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比较研究

时间:2022-09-30 08:39:22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比较研究

中西绘画,同样在平面上做“文章”,但各自的效果十分不一样,甚至可称为迥异。一百多年前,西洋画传入中国之后,便开始了比较和融合的历程。因此成为了绘画研究领域里一项重要的课题。通过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进行比较研究,可帮助画家在创作中发现和发挥中西绘画的优势,并给予更好的融合,创造新风格。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有许多共同点(例如都属于具象艺术,都是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画科,都是以自然为对象等),下面就感受最深的几点谈谈自己的不成熟的看法。

1.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相同点

(1)它们都是处理人与自然这一主题。

(2)在处理自然与人的这个主题时,不管是受实验科学自然观的影响的西方画家,还是受“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影响的中国画家,他们在描写自然景色的时候都是以自然作为范本,在模仿的过程中进行创造。

(3)追求主客观的统一、情景交融,这也是西方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4)在西方风景画与中国的山水画中经常描写人,描绘人在自然当中的行为――劳动、嬉闹、观赏风景等,表达对自然的赞美、自然与人的和谐,及人和大自然的情感交融。有时虽然风景画或山水画中并没有画人,但是也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关切,描绘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

(5)西方风景画家与中国山水画家,他们的作品中都比较重视本性自然的(也可称第一自然)描绘,而人造自然则处于次要的地位。

(6)西方风景画与中国的山水画,经常与歌颂民族、国家的情感的主题相关,自觉或不自觉的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流露出这种情感。

(7)都属于具象艺术,都以自然为对象。

(8)都是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画科。

(9)互相借鉴融合。

在比较西方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的相同点的同时,其实也涉及到了一些不同的方面。其实相同点是大致上的,并不会完全相同,实际上大同中存在着小异。

2.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不同点

(1)产生的时间差:独立的西方风景画出现于17世纪的荷兰;而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则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出现于魏晋南北朝之间(约公元4世纪前后)。

(2)表现形式不同:西方的风景画通常是在亚麻布或木板上用油彩作画,中国山水画是在纸或绢上用水墨或彩墨作画。前者的作画工具主要是较粗硬的刷笔,后者则主要是很柔软的毛笔。前者以绘为主,后者是以写为主。

3.观念和表现语言上不同

(1)在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山水画中;西方以人物画为主,风景画则处于从属地位。中国文人画、院体画通常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三科,而风景画在欧洲的学院中始终无独立地位。所以,在中国独立的山水画产生得较早,花鸟画、山水画较繁荣,;人物画在西方比较发达,使得近百年来在西方绘画面前,中国绘画一直处于劣势的地位。

(2)中西绘画的风貌受不同的哲学观、宇宙观的影响。中国山水画讲究“天人合一”,着重反映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西方风景画以实验科学的自然观为基础,侧重点在于表现人驾驭自然及改造自然。

(3)中国山水画本质上侧重于写意,西方风景画则注重于写实。中西绘画各有所长,并无先进、落后之分。

(4)中国的山水画比欧洲的风景画更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5)在写生态度和方法上的不同: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都以自然为对象,从自然中汲取营养、灵感, 强调师法自然,只是方法及原则有所不同。欧洲风景画基本上是强调对景写生,画家强调忠于自然、真实地表现自然美,。中国传统山水画家一贯重视写真山真水,但不同于西方风景画家,不是如实描绘的对景写生,而是注重于观察与体会,在其中表现山水之意度。大致地把握自然景色的“形”及表达自己的感受。

(6)在空间处理方面有所区别:西方绘画力图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呈现出立体的三度空间关系。西方绘画追求于科学的真实性,注重于透视学。中国绘画采用“三远”的表现方法。中国的山水画总的要求“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

结论

上面概要地阐述了西方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必说,这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不是静止不变的, 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变化着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可以这么说, 表现语言的写意化首先是西方绘画从中国绘画中学习到的,而且这种情况,早在19世纪下半叶印象派运动即已开始;20世纪中国山水画也借鉴了西方绘画,面向自然,追求画面的真实感。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相互借鉴融合,共同发展。

本论文为海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成果,项目编号Hsyx2014-28。

上一篇:数字时代定格动画的发展与创新 下一篇:平面设计中卡通元素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