈谈如何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