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水稳层分次摊铺一次成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时间:2022-10-01 01:19:11

路面水稳层分次摊铺一次成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摘要:水稳层具有水稳定性好,承载力高等特点,目前已经在公路工程中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水稳层的概念以及传统的施工方法,并分析了路面水稳层分次摊铺一次成形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水稳层;分次摊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一、前言

水稳层是一种路面基层,具有较好的水稳性和较高的承载力,广泛用于些高等级的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中。水稳在公路路面基层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公路工程质量的提高,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较多的问题。原材料质量不合格、配合比不准确、摊铺不平整、拌和不均匀、碾压不密实、粗集料离析、接缝不平整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公路路面的质量,造成公路路面产生干缩裂缝、局部松散破碎、裂缝、起皮、松散、翻浆等质量缺陷。为确保路面基层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及规范,加强质量控制,提高路面水稳层分次摊铺一次成形施工的质量,确保基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确保工程质量,并加快施工进度。

二、分次摊铺一次成形技术的优点

一般情况系,下层摊铺压实完成后应养生7天左右,待强度稳定并符合相关要求后再进行上层铺筑。上层铺筑完后同样需要养生7填,并待强度满足要求后再进行后续面层的铺筑。这种施工方法耗时较长,影响工程进度,且采用该法施工时质量难以控制。因此,在水稳层施工中,研究一种又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提高施工质量的技术十分必要。分次摊铺一次成形技术主要是将水稳层分上下两层进行摊铺,并在同一时间内一次碾压成形,可以有效地加快施工进度,并使水稳层形成一个完整的受力整体,从而提高基层质量及使用寿命。

三、路面水稳层分次摊铺一次成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一)对原材料技术指标的要求

水稳层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石料、砂砾和水。要确保施工质量,首先应控制好原材料质量,应提前对多类原材料的料源进行检验和确定,并在使用过程中按照相关,定期进行抽样检验,一切不合格的材料均不得用于工程中。

1、水泥

水泥主要用于食疗的胶结,是一种稳定剂, 施工中应尽量使用水化热较低、抗折强度较大、稳定性好的水泥。由于水稳层的施工时间较长,因此应用初凝时间比较长的缓凝水泥,也就是初凝时间在4小时,终凝时间在6小时以上的缓凝硅盐酸水泥。

2、天然砂砾

砂砾是水稳层的原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天然砂砾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水稳层的强度。天然砂砾应满足级配要求和强度要求,不能含有杂质,压碎值不得超过30%,针片状含量应小于15%,含泥量不得超过3%。

3、水

工艺用水应尽量选用干净的、酸碱度适中的、可饮用的水。

(二)配合比设计

1、集料组成设计

目前,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基层适合选用骨架密实型混合料。骨架密实型水稳层的集料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应不超过31.5 mm,取各级石料进行配合,并应按颗粒的组成来进行计算,以准确地确定差出混合料中各种集料的组成比例。

2、水泥剂量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应控制水泥剂量在4.0%-5.0%范围内,由于基层的强度随水泥剂量的增加而提高,而脆弱性也相应地提高,因此,在确定水泥剂量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在进行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时,其7天内的无侧限平均抗压强度 R应符合计算公式 R≥Rd/(1-ZaCv)的设计要求。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剂量多出0.5%一1.0%。

3、含水量的确定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最佳含水量应采用重型击实法来确定。若含水量过大,容易出现弹簧及翻浆等现象,同时还会增加混合料的干缩性,导致结构层干缩裂缝;当含水量过小时,混合料易松散,且不容易碾压成型。含水量的大小对混合料的强度和密度都有较高要求。一般情况下,拌和物的含水量应根据运距、气温以及机械碾压性能,并应比最佳含水量高出0.5%-1%,以弥补混合料在运输、摊铺和以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三)拌合

水泥和集料的拌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水稳层强度及其稳定性,因此,通常采用集中拌混合料。

1、拌和机出料时不得采取自由跌落式的落地成堆、装载机装料运输的办法。须配备带活门漏斗进行卸料和装车,并由漏斗出料直接装车运输,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避免混合料发生离析。

