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货币要紧缩了吗?

时间:2022-10-01 02:42:41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货币要紧缩了吗?

政府已经比较关注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了,这是一个明显的紧缩信号。说得再明白一点,如果短期内股市、楼市有可能大幅上涨,那么政府就可能会运用更强力的调节工具――双率齐升。

存款准备金是一个风险准备金,是不能够用于发放贷款的。这个比例越高,说明政府的紧缩政策力度越大。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2006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不减。而投资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货币信贷增长过快。2009年为了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中国推出一系列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而这一政策的规模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来的计划。

回顾2009年,中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创造出了全年暴涨的资产繁荣。以沪铜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从年初的2.6万元/吨涨到了现在的6万元/吨。A股上证指数2009年涨幅80%,部分股票价格甚至已经超过2007年的巅峰;而房地产价格涨幅也接近翻倍。在通胀预期下,居民存款增速持续下降。居民正被迫将银行储蓄转化为“房地产储蓄”、“股票储蓄”和“黄金储蓄”。

短时间里投资和贷款增速过快,必然会带来严重的流动性过剩,进而催生资产泡沫。尤其2009年上半年,为尽快消除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仅6个月就新增贷款接近8万亿,全年新增银行贷款总额为9.6万亿。这使得流动性过于充裕,资产泡沫增长明显,以房地产业为最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相应地减缓货币信贷增长,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存款准备金率上升,银行可以发放的贷款少了,利息收益就会减少,而要保持银行的收入不受影响,利率就会有上升压力,这是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的信号。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的;而利率是针对最终客户的,是客户存款的利息,影响是直接的。所以当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两大货币工具同时使用时,防止宏观经济从偏快走向过热的信号就更明显了。

2010年1月12日,央行宣布自1月18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6%,这是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央行在19个月内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次日,A股市场应声下跌,银行、地产类股票领跌,上证综指下跌100点,跌幅3%。表面上此次央行的调控是对新年伊始,资金投放过快的一个警告,本质上是基于对未来通胀等风险控制的一次微调,不管怎样都表明政府已经比较关注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了,是一个明显的紧缩信号。说得再明白一点,如果短期内股市、楼市有可能大幅上涨,那么政府就可能会运用更强力的调节工具――双率齐升。

动用这样的“杀手锏”政府会相当慎重。当前我国国内市场内需消费的动力尚未完全复苏,外需依旧疲弱,政策退出不会像出台刺激政策时那么快速而密集,而是多会选择逐步引导,从而注定这是一场“漫长的退出”。可能的方式是,央行先加强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净回笼资金,然后提升央票利率,再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当存款准备金率空间上调得差不多后,最后才会选择加息。因为美联储、欧洲央行迟迟不加息,大量低成本的外币资金就会在全球各个市场中寻求套利交易,中国过早加息只会引发“热钱”涌入。

所以2010年初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根本目的在于释放一个信号,引导大众对未来的预期,其心理意义更大于实际意义。政府指引的方向是:不要再过度投资于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了。如果大多数人听话,政府就不必过快收紧流动性,经济回暖就会继续沿着良性轨道走下去。如果资金的持有者都听任资本的逐利性而在股市楼市追涨杀跌,政府采取的不得已措施只会使大多数人都受到伤害,这时就只有少数听话的人才能避免。

上一篇:上车,走吧 下一篇:Zoe Saldana 十年磨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