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背景学习在机器人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时间:2022-10-01 01:01:42

问题背景学习在机器人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摘 要】机器人教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机器人教学。本文探讨了问题背景学习的基本特点,描述了在机器人教学当中运用问题背景教学的优势,并提出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问题背景学习 机器人教学 优势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8-0093-02

问题背景学习运用在机器人教学中,会在很大程度上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理念以及观念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进行大胆尝试,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而有效培养学生提出、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问题背景学习的基本特点

通常来讲,问题背景学习的基础是认知心理学以及信息心理学,一般是学习理论进行构建的范围。相比较于传统的方法,该教学方法存在着很多的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

第一,问题背景学习是将学习者作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该教学方式中学习者应该建立学习的意义以及有效解决问题,对学习者赋予学习以及教育方面的责任,对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相关精神进行有效培养。第二,问题背景学习是在真实情景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学习的实际过程中,基本存在的问题都接近现实的世界。在该教学过程中,相关的问题应该具有挑战性,可以保证学习者具有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第三,问题背景学习是围绕问题进行高水平学习的一个过程。其中存在的问题都不存在非常强的规则性以及稳定性,不可以运用之前的很多方法来进行解决。高水平的学习应该让学生充分掌握各个相关概念之间存在的联系,并在实际的问题中灵活运用。

相较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问题背景学习要更复杂一些。任务驱动主要是在短时间内就一两个知识点进行验证性学习为主的方式。而问题背景学习是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可能是几个星期,也可能是几个月,对某个综合性的问题进行实验性教学的探究学习过程。

二 问题背景学习应用于机器人教学的优势

在问题背景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主动参与,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效率等,发展其综合素质。问题背景学习在机器人教学中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下面几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动机

问题背景学习过程中,学习的起点是问题,在问题的实际情景中存在的未知以及不协调的因素主要取决于学生之前的经验,当学生对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之后,会获得极大的自豪感以及满足感,这样的感觉会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学生的学习。问题越深入,学生得到的知识就越多,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信心,进而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提高积极性。

2.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常来讲,该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不应该是教师向学生直接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是教师向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对学生进行鼓励,学生经过独立自主的学习得到对问题的真正理解,进而制订自己学习的实际目标,有效解决问题。在该过程中,学生应该独立制订学习计划以及确定学习的最终目标,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独立解决,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3.有效培养了学生发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问题背景学习的实际过程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学生对该情境进行有效的分析以及判断,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独立制订出解决问题的计划,进而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在对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对问题解决的相关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对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能够独立自主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仅仅是进行一定的帮助以及指导,而不是代替学生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4.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问题背景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在对问题进行解决的实际过程中,学生应该独立制订学习计划,对学习实践进行有效的利用,通过同学以及教师来获得问题相关活动的反馈以及相关的评价,进而独立思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一定的改进。

5.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问题背景学习过程中,比较突出的一个特征是解决问题相关活动的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当中的成员经过讨论对问题进行分析,有效制订解决问题的相关计划,并对该计划进行具体实施,最终解决问题。学生之间应该做到合作学习,对个体的学习方法以及能力进行有效改善。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实现扬长避短,互帮互助。

6.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操作能力

在问题背景学习中,学生应该查阅资料,鉴别并分析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对信息操作方面的技能能够充分掌握,高效地获得信息、分析鉴别信息,根据实际的问题运用已经得到的信息进行有效解决。

三 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问题设计

在问题背景学习过程中,问题是核心,是全部学习活动的围绕点。在机器人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背景学习,应该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精心设计,在实际的问题设计过程中,应该对下面几点特别注意。首先,问题的相关性。在该学习过程中,问题应该能够引出相关的概念以及原理,在该过程中不能是为了设计问题而进行设计,应该聚焦于内容的引出,进而有效完成相应的目标。在对问题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需要获取的知识进行充分考虑,以此为基础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设计。其次,问题的真实性。在问题背景学习的实际过程中,问题应该具有足够的真实性。在对问题进行设计的实际过程中,应该保证有效地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社会需求,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对学习的意义以及价值能够充分体现,积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问题背景学习的模式当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都是高级领域的一些问题,不存在唯一以及明确的答案。所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充分的复杂性,应该运用学生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最后,问题呈现。在对问题进行呈现的过程中,应该把问题进行转化,让学生对问题的主体进行充分认识,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背景学习中的学生

问题背景学习的模式经常会将学生放在混乱的环境当中,因此应该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去分析以及解决问题。该学习模式的中心是学生,学生应该是问题的构建以及解决的主体,同时还应该赋予他们相应的责任。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学生应该对自身的主体性进行充分发挥,同时还应该对小组的社会性进行充分发挥,学生应该对相关的任务以及责任能够共同承担。

3.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是将知识向学生直接传授,而是由学生对知识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

在开展小组活动时,教师应该起到指导的作用,保证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具体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反馈学生的学习过程、积极鼓励学生对知识的判断、帮助学生在讨论问题的实际过程当中进行有效的协调。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支持以及辅导的作用,实现学生的独立自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机会。

4.学习评价

通常来讲,学习评价主要是评判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结果,属于问题背景学习过程中极其关键的一个环节,能够有效地激励以及监督学生。问题背景学习中的评价更加注重通过相关的工具对知识技能进行充分掌握的过程。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建构以及对问题进行解决是隐性的过程,若想对学生能力的发展程度进行判断,不能只是运用定量方面的评价。所以,我们应该有效结合定量以及定性的方法,进而实现评价的效果,推动学生的发展。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机器人教学当中运用问题背景学习的模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具有很多优势,但也需要注意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蔡康荣、揭新明.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

[2]甘永双.问题教学法在机车电器教学中的运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3)

[3]周德炎.中学机器人教学问题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1(12)

上一篇:“官本船”,蒙元帝国创建的海上商贸新模式 下一篇:博弈逻辑视域下的企业诚信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