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对差生应着眼于肯定点

时间:2022-10-01 02:58:00

教学中对差生应着眼于肯定点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百姓认为“不打不成器”“棍棒之下出人才”,我曾经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运用过这种手段,但现在想来,确实扼杀了学生的发展,教育应该是“把人当作人,让人成为人”,成为有作为的人,有创造性的人。

值得让人反思:在教学中最困难的就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整体素质。我虽然是在县城的小学任教,但不少学生是农村来的,优差生间悬殊太大,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学习基础差,最怕差生在学习上失去了信心。有人说:“一个人缺乏了自信,就会像在大海上漂浮着的一朵浮萍无着无落,无依无靠。”自信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精神。

农村大部分学生家长不会善待成绩差的子女,观念守旧,他们常常嘱咐我:“不听话就给我打!”这是什么办法,一个差生如果在家里常受到父母的指责、训斥,在学校每节课得到的是批评,学生的歧视小看,他们哪有信心努力上进呢?如此只能使他们思想僵化束手束脚。

教育家魏书生呼吁教师要“善待学生”“不要瞧不起任何一个人”。他曾经在演讲中说:“让你天天都不成功,让你一天一天失败,而且越来越惨,你是什么滋味?咱的后进生,面对屡考屡败的困难,咬紧牙关屡败屡考,那是多强的抗挫能力啊!语文老师不痛快教训人家一番,数学老师不高兴批评一番,英语老师粉刺挖苦一番……即使这样人家还能冲咱笑笑!这是何等开阔的胸怀啊。”幽默的话语让我们想到学生“笑笑”如此善良,我们怎能不善待他们,使他们有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常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的智力发展。在日常教学中,差生常常怕出错,不敢举手发言,生怕老师斥责,教师应有意将容易的题给后进生,并想方设法创造良好的气氛,使学生在宽松的状态下,尽可能地发挥其潜能。

教师在检查评价学生时,不能习惯地“盯”在其错误上,应关注其进步,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肯定其进步所在。不能让差生常常感到,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常常自惭形秽,一败涂地。如,学生在一篇作文中,总有他的闪光之亮,或开头好或结尾妙,应多给予他们点滴的鼓励评语;一道数学题的每一步,每一种方法,常会有其进步之处,莫失良机,给予肯定。

在课堂上要多激发差生的思维,其实有些差生,在某些方面是怪才,在因势利导的过程中,他们能够突发奇想,令人叫绝,实在是难能可贵的,给予鼓掌,给予肯定,使他们打消自卑,增强自信心。

创造性思维方面也不可忽视差生。科学家对创造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能产生创造性思维,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在的创造力,创新教育应该人人都接受,不可随意否认差生,要尽可能地发掘,给予肯定。这样才能使差生转化快,使他们在自信中发展自我,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 山西省沁源县实验小学)

上一篇:论小学合作教学中跆拳道项目的有效运用 下一篇:小学体育教学中废品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