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的探究

时间:2022-09-30 09:39:24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的探究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着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展开分析,论述了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一些比较重要的施工技术,针对这些施工技术展开了分析,提出了施工的具体流程和方法,以期可以提高高速公路的施工技术水平。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U45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因此,更加需要注重高速公路的施工技术,高速公路施工技术的使用必须要符合施工的要求和高速公路建设的需要,依靠技术来提升建设的水平。

二、施工技术简介

公路隧道的质量取决于工艺质量,而工艺质量又取决于开挖、初期支护及防排水质量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开挖质量,初期支护及防排水质量相对来说是比较好控制的。开挖质量主要取决于钻爆质量,这就意味着隧道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钻爆的质量。从理论上来分析,应该先掌握光面爆破技术及特点。

三、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的特点分析

隧道工程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隧道本身的特殊性,使其施工难度和复杂程度相对较高。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的特点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隧道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相对较多,其中地质条件的不可预见性是隧道施工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通常情况下,在隧道施工之前很难准确掌握全部的地质情况,同时对地下水、泥石流、围岩变化、溶洞、瓦斯地层等不良的地质状况也都无法预见,这给隧道施工增添了一定难度;其二,隧道施工风险性较大。因为整个隧道工程的地质变化情况无法进行准确预测和预报,故此,在施工过程中,塌方事故的发生几率相对较大,安全隐患也比较多;其三,隐蔽工程多。由于隧道本身属于地下工程,加之隧道结构的特点和工程的时效性,使得隧道施工中后一道工序都是在前一道工序完成的基础上立即进行,这样一来就造成了隐蔽工序较多,一旦这些工序存在质量问题,在检验时往往很难发现,也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及时补救,从而对整个隧道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

四、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

在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科学施工。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隧道明洞施工

明洞边墙基础必须置稳固的地基上。遇有地下水时,须将地下水引离边墙基础。凹形地段或外墙深基部分,施工时本着先难后易的原则,可先开挖、砌筑最低凹处,逐步向两端进行,以利用施工查明基础情况。边墙基础挖至设计标高后,核对地质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若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可考虑采用沉井基础或挖孔桩基础进行地基加固。明洞开挖采用全部明挖法,如果施工过程中有特殊的要求,也可采用拱上明挖拱下暗挖法进行开挖施工,但是,必须要考虑到工程的实际情况。但无论哪种方法开挖,均实行爆破药量控制。明洞开挖前,预先做好洞顶防水、排水设施,防止地面水冲刷而招致边坡、仰坡落石、塌方。内模采用台车位内模,外模和挡头板模板采用定制的木模外背钢架,头板内,外弧线在现场按实际比例放样后,精确加工。泵送混凝土灌注,灌注时其模板支撑必须牢靠,防止跑模造成砌衬侵入限界。

2、隧道洞身开挖

隧道洞身开挖,根据围岩类别分别进行爆破设计,为避免对围岩的扰动和对地表的影响,采用微差松动爆破技术施工。施工人员需要做好爆破的准备工作。爆破震动与同段齐爆的炸药用量密切相关,采用非电微差起爆技术,不但控制单段雷管的起爆药量,又能有效地控制每段雷管的起爆时间,使爆破震动波形不成叠加。这样既能保证岩石破碎达到理想爆破效果,又能消除爆破震动的有害效应。在掏槽眼,掘进眼、底眼或周边眼中,每段起爆药量较大的段别雷管,间隔时差设计为200ms,即跳段设置。可使爆破震动速度降低30%。隧道爆破的掏槽眼是爆破成败的关键,也是产生最大震动的部位。工程中采用楔形掏槽。为了减小震动、飞石,保证洞内初期支护及作业安全,采用降震设计,堵塞长度不小于20d(d为炮眼孔径),并保证堵塞材料质量,避免飞石溢出,降低噪声,减弱震动。放出开挖断面中线水平和断面轮廓线,根据爆破设计图标出炮眼的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钻孔,再按炮眼布置图检查合格后装药连线爆破。爆破后由专人进行清理危石,检查开挖面和衬砌地段,如发现险情或隐患,应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3、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支护和防排水技术

在高速公路隧道洞身开挖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需要进行科学的支护工作,以保证隧道内的安全。然后需要进行防排水施工。隧道施工防排水,其施工综合性强、技术难度大,也是施工的一道关键工序。结构防水是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隧道结构特点、施工方法和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设计和施工,采用“防、排、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关键处理好施工缝、变形缝等薄弱环节的整体防排水方案,确保隧道不渗漏水。在洞内两侧布置排水边沟,将路面水排出洞外。隧道中心水沟出水口进行严密包裹。洞门上方设置截排水沟,截排地表水。

隧道施工中初次支护是承担施工阶段全部地层荷载(包括土、水压力)的主要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抗渗性,限制围岩变形,控制地表下沉。提高喷射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它的收缩变形裂缝,防止渗漏是施工的关键。为了达到喷射混凝土防裂抗渗,施工中必须把好用料级配关,控制水灰比,选择好施工工艺。

施工人员需要做好防水层施工,防水层采用无纺布和高质量防水板。无纺布和防水板应具有耐老化、耐细菌腐蚀、有足够强度及延伸率。防水层应在二次衬砌灌筑前进行,施作地点应在爆破安全距离以外。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必须严加保护,否则极易损坏,导致防水质量下降乃至完全失效,故要求各方面予以重视和密切配合。二次衬砌的钢筋头上加塑料套,防止搬运和安装钢筋时碰破防水板。在没设保护层处(如拱顶、侧墙)进行其他作业时不得破坏防水层,焊接钢筋时必须在此周围用木板遮挡隔离,以免溅出火花烧坏防水层。在灌注二次衬砌模注混凝土时,振捣棒不得直接接触防水层以免破坏防水层。振捣棒引起的对防水层的破坏不易发现,也无法修补,故二次衬砌模注混凝土施工时应特别注意。不得穿带钉子的鞋在防水层上走动,对现场施工人员加强防水层保护意识教育,严禁损坏。

五、裂缝治理

1、细微裂缝。隧道衬砌混凝土表面常出现一些没有扩展性的细微裂缝,这种裂缝是稳定的,一般可自愈,不会影响结构的使用和耐久性。从美观考虑,可先清洗干净裂缝表面,然后涂刷环氧树脂浆液二至三遍,最后用刮抹料、调色料处理混凝土表面,使其颜色与周围衬砌混凝土颜色一致。

2、贯通性裂缝。贯通性裂缝的危害较大,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理方法。沿裂缝方向凿成宽5cm、深3cm的V形槽,在槽内骑缝每隔0.5m钻一孔,孔深为衬砌厚度的1/2或2/3,一般不少于15cm,并不得穿透衬砌以防跑浆。用清水冲洗干净槽内的杂物及粉尘,在孔内插入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要结合隧道施工的特点来选用合适的施工技术,确保高速公路的施工技术能够符合建设施工的需要,提升高速公路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晓光,孟凡玉.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5)

[2]李金隆.浅谈高等级公路隧道施工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J].科技资讯,2011,(03)

[3]王坤.某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9).

[4]刘尚雨.高速公路隧道路面调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02).

上一篇:培养建模能力 下一篇:高速铁路悬臂浇筑连续梁线性控制综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