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师德建设的实践措施

时间:2022-10-01 06:09:25

增强师德建设的实践措施

高校传承文化的前提是高校教书育人功能的实现。在努力营造境界高尚、底蕴深厚、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文化氛围,积极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的过程中,对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需求日益凸显。文化传承需要教师具备优秀的个人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情操,需要为学生正确生活和学习态度的养成提供示范。高校教师思想品德和职业情操的养成对于营建境界高尚、底蕴深厚、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文化氛围具有引领作用。因此,加强高校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宣传高校师德楷模的先进事迹,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是实现高校传承创新文化的必然选择。

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先决条件。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当从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出发制定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在此过程中,高校教师承载着重要使命,要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必须在师资配备上给予足够的支持。良好的师资队伍不仅体现在师资数量上,更体现在师资的质量上。培养师德素养已经成为高校教师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教育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才能结合自身专业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提高高校教师的道德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已经成为关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

高校师德建设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师总体素质得到了极大提高,专业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在总体上都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大部分教师都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理论素养,能表现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师者风范。当然,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潮中,国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都受到了巨大冲击,高校教师作为与国外思想、文化接触最紧密的群体,不可避免的也会受到西方许多极端思潮与现实的影响,高校教师在自我道德养成和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中面临着冲击和挑战。

1.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问题。首先,职业信念缺乏。高校教师能在自己岗位上做到默默奉献和爱岗敬业,必须将教育视为一项有职业理想和坚强的职业信念做支撑的崇高事业。当前许多高校教师在党的领导下,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以较高的政治觉悟在工作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但是,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影响下,如功利主义、个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对高校教师特别是部分年轻教师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这些教师在平时工作中较少关注自身政治素养的提升,忽视政治理论的学习与政治能力的培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核心价值观缺乏认识和信心,以至于表现出对现实工作与生活的迷茫,在对待教育教学、学术科研、教育管理工作上更是轻视,并将这种观念与情绪带给学生、同事。其次,德行素养滑坡。高校教师以培养人才和传承文化为事业的终极目标,其工作对象是正在不断形成自身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大学生。高校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或科学研究的生产,更多是在教与学、研究与创造过程中以自身的言行品性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即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然而,许多高校教师并未对自身肩负的灵魂塑造、指引未来的使命有足够认识,而是将教育工作停留在知识传递的表层。具体表现为,部分高校工作者在人才价值的观念和判断标准上仅仅关注教师的专业素质,而忽视政治素养;只关注技能水平,而忽视道德品性;只重视成果和学历,而忽视行为规范。正是对教育工作内涵的不当认识,导致在学校各项政策的具体落实中,部分教师言行散漫、工作态度敷衍;部分教师为加大学术成果而弄虚作假、一稿多投等;更有甚者为贪图经济利益,、以教谋私。这不仅不利于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还制造出自私功利的校园气氛。再次,教书育人意识淡漠。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大学功能发生偏移和转型,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开始强调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大学使命。然而,在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的市场价值理念影响下,一些教师开始将经济效益较低的教书工作视为次要的谋生工作,而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社会兼职中。弥漫在各高校中科研至上的教育评价思潮,使教师们不得不为发文章、争课题拼命努力,为学生的知识传递、教学交流则被视为一项无价值、无潜力的教书匠工作。许多大学出现了资深教授们不愿意上课,青年讲师们无心备课的尴尬局面,大学开始丢失了其最基本的教书育人、文化传承功能。制度上的不足反映的是对高等教育的不当认识,如何重拾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育人的本职是当前师德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

2.高校师德问题的归因分析。首先,高校薪酬体系不完善,教师内部收入悬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国民带来了物质的飞跃,各个行业的物质利益分配格局出现重大变化,也因此引发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巨大反差,人们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道德评价都发生了一定变化,人们在不完善的体制下容易变得功利和投机。不可避免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给部分高校教师的价值观染上功利色彩。[1]同时,高校内部收入差距巨大,部分教师利用其专家称号从其他行业上谋取利益而不顾及教师本职工作;而高校教师薪资增长缓慢,现实的经济压力使得衷于本职的教师开始无心向教。其次,高校对师德建设不够重视,常常重才轻德。许多高校管理人员为了高校的发展速度而不顾及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采取一系列与利益挂钩的培养和选拔的竞争机制,如职称评定、基金申报、评奖评优等。这种培养机制将教师科研能力作为唯一的培养目标,教师的学历学位、科研项目、论文数量成了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制度导向下,教师开始一味提升自身科研水平而不再关注师风师德的培养。正是由于制度和管理上忽视了师德素养的加强,高校有限的例行开会与政策文件学习无法系统且行之有效的提升师风师德。最后,高校的师德评价机制不健全,激励制度不完善。许多高校因为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期处于重视教学、科研等硬指标,忽视师德、师风等软指标。[2]由于学校内部缺乏统一的师德评价标准和体系,更缺少对师德建设的奖励制度,难以对师德进行合理的考评和促进。而无效片面的考评体系不但会失去考评本身的意义,反而会助长部分教师降低自身道德规范的恶习。许多青年教师刚踏上岗位时是满腔热情,但随着周围一些“干多干少都一样”“道德水平无法衡量”的消极氛围影响,积极性受挫并开始变得功利、懒散,这些都不利于师德建设的良性发展。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实践对策