2、拌和站要与施工现场保持联系,以便对施工现场发现的问题做及时调整。

3、水尽量选用干净、无污染的可饮用的水。

(四)混合料的运输

运输混合料不宜采用大吨位的自卸运输车。装料前将车厢清洗干净,车辆应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在卸料和运输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中途停车和颠簸,以控制混合料的延迟时间,确保混合料不发生离析。还要根据运输距离和天气情况,考虑是否覆盖,以防水分过分损失及表层散失过大。运输车辆的数量按现场、拌和场运输车辆的运输情况考虑。

(五)混合料的摊铺及碾压

1、摊铺现场的准备工作

在摊铺前,应全面检测底基层,将其表面的浮碎石、杂物等清理干净,以免产生松散和起皮现象。开始摊铺时,并在其底基层上洒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2、施工放样

施工过程中采用机械铺摊,两台摊铺机前后施工,放线时应一次完成放线。在施工前,首先对全线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然后测量好施工段落内的中线及边线,并架好控制线支架,一般控制间距在直线上20m,平曲线上为60m。采用水准仪测量确定设计标高,再根据松铺系数算出松铺厚度,按高度挂好导向控制线。

3、摊铺

完成各项准备工作以后进行铺筑。摊铺过程中摊铺机应按控制线匀速行驶,并尽可能少收料斗。试验人员应随时检测成品料的配合比、含水量以及水泥剂量,并及时反馈至拌和厂。设专人铲除因离析产生的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此项工作必须在碾压之前进行,严禁薄层贴补。摊铺机铺筑到一定长度以后,应立即进行上层碾压,完成上层碾压后应检测压实度,如果压实度检测不合格,应再次进行碾压。

4、碾压

完成混合料的摊铺后,应立即进行碾压,且应根据情况一般先轻振压一遍、大振三遍,再胶轮碾压4~6遍。碾压要尽量在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直到碾压到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的98%为止。碾压长度应根据试验段确定的长度及气温情况确定,由于气温较高时水分蒸发快,因此应缩短碾压段长度,反之,应适当延长碾压段的长度,一般以40-50m为宜。

(六)接缝的处理

结束每天的施工后,应检查确认上下层的接缝留在同一位置。应采用人工方式将接缝修理平整,下次铺筑时将接缝位置清扫干净,洒水湿润后再洒上一层水泥浆或水泥,以便前后铺筑的基层能较好地衔接。

(七)养生及交通管理

完成每一段碾压后,在确保压实度检测合格时,立即开始养生,养生宜采用保水性能好的材料覆盖,建议最好采用土工布,不得采用塑料薄膜、湿粘土或草质编织物等覆盖。覆盖2小时后,应采用洒水车洒水进行保湿养生。洒水时洒水车的喷头应用喷雾式,不得用高压式喷管,以免破坏基层结构,每日洒水养护的次数应视气候而定,一般控制在5次左右,整个养生期间不应少于7天,并应始终保持水稳层表面湿润。养生期并应封闭交通,养生期间洒水车必须在另外一侧车道上行驶。在气温较低的冬季,应采取冬季覆盖保温措施,以防止基层开裂及表面受损等,可采取先铺塑料薄膜然后覆盖粘土的措施,以尽量减少和避免由于温差过大而导致温缩裂缝。

四、结束语

在公路工程中,采用分次摊铺一次成形施工技术进行路面水稳层的铺装,水稳层的整体性能较好,且采用该技术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在路面施工中的应用具有较大优势。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和组织管理工作,加强各环节质量控制,以确保整体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琦.路面水稳基层的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财富,2011,(4):53.

[2] 杨小晶.浅谈路基水稳层混合料施工质量控制[J].科学之友,2010,(35):78-79.

[3] 陈世祖.浅谈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 广东科技,2009,(10):268-270.

[4] 王桂华.浅谈水稳碎石基层施工的几个要点[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3):37-38.

上一篇:刍议水利桥梁工程现浇预应力箱梁施工技术 下一篇:航道工程中生态护岸的水土保持生态功能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