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01 06:45:20

中医药治疗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疗效观察

女性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感染属中医带下病范畴,是临床常见、多发的妇科病之一,且近些年有上升的趋势。据文献报道[1],解脲支原体是夫妇高检出率的第三种(细菌、原虫为第一、二位),达77.7%(男)和89.9%(女),是引起女性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及导致不育、不孕、流产的常见致病微生物。对妇女的危害极大。UU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无坚硬的细胞壁,呈多形性,能在无活动细胞培养基中繁殖的最小微生物,寄居于生殖道,通过传播,称为“第二代性病”[2],是近年妇科界高度重视的研究领域之一。

“带下俱是湿症”(《傅青主女科・带下》),即湿浊秽毒下注,影响了妇女的任带二脉,致使任脉失养,带脉失约,湿浊聚结于阴道内。因湿性黏滞,不易速祛,与UU致病特点相符。

中医药对下生殖道UU感染的诊疗进展显示良好的前景。梁氏[3]率先论述了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病机及论治。认为本病是虫感染所致,途径有二:一是由外而感,二是由内而生,由外而感者,多是摄生不慎,忽视卫生或性不洁,以致病虫感染,虫蚀阴中,发为阴痒,带下。由内而生,是湿热生虫,郁怒伤及肝脾,肝郁化热,脾虚生瘀,湿瘀化热,湿热互结,注于下焦,壅遏阴中,蕴积生虫,虫蚀阴中而成。并据此分证为虫感染和脾虚湿热生虫型,分选止带汤、完带汤加减,配合外治法治疗。方氏等[4]认为本病属中医淋病、白浊范畴,其发生是由于热毒之邪外侵下焦,或肝胆郁热,湿热下注,或外感湿浊之邪入里化热,湿热互结,流注下焦,或由不洁性接触而成。临床选取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60例,在总体疗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上均优于美满霉素(P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有疗效优势,不仅能抑制或杀灭UU,而且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和下生殖道环境等方面都有优势。同时对UU感染伴发的其他炎性情况改善也十分突出。因此,中医药是解决下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玉琴,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男女生殖道感染的临床研究,中医药学刊,2003,21(7):1173

2 吕丽华,解脲支原体生殖道感染治疗研究进展,中国妇幼保健,2004,19(5):87

3 梁学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其药物抗性频度研究,中国中医基础杂志,2003,9(6):356

4 方玲,等,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女性泌尿生殖系衣(支)原体感染60例,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11(4):240

5 陈王兆,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50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6):452

6 黄英姿,等,中药清热通淋汤治疗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120例临床观察.贵州医药,2002,26(7):666

7 叶燕萍,等,蚤休粉阴道给药治疗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200例,陕西医,2000,21(8):352

8 张帆,等,蚤清散局部用药治疗宫颈衣原体、支原体感染190例,中国中医药科技,1998,5(1):55

9 吴海燕,等,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研究,中医函授通讯,2000,19(6):54

10 王砚宁,等,银草合剂治疗支原体阴道(宫颈)炎疗效观察,河南中医,2000,20(1):36

11 杨宗孟,等,中药消支解毒散外用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60例临床观察,中医杂志,2001,42(6):360

上一篇:生肌膏治疗老年糖尿病足32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温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