党的十明确提出:我国教育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作为知识传播、文化引领、学术创造、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重要基地。学生的价值观需要教师的适当引领,高尚的师德是学生最具体和深远的教育,对社会有着最广泛和直接的影响。

1.高校师德建设应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教师是高校师德建设的主体,以教师为本的人本管理理念是确保教师得到全面发展的关键。有效合理的师德建设必须是以教师为中心,为教师的和谐发展创造物质和精神条件,使教师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能有机结合。具体而言,教师的全面和谐发展意味着教师师德建设必须与专业建设相结合。一方面,应该培养教师的学术理想。明确的专业和学术目标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师对个人价值、社会价值不断的反思和自我完善,即将教师的个人层面价值观与社会层面价值观结合发展。学校应积极帮助教师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在教师的职业规划中可以合理的纳入师德建设。另一方面,教师的发展方式应注重教师道德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共同包容发展。如何立足于当前教师的思想实际,将教学、科研与教师的职业道德紧密结合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主要课题。师德建设不是一句空谈,它并非几次例行会议或是政治学习可以建立的,而是应该在团队的协同探究中、科研的交流中、教学的互动中共同发展。师德建设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不断更新的。师德建设应将专业发展活动作为有效载体,通过专业活动,教师们可以进行批判与建设性的反思,相互促进并实现学术、专业和道德的共进。[3]

2.高校师德建设应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保障。师德建设的制度建设主要可以分为师德工作规范、师德评价体系、师德教育机制以及师德奖励机制几个方面。首先,师德工作规范应考虑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服务这些方面的师德工作目标和要求,通过设立规章制度来促进师德建设工作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师德规范应能体现广大教师的意志与人文关怀,应从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身心发展以及物质生活等实际利益诉求出发,增强师德建设的实效性。其次,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师在专业、品性以及敬业精神方面的良性发展。师德建设并非一朝之功,因此应以发展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模式;评价标准应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评价指标必须是详实公正、能客观反映教师工作特色的,且是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标准;评价的结果必须有合理的奖惩机制相对应,从而确保制度的良性循环。再次,有效的师德信息采集机制与监督体系是高校了解教师思想动态的必要途径。师德信息的收集与监督可以是高校以外的家长、社会人士、企业政府等外部机构对学校教师的公众行为进行监督,也可以是高校的教师、学生等进行教学、学术等各方面规范的内部监督和问责。因此,通过校园网络媒体、社会舆论、教代会以及工会等各种渠道的信息收集工作应该进行系统的组织和运行。相应的,根据监督和评价结果而采取的奖惩机制应该通过优劳优酬的绩效分配进行奖励发放,通过鼓励示范人物来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而对于师德有待提高的教师以及新教师,高校应建立一体化的师德教育机制,通过与职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师培训、道德教育,使教师对自身的学术、专业、道德等方面进行集中的交流、思考,通过教师相互间的交流和反思,将专业和师德有机结合,从而促进教师良好师德与规范的培养。

3.高校师德建设应以师德文化建设为有效途径。高尚师德的培养需要教师自身在教学实践中持之以恒的自律和修炼,更需要德育文化环境的熏陶和影响,这是教师内心的规范认识不断内生外化的过程。首先,高校应营造“爱岗敬业与教书育人”的和谐氛围。敬业与爱生是教师职业的基本前提,而教书与育人是教师师德的本质内容。教师对学生尊严、需要和价值的认可与关怀,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是育人的基本需要。其次,应营造“刻苦钻研与严谨笃学”的学术氛围。科学研究、文化创新是高校教师有别于其他职业的基本职责。渊博的学识、精湛的技能以及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的创新精神是高校教师别具一格的职业魅力,教师在进行学术研究产生的氛围是促进教师学术道德与学生创新动力的重要条件。高校应建立起学术自由的制度规范,鼓励教师形成自身的学术思想,尊重教师的学术自利。再次,应营造“民主与和谐”的管理工作气氛。现代大学制度要求“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只有通过民主的管理、决策和监督,才能有效的遏制校内任何不良风气的苗头。通过校务公开和教代会、职代会制度,可以很好的推动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民主办学的活动中。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有利于教师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紧紧联系,从而形成教师对学校与职业的归属感和向心力。最后,应营造“尊重教师和关爱人才”的人文气氛。对人才劳动与创造的尊重是调动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的最佳途径;而对教师在工作上充分的信任、在生活上细致的关心、在思想上不断的支持都能让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感受到人文关怀,从而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关怀学生、同事,体现出应有的师德风范。

作者:王瑜陈静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

上一篇:内涵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探索 下一篇: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