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铁路干线”活动教学探析

时间:2022-09-30 10:10:16

“中国主要铁路干线”活动教学探析

“中国主要铁路干线”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第四章“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学习生活中有用地理的重要载体。以往的教学方法通常是教师在黑板上画铁路线的同时学生在图上找铁路线,或是教师用电脑动画显示铁路线让学生说出铁路干线,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经反馈测试得知,80%的学生反映当堂能掌握并记住该内容,可第二次上课再说出“三横五纵”铁路线名称时,却淡忘得一干二净,更不用让其从实践中选择到某地的铁路线了。究其原因是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仍然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师本”成为教学的主宰。笔者在教学此内容时,改变教学策略,采用制作铁路干线模型的活动实现教学目标,效果甚佳。

1.活动目的

记住我国主要铁路线,了解铁路线的命名方法,感知中国铁路网的分布格局;掌握重要的交通枢纽位置,能够设计合理、经济的旅游路线计划;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动脑和实践操作能力,开发创新思维。

2.活动要求

根据自愿组合的原则成立活动小组,以居住地就近为宜,便于校外合作交流,2~4人一组。利用课外时间(由于本校周一至周五实行封闭管理),时限为两星期的双休日。

制作材料:工具不定,根据自己的模型设计而定,如铁丝、木棍、塑料、纸、线等。

制作步骤:参照教材第91页“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图或地图册“中国主要铁路”图。按一定比例将中国南北向的铁路干线(五纵):京哈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线—焦柳线、宝成线—成昆线;东西向铁路干线(三横):京包线—包兰线,陇海线—兰新线,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用自己设计的模型显示出来,各路线之间的间距比例合适。同时将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成都等重要枢纽在干线上标示出来。

反馈指导:利用一节课教学时间,了解学生在制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困难和要求。然后教师针对问题与困难进行指导与引领,以提高后期活动的信心以及任务完成质量。

展示评比:将各小组制作的模型进行展示与交流。根据制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由教师和学生评比小组打出等级,然后再依照等级量化为分数计入平时活动成绩册。

3.活动解读

本活动从“做”中学地理,符合初中生年龄与心理特点以及地理学习认知过程,回归学生爱“玩”的天性,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强烈探究欲望,摒弃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死板”学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具个性化,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作伙伴,完成各具特色的制作模型,以达成教学目标。

本活动从“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的新课程理念出发,创设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开放式教学,寓教于乐,让知识与技能通过模型制作活动掌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开放式课堂各尽所能、各有所获,真正实现地理教学主动权从“师本”向“生本”的转移。

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既是一个手脑并用、相互促进的过程,也是获得丰富情感体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充分体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思想。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创新品质搭建了平台。通过对做模型活动后的检测可知,学生对“五纵三横”铁路干线名称及其枢纽位置的记忆保持时间更长。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学生靠集体智慧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从展示精美模型作品中可以看出,每位学生的聪明才智、个人潜能和探究水平都得以发挥。有组学生用小磁石和塑料棒制作的中国铁路干线模型,在湖北省第八届优秀自制教具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上一篇:地理高考试题图像素材溯源刍议 下一篇:地理高考新情境试题设计及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