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25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30 04:33:05

[摘要]目的:观察舒利迭对哮喘患者PEF的影响。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舒利迭治疗组与喘康速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84%,两组疗效比照P

[关键词]哮喘;舒利迭;PEF(最大呼气峰流速)

[中图分类号]R59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c)-042-0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笔者从2006年1月~2006年10月用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剂)治疗哮喘25例,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前后PEF(最大呼气峰流速)值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诊断明确的轻、中度哮喘患者50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18~62岁,平均44.5岁,病程10月~30年,平均7.3年。对照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20~61岁,平均46.3岁,病程8个月~35年,平均8.1年。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有反复发作病史。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1]。

1.2 治疗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吸入舒利迭,每次1吸(50 μg/100 μg),2次/d;对照组吸入喘康速气雾剂,每次2喷(0.25 mg/喷),3次/d。两组均治疗2个月。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显著水平:α=0.05。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①临床控制:哮喘症状完全缓解,即使偶有轻度发作也不需用药即可缓解。FEV1(肺功能监测)或PEF增加量>35%,或治疗后FEV1或PEF≥80%预计值。PEF昼夜波动率2O%,仍需用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舒张剂。③好转:哮喘症状有所减轻,FEV1或PEF增加量15%~24%,仍需用糖皮质激素和(或)支气管舒张剂。④无效:临床症状和FEV1或PEF测定值无改善或反而加重[1]。

2.2 治疗效果

2.2.1 治疗后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临床控制17例,显效5例,好转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临床控制6例,显效10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6)(表1)。

2.2.2 两组血气分析及PEF比较治疗后两组PaO2及PaC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EF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43),说明舒利迭改善肺功能作用优于喘康速气雾剂(表2)。

3 讨论

舒利迭将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合二为一,可同时针对气道炎症和支气管痉挛这两大哮喘主要病理改变进行治疗。目前中国支气管哮喘治疗现状不甚理想,吸入糖皮质激素在中国使用不够普遍。哮喘治疗临床试验的循证医学系统评价表明,急性哮喘早期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能迅速缓解症状,显著减少患者入院率,减少支气管扩张药的使用[2]。

哮喘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时并不能真实地反映气道阻塞情况,这时如果没有肺功能的客观指标,仅靠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即使是有经验的医师也可能会错误估计病情的严重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气分析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EF可以比症状及血气分析更敏感、更客观地反映哮喘病人的气道阻塞及病情的变化,故PEF监测对哮喘防治意义重大。

合适的体育锻炼对于哮喘患者不仅是安全的,而且是巩固药物疗效的主要手段之一。哮喘患者进行体育锻炼的前提是哮喘的症状控制较为满意,通常应在缓解期或在应用抗炎药物的配合下进行。哮喘患者1周运动锻炼4~5次,每次20~30 min。一般认为运动时,心率达到其最大心率(最大心率大致为:220-年龄)的60%~80%的运动量比较合适。最好参与群体运动锻炼,若有任何不适也可有人照应。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5):261-268.

[2]董碧蓉.循证医学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4):194.

(收稿日期:2007-07-30)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苗药痛风胶囊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34例临床观... 下一篇:昂丹司琼在血液肿瘤化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