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干部道德建设不能悖于传统元素

时间:2022-09-30 02:30:34

新时期干部道德建设不能悖于传统元素

一、新时期干部道德建设何以势在必行

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到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治国必先治吏。建国之初,高层领袖发出了一言九鼎的声音,把干部道德建设提到了相当的高度。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全党要高度重视并身体力行道德建设。

90年代,同志提出“以德治国”思想,认为要“保证我国改革和建设事业顺利发展,保证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

同志更是多次强调:要牢记“两个务必”,努力实践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要求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要带头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道德不仅是做人之本、为官之基,更是治世之则。作为执政主体的干部,道德素质不仅关系着政策制定、制度安排、程序设计、决策取向的合理性,还关系着路线贯彻、决策执行、程序履行的公正性;不仅关系着权力运行、用人办事的正当性,更关系着执政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二、传统道德理念中的“中国元素”

在中国,人们习惯于“礼”、“法”并称,主张“隆礼尊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古代的法律从来有着浓重的伦理色彩,违背礼义道德也就是触犯了法律;今天,道德约束与法律约束依然萧规曹随。“礼”与“法”的统一,从古代一直对应到了今天。

那么,道德的“中国元素”有哪些呢?总的来说,大致有以下一些:

(1)自强不息。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抗争的奋斗精神。新时期,国家要实现全国同步小康,这种自信自尊精神必不可少。

(2)知行合一。中国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力行近于仁”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同步小康,当然要努力学习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道德实践。

(3)人格力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国传统道德观念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精神世界,鄙视物欲贪婪。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尤其是干部人格的塑造非常必要。

(4)爱国主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人对自己祖国的最深厚感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苟利车家生死以,岂因名利避趋之”之类的经典名句,就是古人的爱国道德理念。古代懂得如此爱国,今天更需要这种理念。

(5)追求真理。中国传统文化蔑视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认为朝闻道、夕死可,主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天建设小康社会,更需要这种执着所带来的追求动力。

三、当前社会面临的道德问题

(1)道德观念滑坡。经济体制深刻变革时期,利益格局重新调整,旧的道德意识淡化,新的道德体系又未完全建立,人的内心出现价值矛盾,容易陷入困惑与迷惘。“道德真空”期致使干部道德滑坡,一些干部出现了价值偏转和信念危机,对不良风气存在从众心理。

(2)正向追求减速。“读书读个皮,看报看个题,文件看大意,过后锁抽屉”。当前,受市场经济利益驱使,一些干部放松道德要求,对既得利益的渴望抬头,“不读书不看报,跟着感觉凑热闹”成了普遍认知,道德建设只在概念上兜圈子,虚晃一枪。道德被搁置一边,而“认认人、养养神、串串门”的投机钻营则成了潜滋暗长的游戏规则。

(3)道德引领乏力。这些年来,干部道德建设尽管不断尝试,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道德原则没有具体给每个职业、每个岗位、每个个人的行为定出具体准则,这就使得大多数道德准则因缺少支撑点和连接点而被“概念化”;道德践行缺乏制度、体制、机制协助,使得道德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失去践行的动力;道德评价机制的缺席让道德行为得不到及时褒扬与奖励,不道德现象的泛滥由是成了干部尊崇反道德的借口与托辞。

四、加强干部道德建设的必由途径

(1)加强道德教育培养。首先要抓好思想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用规范言行,从理论上、思想上真正分清是非界限,增强干部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能力。

其次要加强道德修养。干部的道德修养主要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这就要求做到自重、自省、自尊、自爱,慎微、慎独、慎权、慎欲,重品行、讲操守,不断养成道德习惯。

(2)引导干部从政道德。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道德的养成离不开个人修养,但更离不开社会环境熏陶。要切实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宣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让不道德行为成为众矢之的。只要整个社会的道德意识提高了,干部道德水平就会水涨船高。

(3)严格干部道德评价。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 “用好的作风选人”保证了选拔环节的道德首选,“选作风好的人”保证了干部的道德魅力。

如果能够始终坚持这一原则,把干部道德表现作为干部素质考察、政绩考核、提拔任用的主要标准,干部就会重视自身道德修养和践行,作风就会迅速好转。

五、道德建设不能有悖传统道德体系

“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古代道德观中的“小我”,成就了整个社会道德追求的“大我”,支撑了传统道德体系框架。今天的干部道德建设,要保证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而不能偏离传统道德所认同的轨道。只有保证了这一点,道德建设方式的创新与时代色彩才会有意义。

在社会主义社会,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每一位干部都必须旗帜鲜明。2006年3月4日,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干部必须普遍尊崇的一个核心道德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根本立足点,它所隐喻的道德要求与依法治国的法律框架有机结合,社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就会事半功倍。

“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格言警句,说明古人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这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思想财富,对我们今天进行的干部道德建设有着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今天的干部道德建设,一定不能有悖传统道德体系。

上一篇:浅谈生物学中的人文教育 下一篇:如何让程度差的学生学好高中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