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时间:2022-10-01 03:24:00

如何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小学生生活经验不多,对生活感触不深,尚处于浅层和感性的认知阶段,而“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小学数学具有抽象思维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讲难免会有晦涩难懂的印象。如何拉近小学数学课堂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数学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虽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过程中,有一定的阻碍因素,但是,我们可以从小学生对生活充满好奇心这一特点入手,开动脑筋,积极引导,将小学生的生活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使二者相得益彰。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设置悬念,将生活情境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小学生可接触到的生活情境出发,选取合适的素材,通过举例子、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讲授数学知识,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并理解课堂知识。家人、老师、同学,玩具、商品、小动物,马路、车辆、校园等,这些小学生常见的生活情境,我们都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如教学“元、角、分”这一内容时,我先向学生提问:“你们的文具盒、铅笔都是多少钱买的呀?“在学生回答完之后,进一步启发:“大家有没有想过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呢?”在学生认识到三者之间的大小顺序后,我继续追问:“如果妈妈给你5元钱,你到文具店买一个文具盒和一支铅笔共用3月4角7分钱,那么售货阿姨会找零多少钱给你呢?”通过层层剥丝抽茧,最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发现数学知识,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二、巧妙引导,将生活内容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验证地。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场景中发现数学问题,更要将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达到知识验证、探求真理的目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一些概念、公式、定理等比较抽象的事物,在学生接触到的世界里不存在这样的实体,再加上小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对这些抽象的东西难以理解。对此,小学生数学教师可以采用“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深”入,即从抽象数学知识讲解入手,先让学生对这些抽象的知识有大概的了解,同时从严谨的数学推导过程中熟悉其“诞生”的逻辑性,对知识体系和脉络产生一定的认同。“浅”出,即跳出数学课堂教学的限制,为数学理论知识找一片宽广的应用试验田,搜索出在应用这些数学理论知识的生活场景中,启发学生逆向思考,如果这些生活场景不运用这一理论,会是什么样子,有没有改进的可能?这是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一部分,也是探索生活,发现真理的过程。如讲授“图形的对称”、“函数”、“方程”等数学知识时,我们都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三、鼓励实践,由生活体验加深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实践是人类获得认知的基础,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学数学教师应巧妙构思生活化的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学生参加课堂实践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加深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1.课堂实践活动。课堂实践活动应设置在教学内容完成后,小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从而让学生做数学、用数学,有助于学生深化对课堂教学理论的理解。如教学“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让一部分学生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另一部分学生测量三边的长度;同时,可以让一部分学生裁剪出不同长度的纸条,另一部分学生组装三角形。这些活动都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的真理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课外实践活动。课堂实践活动有空间、时间和场地的限制,而数学是充斥在我们生活空间的每一处的。如教学“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时,我让每位学生放学回家后,在家里找出4个长方形的物体并算出它们的面积。学生有的测家里地板的面积、有的测家里防盗门的面积、有的测电视机屏幕的面积、有的测桌面的面积、有的测镜子的面积。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对四边形的辨认、长宽的区分、面积的计算等知识更加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而且对家庭居住环境有了细致的观察。又如教学“统计知识”时,我给学生布置的实践作业是统计出某一生活场景某一事物数量的变化过程,或者是事物不同时间段的变化等,一些学生统计了某一超市一天中的客流量,发现该超市的客流高峰期分别出现在上午10到11点之间和下午4到5点之间,通过思考发现了原因:该超市周围多为居民生活区,这两个时间段居民多是来购买食物等日常消费品,主要是图方便快捷;一些学生统计了某个红绿灯路口的车流量;还有一些学生统计了一个番茄在48小时内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的情况等,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及时总结,做到学生生活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相互促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实践活动。我们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加强沟通交流,互相借鉴先进工作经验,同时要注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要与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1.因地制宜。因为生活地域的不同,城市和乡村的小学生接触到的生活情境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施过程中应区别对待,让每个孩子都能从所生活的环境中发现数学,同时也都能将课堂所学应用到生活中。如教学“简单的加减法”时,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我们可以举例子:“小区的地下车库里一共10辆车,爸爸要带家人出去郊游,开出来1辆,现在车库还有几辆车?”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我们可以举例子:“妈妈从菜园里摘来6根黄瓜,你从菜园里摘了2根黄瓜,你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根黄瓜?”

2.不同的年级区别对待。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他们生活中接触的场景也会发生变化,感兴趣的东西也会随之转移。如上面的例子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是生活情境的数学化探索,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就很可能会产生厌烦情绪,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3.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性格不同,喜欢的方式也不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如对于活泼爱动、积极实践的学生,我们可以多设计一些课后活动,让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对于爱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生活场景举例子,同时启发引导,让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等。

上一篇:关于中学物理探究式学习的思考 下一篇:初中历史课堂中实践杜郎口教学模式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