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让学生好好成长

时间:2022-10-01 02:08:51

关心,让学生好好成长

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热爱儿童。”诚然,聪明伶俐的孩子,人见人爱;老实听话的孩子,惹人喜爱;可在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调皮、淘气的孩子,就不那么可爱了。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以博大的胸怀去善待那些顽皮的孩子,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学生,关注每位学生健康地成长。

晓林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孩子,一年前,转到了我班。才几天时间就和班上的同学熟悉了,同时也渐渐露出了自己的缺点。同学碰了她,她会拳脚相加;同学们做游戏,她会故意恶作剧;撒了谎,还振振有词;老师批评她,她脖子一仰,头一偏,理也不理;说脏话,骂人,更是常事……

为了解她,教育她,我和她妈妈做了一次交流。还没说话,她妈妈便泪如雨下。原来,家庭的离异,带给她妈妈太多的伤心,也带给孩子太多伤害。她慢慢养成了做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妈妈不希望她步她爸爸的后尘,便给她换了一个学习环境。面对同学的诉状,面对她的不思进取,妈妈心如刀割,深深叹气:“你是妈妈的宝贝女儿啊,为何不争气?”见妈妈掉泪,晓林也哭了,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别哭,我改,我一定改。”可是,妈妈一走,她继续放任自己……

面对孩子的表现,我冷静思索,决定以爱育爱。我委婉的给她讲怎样做人,给她机会,让她做“文明小使者”,引导她去寻找生活中、班级中的美,去发现同学的礼貌用语,去记录班上助人为乐的事迹;我还请她当午休管理员,锻炼她的能力。多少次,我在远处静静地注视、观察她的变化……只要有一点进步、有一个闪光点,我就鼓励她,给她信心。我还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她,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并教育同学们都来关心、帮助她。没有笔,同学悄悄递给她;生病了,我送她去医院,同学们也去看望,争着给她补课、唱歌、讲笑话;她写的广播稿播出了,全体同学向她表示了热烈的祝贺!渐渐地,她的心灵向老师走近,向同学走近了。有一件事令我感动,那是一天早上,我走进教室后,同学们围着我,争先恐后地告诉我:昨天讲桌没擦干净,检查卫生被扣了一分!可是,谁也没提出改进措施。下课了,晓林轻轻走到我身边,主动要求承包讲桌的卫生管理!望着她一脸的真诚,我欣喜地答应了。只见晓林开心地拿起抹布,认真擦起讲桌来,抹布脏了,她洗得干干净净,拧干后又继续擦,一点一点地仔细擦,是那么专注!在她的专注中,讲桌变得一尘不染了。第二天,她从家里带来一张崭新的毛巾,说是专门用来擦讲桌的。每到下课、放学时她总要对讲桌认真“护理”一番。晓林终于变了!脸上有了笑容,心中有了爱意。教室的水盆坏了,她偷偷把家中的盆放到教室;地面有纸屑,她主动捡起;同学误会她了,不再横眉怒目;她无意间伤了同学,也会真诚地说声“对不起!”……她真的变了,看着她可喜的变化,我十分欣慰,她妈妈也非常高兴,同学对她也充满了敬佩之情。

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只做某一两个学生的老师,而是要成为所有学生的老师。对每个学生都必须付出自己的爱和责任,公平地对待每个渴望得到关注的孩子。在学校里,有一类学生特别需要老师的关心,他们甚至会用一些不太明智的办法引起老师们的注意,目的都是为了可以得到老师的关注,这类学生便是后进生。

后进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班里造成不良的影响,但她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可是,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了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小学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有的甚至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仅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她们倾注爱心,尊重她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她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封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班里有个女同学,各科成绩都差,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从和她几次谈话中了解到,她认为自己特别笨,智力不如人,老师、同学会看不起她,上课不敢接触老师的眼光,平时不愿与同学接近,学习上有困难也不问老师、同学。针对她的思想,我提出和她交朋友,对她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她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课堂上有意对她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并让她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答对了便进行表扬、鼓励,还安排课余时间耐心地帮她补习基础知识,经过因势利导,使她感受到“老师关心帮助我,爱我”的温暖;从而重塑自尊心,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人也变得开朗起来,在班里听到了她和同学玩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优点,决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从而培养他们做“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责任心,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后进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当然,对后进生的逐步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而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对不同的对象应有不同的要求,对后进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分设几个台阶,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班里有个男同学,平时比较散漫,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差,经过观察,分析原因,进行耐心教育,对他提出争取进步的具体要求,当他比以前遵守纪律,留心听课,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时,就在班上表扬他,并让他当红花小组长,学期末他还获得了学习进步奖。第二学期,根据他爱好运动和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特长,选他当体育委员,使他在前进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后进生学习、生活在集体环境里,他们必须融入班集体中,同班集体一起前进。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后进生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又是后进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班主任在教育和转化后进生中起主导作用,但一个人的能量总是有限的,必须形成良好的班风,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后进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氛围之中。为此,我向全班提出“不让一个伙伴掉队是全班同学的共同责任”,并在班里开展各种活动:(1)互帮互学的“一帮一”活动。安排成绩优秀同学与后进生同桌,提醒、督促后进生遵守纪律、专心听课,课余当“小老师”辅导学习,帮助改进学习方法。(2)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朗读、讲故事比赛,知识竞赛,硬笔字比赛和游戏抢答等,使后进生融入欢乐愉快的集体生活中,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表现才能的机会和舞台。(3)组织参观访问活动。访问先进模范人物,使她们开阔眼界,愉快身心,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好知识建设祖国的志向。(4)争当“红花少年”“文明学生”和“改正一个缺点,为班级争光”的活动,在班中发扬正气,抑制歪风,形成一个比先进、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班风。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后进生感受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逐渐消除了自卑心理,克服了孤僻性格,振作精神,树立起同班集体一起争取进步的自信心。

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后进生需要一个过程,要抱着满腔热情,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转化后进生的经验有很多,核心就是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总之,玉璞需雕琢,铁杵可磨针;浇树要浇根,育人须育心。

上一篇:我的“三生教育” 下一篇:让学生在阳光下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