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持续高企 通胀压力依旧

时间:2022-10-01 03:23:06

CPI持续高企 通胀压力依旧

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对外公布了11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6.9%。从公布的信息看,11月份涨价幅度较高的商品主要集中在农副产品及服务性收费上,包括猪肉、油脂、肉禽及其制品、鲜蛋等食品类和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等方面。11月份仅食品类价格上涨拉动CPI上涨5.94个百分点,如果扣除“食品因素”,其余纳入CPI统计口径的7大类商品或服务价格上涨拉动CPI上涨只有不到1个百分点。

据此,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本轮物价快速上涨仍然属于肉价和油价等拉动的结构性物价上涨。然而,对于姚景源的这一判断公众似乎并不认同,此前周其仁教授专门撰文批评这种结构性通胀提法的含糊其辞。其实,社会舆论对姚的判断是否客观,是否想有意掩遮什么的质疑并不重要,真正关键的是,人们希望通过“阅读姚景源”,探知政府将有什么样的调控组合拳,从而判断出CPI是否已接近上涨的尾声甚至拐点何时呈现?

梳理和分析近期一系列学者的言论,“CPI将现拐点论”甚为响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张立群研究员表示,CPI的拐点应该在2008年出现。

他认为,现在涨价比较多的一些食品,肉、禽、蛋的价格可能会在2008年下降,这些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在2007年第二季度以后,从2008年二季度以后,肉、禽、蛋的价格涨幅应会明显的下降。

实际情况远非如此,判断CPI涨幅何时出现拐点,当前参考粮食价格或许是较好的指标。毕竟今年以来,粮食价格成为这一轮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每月同比增长率均为30%以上,11月份在基数明显提高的情况下,仍高达18.2%。

但是,粮食价格坚挺是不争的事实,今年秋粮丰收也是不争的事实。

中秋节过后,陆续的秋粮收成数据显示:粮食的主产区东北三省玉米产量将比去年增长352万吨,达到1.49亿吨;河南省预计全年粮食总产1031.1亿斤,连续第二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整体形势非常乐观。但是供给增加并没有为粮食价格带来下行的效果?

此番粮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今年以来随着国际油价上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快速上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0月份化肥中的尿素价格上涨22.3%,硝酸铵价格上涨20.9%。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农业生产成本的快速上升,导致粮食价格的必然上涨。

同时,生产品价格的上涨也正在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来。今年以来,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总体上呈持续上涨态势,1―10月累计比上年同期上涨13.9%,涨幅比上年同期提高6个百分点,是近几年的最大涨幅。尽管4月份以来的宏观调控对几大过热行业的产品价格上涨有所遏制。但是,由于房价不断上涨,7、8月份以来的钢材和化工产品价格又出现明显上涨,拉动了生产资料价格绝对水平由降转升。

部分管制能够将CPI稳定在一定的上涨幅度内,但毕竟是权宜之计。而未来伴随着管制的放松,油价及其它公共服务品价格必将上涨,并将推动下游及与其相关的消费品价格的再次上涨。

此外,预计明年许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要增加民工工资,解决“民工荒”的问题等,可以说,未来物价上涨的因素并不一定取决于粮价,新涨价因素在增多,影响在扩大,这必将给CPI形成较大的上涨压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有学者认为明年二季度前CPI涨幅将出现拐点的观点并不能成立,至少这个时间段出现拐点的时机尚不成熟。实际上,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长期的通胀通道,当前面临的通胀压力依然很大,尤其是在当前GDP高位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供应和外贸顺差持续加大,流动性依旧偏多的情况之下。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的宏观货币紧缩政策以及与之相配合的财政政策会打出什么样的组合拳?能否缓解CPI持续高企的压力?牵动着各方的神经。

上一篇:中国出口商转战第二“战场” 下一篇:100亿热钱温商直投阿联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