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反思性教研活动碰撞出智慧之花

时间:2022-10-01 04:43:02

让反思性教研活动碰撞出智慧之花

【摘要】教学作为一项智力活动,需要教师不断进行反思和检讨。公开课后的集体教研活动最能碰撞出教学智慧的火花。本文通过一次教研活动教师对授课教师的评课,引出了反思性教研的四个角度,以期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在教研中不断成长。

【关键词】反思性教研活动 评课 反思

“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启发我们在教学研究过程中要善于探索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教学作为一项智力活动,需要教师不断进行反思和检讨。而公开课后的集体教研活动更需要教研组成员对公开课进行评价和反思,让反思性教研活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在反思性教研活动中,我们有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2012年12月3日我校刘秀明老师讲了一节《氓》的教学公开课。教学中,刘老师设计了这样六个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二检查字词掌握情况;三朗读全诗,感知内容;四分析性格特征,探究悲剧根源;五比较《致橡树》,感受新女性;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课堂教学设计完整。课堂教学实施中,刘老师在探究人物性格上进行了一次有新意的尝试。刘老师让学生从诗中找出女主人公对“氓”的称呼有哪几种,找出这些称呼,分析从不同的称呼背后传达出女主人公对“氓”的感情变化。学生回归文本,从中找出了这些称呼:氓子复关尔士其。找出这些称呼后,让学生讨论这些称呼后面所隐含的情感。氓子(敬称)复关(借代)尔(你)士(对男子的统称)其(他,第三人称),这些称呼的变化,隐含了女主人公对氓的情感变化,由初识称氓到敬称子,表达喜爱之情、敬重之情,到借代复关的昵称,表达情侣间的亲热,到第二人称的你,情感已变淡,到士对男子统称的痛斥,最后用第三人称他,表达怨愤之情、决绝之意。

教学中,刘老师改变了原来传统教法中让学生讲述这首诗写了怎样的一个爱情故事,让学生概括出诗歌内容由恋爱婚变决绝的过程,由粗线条到细节中体会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体味女主人公的情感世界。教学着眼点的改变改变了教的方式,改变了学的方式,改变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自主互助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师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教研中教师们各抒己见,见仁见智,通过教师个人的教学实践与刘老师的这堂课进行对比,反思对照。反思性教研展示了教师的评课能力和个人教学智慧。反思性教研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研讨。

一、反思性教研关注教学目标与结果的达成

教学公开课是否成功、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是否有效是关键。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什么措施来实现教学目标,这些措施是否有效,教师采取的措施是否关注学生的反应,课堂气氛是好是坏,师生间的互动是否关照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这些都是教研中要反思的。教研中反思了这些方面,有利于评价教师公开课的成功与否。

二、反思性教研关注教师的思考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教师应进行积极思考,教学目标的达成,怎么教、怎么学,课堂如何才能低耗高效。这些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后反思,教师都要深入思考。要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善于通过积极探究寻找问题的解决,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生成智慧,需要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及时总结、反思的能力。因此,这就要求反思型教师也必须是研究型教师,有能力进行相应的教学研究,有能力对公开课进行相应的评价。

三、反思性教研关注积极的教学态度

教师在教学反思时必须具备开放的心态、责任心和全心全意的执着精神,用积极的心态去教学、去反思、去研讨。要用积极的心态开展教学,用开放的心态从多方面听取意见,在反思时用挑战自我的勇气去反思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用一种开放、民主、关怀的态度去对待教学中的问题,用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学生、感染学生。

四、反思性教研关注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对话

反思性教学过程是一个交流与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教研中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发挥团队的力量,共同促进教学,教师的反思性教学、专业学习和个体的教学能力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成长,在教学研讨中成熟。在与同事的交流中,反思活动的价值就会凸显;在与同事碰撞中,能点燃教学智慧的火花,提升个人的专业水平;在与同事的交流合作中,共同分享、共同成长。

以上关注的是反思性教研活动的内容,这些教研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学习。一种真正的学习,应借助于有效的表达和倾听,教师可以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胸去容纳别人的想法。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会自问和反思。反思课堂中的得失,会把个人对课堂的想法与同事进行充分的交流,对于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持宽容和尊重的态度,这种共同学习是一种“论辩”,教师以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探讨问题,是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开放的学习交流方式。教师在交流研讨中既能反观自我、反思教学,又能激感,碰撞出智慧之花,在教研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徐辉.现代西方教育理论[M].重庆出版社.2006.

上一篇:论初中语文“生本教学”理念与课堂实践 下一篇:母语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