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彭堡农村安全饮水现状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时间:2022-09-30 10:29:57

谈彭堡农村安全饮水现状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摘 要:原州区彭堡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项目区因原建的人饮解困工程运行多年,老化失修,另一方面由于供水房集中供水,没有入户,加之近几年的干旱沟道常流水断流,工程基本停用,现有的水利工程设施不能满足需要等等多种原因,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具有非常必要性。

关键词:彭堡;饮水现状;干旱;设施老化

中图分类号:S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5-0054-02

1 基本情况

1.1 概述

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彭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位于固原市原州区西部,距彭堡镇3 km。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30 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 000 mm。该工程以新打机井为水源,解决原州区彭堡镇4个行政村及彭堡乡镇的人饮困难问题,覆盖范围包括原州区彭堡镇的河东村、彭堡村、闫堡村和蒋口村4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现受益总人口9 386人,1 914户,其中农业人口7 256人,彭堡镇及街道企事业单位、个体户2 130人,1所中学及4所小学师生共计1 867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 200元,人均有粮286 kg。当地农业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传统的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农作物产量不仅低于全国水平,也比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的平均水平低。农业的机械化程度也较低。

项目区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条件差,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玉米、葵花为主,产量低。资源贫乏,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频繁,加之饮用水水质水量无法保证,严重损害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使群众生活水平低下,造成项目区经济发展缓慢。项目建设主要以人饮工程为主,着力于改善当地农民饮水困难条件,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生态环境为重点,以提高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

1.2 水文气象

项目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干旱少雨,风大沙多,蒸发强烈。降雨多集中在7~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57.6 %~58.7 %,干燥度为1.99。多年平均气温7.2 ℃,年最高气温发生在7月,为36.7 ℃;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为-25.4 ℃。日照充足,平均日照时数达2 900 h,无霜期150 d。土壤冻结于11月上旬,翌年4月上旬解冻,最大冻土层深度150 cm。

2 供水工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水资源概况

项目区地处冬至河流域,以前由于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缺少拦蓄地表径流的工程设施,所以地表水资源利用率低。同时当地地下水较为丰富。

2.2 项目区人畜饮水现状

项目区先后建成蒋口人饮解困工程和候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处,分别位于蒋口村的蒋口自然村和闫堡村的候磨自然村,分别建于2000年和2008年,解决了蒋口、候磨2个自然村1 093人的饮水困难。因蒋口人饮解困工程运行多年,老化失修,另一方面属解困工程,供水房集中供水,没有入户,加之近几年的干旱沟道常流水断流,工程基本停用,所以蒋口村的626人又变成饮水不安全人口,现有的水利工程设施已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固原持续干旱,致使浅层地下水水位下降,一些常流水沟道断流,致使靠沟道截浅生活的大部分群众发生饮水困难。加之项目区属黄土丘陵区,生活用水仅仅依靠土园井水和沟道常流水。干旱季节地下水位下降,井水出水量严重不足,部分土园井甚至干涸,群众吃水十分困难。目前蒋口村、彭堡村、闫堡村和河东村群众的用水主要靠拉水,拉水成本每吨20元,吃水极不卫生,而且每天每户需拉水劳力1个,尤其蒋口村和河东村当地地下水矿化度高,不能直接饮用,给人们吃水带来极大不便。彭堡镇及街道企事业单位、个体户吃的是彭堡镇政府院内的机井水,因机井出水量不足,运行多年,配套设施老化濒临停运,无法保证居民生活用水需求。

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以上现状直接影响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制约着当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据国务院提出《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按照中央关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的要求,帮助农民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加强该区域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维持和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建设彭堡村人饮安全工程意义重大。另外,项目区人均纯收入2 200元,农民生活水平较低,但是当地群众对建设项目的积极性很高,也能承受未来工程水价,所以兴建该饮水工程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极为迫切的。

利用机井供水,可解决原州区彭堡镇的河东村、彭堡村、闫堡村和蒋口村4个行政村的28个自然村人畜饮水问题,而且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地形条件。该工程管网布置采用树枝状,涉及各个自然村,并且在工程布设中,充分考虑到各级管道线路尽量沿道路等高线布设,这样既便于交通运输,减少工程开挖量,又降低工程造价。

城、乡贫富差别在迅速加大。由于项目受益区水资源短缺且水质矿化度高,致使清水河一带的农民生产条件逐渐变差、生活条件徘徊不前,不断发展的城市居民相比差别迅速拉开,造成各种社会矛盾加剧,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这是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主要原因。所以修建该工程不但解决了群众的用水困难,还能逐渐缩小城、乡贫富差别,对维护原州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 工程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解决彭堡镇的河东村、彭堡村、闫堡村和蒋口村4个行政村的28个自然村共9 386口(现状人口)的饮水安全,大大提高项目区群众的健康水平,并且每年可为群众节约医药费开支18.77万元,节约拉水劳动力79.31万工日,极大地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同时,对改善项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密切党群关系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上一篇:徽县复种大豆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下一篇:关于张家川县新时期抗旱防汛工作的思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