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转基因产品标识的法制构想

时间:2022-10-01 05:28:20

完善转基因产品标识的法制构想

一、转基因产品争论的焦点

自从1983年首例转基因烟草问世,至2008年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达到25个。2008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强势增长达到1.25亿公顷。转基因作物为人类解决疾病防治、食物短缺、能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带来了希望,但也有可能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以及生态环境构成危险或潜在的风险,对人类健康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甚至可能是巨大的。转基因产品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争论的焦点仍然集中在转基因产品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担心外源基因是否会通过“异源重组”或“异源包装”进人人的遗传体系中,虽然专家认为这种可能只是在理论上,而且概率极小,但毕竟目前还没有排除。

第二,产生的具有“超级抗性”的病原微生物会危害人类健康。

第三,是否具有毒性,以及能否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欧洲的消费者在2001年开展的消费调查中表现出对转基因食品可能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担心,有70%的人表示不想吃转基因食品。欧盟出于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自身利益而立法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

所有这些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问题在科学上还没有定论之前,是否可以进行研制开发以及投入市场,应该有更严格和有可操作性的法律予以规定。目前,多数国家采取的是对转基因产品的实行标识管理制度,即为转基因产品贴上标签,说明产品含有外源DNA或蛋白质,由消费者决定是否购买。到目前为止,已有包括欧盟国家在内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要求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包括食品和饲料)进行标识管理。从对消费者保护的角度出发,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加强对转基因产品标识的法律规制。

二、完善我国转基因产品标识的法制构想

2001年5月23日,国务院第304号令,颁布实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条例第四章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当有明显的标识。2002年1月5日,农业部颁布《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并确定了第一批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包括大豆、大豆油、豆粕、玉米等。2001年5月,国务院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第28条规定:对生产销售人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的农业转基因产品。要有明显的标。2002年5月,农业部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在其附件中规定了第1批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生物目录,包括大豆、大豆油、豆粕、玉米等。卫生部为了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督管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和知情权,2002年4月8日颁布了《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这个办法》规定:从2002年7月1日后,对“以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直接加工品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必须进行标识。在这部包括6个章节26条的法规中,清楚地写道:食品中(包括原料及其加工的食品),含有基因修饰有机体或表达产物的。要标注“转基因XX食品”或“以转基因XX食品为原料”。转基因食品来自潜在致敏食物的,还要标注“本品转XX食物基因,对XX食物过敏者注意”。

尽管我国对进口转基因产品实施了强制标识制度,但实际上实行的情况很不乐观,与消费者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差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和第十八条都规定了经营者的产品标识义务。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转基因产品标识管理。现提出如下构想:

第一,进一步增加标识产品的范围。转基因产品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其产品是否安全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明确定论,要让老百姓自已选择是否购买和使用,需要对所有的农业转基因产品都进行转基因标识。而目前我国规定的第1批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仅包括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油菜种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棉花种子,番茄种子、鲜番茄、番茄酱,有的产品还没有进行转基因管理。在这方面,可以借鉴欧盟关于转基因产品的范围目录,将需要标识的种类扩大到淀粉、糖类、葡萄糖和酒等一切转基因食品的范围。我国卫生部的管理办法并没有列举,而是采取了定义的方式,《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转基因食品。系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包括:(一)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二)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直接加工品;(三)以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直接加工品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但这些只是限定在了食品之列。

第二,细化标识管理内容。总的来说,目前的法规政策不完善及缺乏实施细则的支撑。具体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用语模糊。如《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中规定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必须醒目,但是并设有对标识的字体、字号、颜色、底色以及在包装中的位置等进行明确的规定,正是由于缺乏明确的标识标准,生产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往往采用较小的字体,使消费者难以察觉。二是内容不完善。目前我国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价等级根据其安全程度分为4级,但是在我国转基因食品的相关标识制度中并未体现其安全性,只是笼统地告诉消费者食品是否是转基因或含转基因成分。所以,有必要对转基因产品标识进行细化,可以借鉴香烟关于“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细化字体、字号(或大小)、颜色、底色、以及在包装中的位置和占包装的面积比例,也可以借鉴沙特阿拉伯政府政府的做法,他们从2001年12月开始执行的标签制度要求,转基因食物一定要贴上一个三角形标签,并以阿拉伯文及英文印上警告字句。

第三,强化执法。根据现行立法规定,对于违反关于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没收非法销售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可以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但是,市场上销售的转基因食品有的不明确标识。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厂家担心把转基因标志贴上产品会带来滞销风险;二是违反标识规定的惩罚力度轻,最多5万元的罚款并不足于产生法律震慑力,这与厂家生产和销售转基因食品所获的丰厚利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此,有必要加大罚款的数额,对违反标识的,除了没收非法销售的产品和违法所得之外,还可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使违法者不敢轻易以身试法,以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第四,适时出台《生物工程产品安全法》。目前农业部与卫生部均出台了有关转基因食品标识的办法。在操作中应以哪个办法为准,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仍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我国对于转基因产品和食品的问题,仅仅是以条例或者办法予以规范,并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这既不符合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转基因食品安全控制的趋势,也不利于对违法情形的监督、控制、约束和处罚。当务之急是对于现有的条例和办法进行全面清理、协调和修订工作,提高立法档次,适时制定和出台《生物工程产品安全法》,加强对生物安全的一整套法律法规的体系建设。将生物工程产品的安全系统制度化,具体制度应当包括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发制度、对生态环境和生命健康安全的评估制度、统一的检测制度、健全的标识制度、畅通的国际国内信息交换制度、严格的生物技术及产品交换制度、完善的司法救济制度等。切实履行我国承担的国际义务,立我国生物技术大国的形象。构建我国的转基因生物技术安全法律管制体系,以法律形式推进我国生物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合同法定解除的法律分析 下一篇:幽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