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ETC系统的现状与思考

时间:2022-09-30 06:22:58

高速公路ETC系统的现状与思考

摘要:详尽介绍了高速公路ETC系统的优势、意义和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现有ETC系统存在问题,深入探讨产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高速公路 ETC 现状 思考

Abstract : This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highway ETC system advantages, significance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Analysis of China's existing ETC system problems, in-depth study of the causes, put forward some solutions,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its development.

Key words: Reflect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xpressway ETC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智能交通,是将计算机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应用于交通运输系统,实现交通运输系统运行管理的智能化和现代化。智能交通能使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提高服务质量,从而获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高速公路的智能化建设,是实现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的最重要途径。

作为智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电子收费,又称为不停车收费),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它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OBU)+IC卡”,与在收费站ETC专用车道内的微波天线之间进行微波专用短程通讯。它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实现车辆识别、信息写入,并从预先绑定的IC卡或银行帐户上扣除相应资金,从而实现车辆通过路桥收费站时不需要停车即可缴纳高速公路通行费的目的。

ETC系统也是国际上正在努力开发并推广的一种用于公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自动收费系统。该项技术在国外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美国、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ETC已经局部联网并逐步形成规模效益。在美国,ETC已经成为美国回收公路投资和养护费用的高效率手段。在日本也十分普及,到2003年末,超过1000条ETC收费车道被安装在收费站,几乎遍及日本所有的高速公路。我国现行的以 IC 卡、磁卡为介质,采用人工收费方式为主的公路联网收费无疑也是受到这一潮流的影响而产生的。

电子收费的优势

1、通行效率高

ETC是解决高速公路收费站拥堵、提高通行效率的有效技术手段。每条ETC车道的通行能力为800—1200辆/小时,是人工收费通道的5到10倍。据测算,人工收费平均单次耗时14秒,ETC系统每车收费耗时不到两秒,优势相当明显。

2、节能环保

ETC系统大大降低收费口的噪声水平和废气排放。通过ETC,车辆减少了起步、刹车的频率,降低磨损和油耗,降低车辆怠速状态排放的大量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据检测,车辆通过收费站前后300米区域时,CO、CO2排放分别减少71.3%和48.9%。而且使用ETC相对于MTC入口车道和出口车道单车可节油0.0083升和0.0211升。

3、方便快捷

推广电子支付手段,可以方便用户交费,减少收费劳动强度,降低收费成本,确保收费安全性,减少收费过程中作弊的可能性。消费数据在网络上便能查询,便于车辆的财务管理。

4、有效监督公务用车

通过ETC电子收费,可以在网上查询车辆通行时间、费用、路线明细清单,实现车辆、物流数据的集中分析和跟踪,杜绝司机通过虚构通行路线、私自改变规定路线、公车私用等违规行为,虚报通行费,堵塞虚假报销漏洞。

5、费用经济

部分ETC支付高速公路通行费时能享受九五折优惠。

6、降低运营成本

运营一条MTC车道,至少需要5名员工,而采用ETC,可大量减少收费人员,降低人工收费管理成本,提高营运效益。还可缩小收费站规模,节约基建费用。

7、提高市政设施的资金回收能力

对于交通繁忙的大桥、隧道,不停车收费系统可以避免月票制度和人工收费方式的众多弱点,有效提高这些市政设施的资金回收能力。

我国ETC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ETC电子收费系统自2007年开始推广以来,诸多优点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时下除了全国各省区市对高速公路ETC的建设和推广,ETC设施建设已被列为部颁标准。凡是新建的高速公路、收费站都要建设ETC车道;没有ETC车道的已建高速公路,限期进行改造。同时,交通运输部正在酝酿将全国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联网运行。截至目前,全国ETC用户数已突破300万,发展势头较快,但总的来说,ETC工作仍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个别路段正在进行试点,大范围和大规模的推广ETC,特别是联网运行,条件仍不具备。

目前ETC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标准问题

国内标准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未来各省市ETC推行标准将以国标为基准,但独立国标之外的武汉标和广东标难以改变。在国标确立以前,两地的ETC模式已然成熟,如果再改成国标,其中的人力和资金投入巨大,至于更远未来的全国互通问题,二地或成最难攻下的堡垒。

2、ETC使用率仍然偏低,服务不完善

国内ETC用户比例仍然较小。以我省为例,根据高速车流量调查数据,我省具备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条件的机动车约550万辆,经常通行高速公路的车辆(不低于每月20次)约30万辆,这些车辆只有不到10%办理了ETC业务,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在ETC实际办理过程中,手续和流程也较繁琐,一次性缴纳的预存费用和押金较多,部分银行办理时还会绑定信用卡,其潜在的捆绑式销售让车主有抵触情绪。

技术问题

旁车干扰、跟车干扰、旁道干扰等问题一直是高速公路中ETC推行遇到的较大问题,OBU(车上设备On board Unit,指放在车上用来和路边架设的RSU通讯的微波设备)的识别距离可达十几米,RSU(路旁设备Remote Subscriber Unit ,指安装在路侧的电子设备)功率对识别距离控制难以调节。

4、跨区域结算问题

各省高速公路系统相对独立,ETC无法跨省、跨区域结算是目前ETC系统推广遇到的一个明显“瓶颈”。装载ETC的车辆只能在本省内实现不停车收费,如果跨省还是得交现金,这给部分车辆带来很多不便。

5、收费收入的分配问题

实现跨省、跨区域的收费结算后,各地域间如何将ETC收费的收入合理分配,也是目前的难点,这需要国家制定统一的政策来规范实施。

四、 ETC无法全面推广的原因

1、灰色利益

公车私用、虚假报销等不正之风影响了ETC的推广,根子就是部分单位、企业的车辆驾驶员对ETC有抵触情绪。由于电子收费使车辆通行的明细清单在网上可查询,堵住了虚构报销费用的漏洞,使一部分驾驶员失去了公车私用的便利。这部分人对ETC的排斥,成了电子收费在公务车中全面推广的最大阻碍。

2、服务网络不完备

现在ETC服务网点较少,如果客户的车载电子装置出了问题,维修是个问题。比如在济南,仅有文化路、旅游路及高速公路出入口有几个服务网点,办理业务不够方便。而且服务体系是由各省自行建立的,标准、水平不一致,出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难以支持大规模的用户群体,这直接影响了ETC用户量的增长。

上一篇:探讨建筑业的会计管理 下一篇:对于变电站设计中存在问题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