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

时间:2022-09-30 04:03:44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

摘 要: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本文提出了应从激发兴趣着手,分别论述了创新教学内容,设置疑问,游戏竞赛等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激发;兴趣;积极性;培养

积极心态是由人的内部需要或外部的刺激诱因与条件相结合而产生的心理倾向性。兴趣是个体积极认识、探究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体育运动兴趣是指一个人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倾向和对体育信息优先关注的倾向。可以看出兴趣是一个人产生积极行动达到预定目标的前提。郭沫若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对于学生,要促使他们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他们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并在体育学习中养成独立思考、创造的能力,就应该从培养、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着手。

一、传统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以素质教育思想的新要求,可以发现传统的体育教学,存在三个方面的认识误区:

1.“知识(技术)中心主义”的教学思想

教师致力于传授现成的、系统的知识(技术),而忽视对新的、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的介绍和教授,教学内容陈旧、呆板,缺少活力,缺乏创造力,使得学生对体育有兴趣但不喜欢上体育课。

2.“教师中心主义”的教学思想

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宰,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处于被支配、被灌输、被教育的地位;教学过程是教师演绎知识的过程,而非学生理解、认知知识的过程。教师只注重课堂能讲多少,而忽视了学生能学多少、学会了多少、能运用多少。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端正,自然学生就没有学习兴趣。

3.“考试中心主义”的教学思想

教学中教师往往以分数决定学生的好或差。分数高的就是好学生,分数低的学生即使有明确进步或自己学会了老师没有讲授的知识,也可能被老师认为是差生进而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素质教育重在优化过程而不完全在于结果,即主要不着眼于学什么内容,而是怎样学习消化、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形成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二、培养积极心态可以采用的主要方法

1.创新教学内容,变换练习方法

“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其中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引人注目,并已成为教育界内外关注的热点。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主要以个人知识的积累、应用、整合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为标准。实践证明,只有有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的教师,才能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教师了解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才能站在高科技的角度,鼓励学生探索;只有教师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全面、正确的师德观和责任感,而不能仅仅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需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求异性和发散性思维,去探求未知,开拓未来。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人生观也由维持生存向追求发展进而追求享受转化。学生从上体育课开始就是跑、跳、投,教材上方法可能变化不大,只是难度在不断地提高。久之就让学生感到上体育课太苦、太累,没有让他们体验到快乐,也就无法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要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就应该不断地给学生新的、有趣的系统性知识,从而提高兴趣。教师在教学时,如果总是按示范―讲解―练习的普遍模式进行,就显得呆板、单调、乏味。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推铅球教学中,传统的方法教师可能先叫学生模仿老师怎么做,然后再安排他们进行练习。这样练习的积极性可能就不怎么高,效果也不会好。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后,积极性和效果就不一样了,先让学生进行打靶游戏,方法不定。由于铅球有一定重量,要投掷一定的距离而且要打到靶心,只有推的方法易做到,老师找一位动作较好的同学来表演,然后叫其他同学采用他们的方法试试,最后老师再进行指导。这样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显著。

2.以积极的正面评价为主

学生由于个体差异,在学习方面所表现出的能力就不一样。老师应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肯定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或提高,我们都应予以鼓励和表扬。科学发现,工作成绩=能力×动机激发过程。由此可见,在能力相同的条件下,工作成绩的大小,取决于受激励程度的高低。“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而欣赏的肯定更能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当学生看到自己坚持练习的实效,受到老师的称赞和同学的羡慕,其心情定会高兴无比,渗透在其中的体育运动兴趣便会油然而生。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欣赏一些体育表演,如“NBA”的扣篮、体育舞蹈、滑冰等。体育教师也可以利用自己的个人魅力,给学生表演一些自己比较拿手的或学生认为比较难的项目。让学生感受运动的魅力,激发他们去参加运动的兴趣。

3.因材施教,补“短”扬“长”

学生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性格和素质存在一定差异,但在体育教学中针对的主要是大多数学生,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就需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有的同学可能体操、武术较好,长跑、篮球不行,有的同学恰好与他们相反。篮球好的同学在教学中可能觉得老师的技术太简单,不够味,然而差的学生可能还觉得难度太大,老师应该注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去帮助、鼓励差的同学。在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差生自身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等确定锻炼的目标,选择锻炼内容,制订适合差生的锻炼计划,另外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降低对他们的评价标准,这样将激发差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情绪,为差生努力学习注入原动力。同时应根据学校条件组织一些兴趣小组,如篮球队、田径队、艺术体操队等,让有特长的学生施展他们的才能,张扬他们的个性,体现他们的个人魅力。我们知道: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我们不仅要承认学生个性,还要帮助学生发展个性,让他们的个性在不妨碍别人发展、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得到全面发展。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不仅意味着对学生正当兴趣和爱好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而且要尽可能地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以发挥其特长和优势。

4.以游戏、竞赛的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运动竞赛以身体活动、娱乐、竞争和胜负的不确定性等独特的魅力而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在学校运动竞赛中,即可以满足身体活动的需要、玩的需要,又可以通过观看得到一种精神享受,从而得到一种需要的,进而产生强烈的从事体育活动的欲望。体育游戏是一门融健身、娱乐、教育和智力开发于一体的应用学科,深受广大青少年儿童的青睐。体育教学中,多利用游戏手段,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角色情境”中,创设一种宽松、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学生朝气蓬勃、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机智、果断、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和作风。例如,在体操“山羊”分腿腾跃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在准备活动中,安排“跳人马接力”游戏,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并在游戏中领会了技术要领,克服了跳“山羊”怕摔的恐惧心理,顺利地掌握了技术动作。

5.设置疑问、启发教育

古人云:学起于思,源于疑。有了问题,就能产生好奇心,有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和积极性,就可以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设置疑问,即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是把教学的内容变成问题,使之成为一种诱因,把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从而成为推动学生的内部动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解决当前的任务,同时使已形成的学习兴趣得到巩固和加强。老师不直接讲解让学生掌握,而是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想一想”,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收到多种效果。但教师要尽可能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积极投入解决问题的尝试当中。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没有解决问题,教师应做必要的启发,最终使学生得以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例如,上队形变换课时,教师先讲“一列变三列”怎么走,练习完成后,接着提问“二列变四列”“二列变三列”如何走?这样不仅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养成动脑的好习惯,还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又如,弯道跑时,为什么身体必须向内倾斜?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先思考后回答。如果学生经过一番思考答不出或回答不全面,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将学生已学过的向心力、离心力知识,用在弯道跑技术的讲解上,就会立刻起到激发兴趣、开拓思维的效果。

三、小结

体育教学要根据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实践也证明,学生如果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去学习,便会变得积极主动,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而持久,观察敏锐,想象丰富,从而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因此,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积极性的基础,而积极性的增强也会对其兴趣的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烨.“自主学习”教学法的理论构想.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4(4).

[2]代三育,等.学校体育学.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居向阳.现代体育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学校体育,2001(1).

(作者单位 江苏省无锡市旺庄中学)

上一篇:辽西高校体育课教学模式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指导学生评改作文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