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管理的改善

时间:2022-09-30 01:12:26

浅析小学管理的改善

【摘?要】小学的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要以政策为导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把创新与创效统一起来,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管理创新目标。

【关键词】小学管理;管理体制

现在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小学教育是建起一座坚固的育人参天大楼的基础,抓好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是一名学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作文小学的管理者,一定要将自身的才华和智慧倾注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在合作共营的理念下顺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潮流,使得小学学校管理与社会进步的步伐并驾齐驱。

一、知人善任,用其所长

作为一名小学的管理者,就必须要察其人,识其才,用其长,然后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为此,小学管理者就要有“伯乐相马”的高超识人本领,就要有全面认识和把握学校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状况和个体素质的才能,就必须能用辩证的观点看德才,全面的观点析长短,发展的目光看潜力。在正确识人的基础上,校长再根据学校工作特点巧用人,用好人;具体而言,首先,要量才录用,职能相称,各尽所能。要善于根据教职工的优点和缺点,把他们安排到最合适的位置上,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其次,是“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作为一名管理者,在用人的时候,要善于把各种不同类型的专才和偏才组织成互补结构,利用群体结构的优势,来弥补个体素地质的不足。例如笔者在组建行政班子时,就让各个岗位的员工采取了“采长补短,优势互补”的搭配方式。教导主任擅长教学、教研;学生处主任擅长做思想工作,外交关系好,协调各种关系能力强;辅导员擅长活动设计,能唱会跳;总务主任擅长财务等,各个部门的成员各有自己的专长,各就其位,各尽其能,充分发挥了整体的效益。再次,要做到充分信任,放手使用。作为一名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中必须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要充分相信人才,依靠人才,让他们多担重任,鼓励他们大胆负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对教职员工要做到关心爱护,一视同仁,坚持原则。要关心每一个教职工的学习和生活,把他们的痛痒时刻记在心上,特别是对个性有缺陷的教职工,更要多与他们接触,多与他们谈心交朋友,对待每一个教职员工,无论他的能力大小,都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做到一视同仁,同时要讲原则,要敢表扬,也要勇于批评,两手都要硬,相互配合好。

二、不断激励,大力创新

作为一名小学管理者,就要理顺管理模式,使之与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相协调,必须要充分激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得学校得到整体发展。管理者不仅要注重完善奖惩制度,还要在细节方面的鼓励加大力度。作为校长,要尽量给教师提供适宜的福利工资待遇与各种奖励措施,同时,不可忽视精神激励,学会增强老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这是因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是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角色。笔者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不仅出台了很多对老师的福利措施,还进行了一系列关于促进学生进步的激励模式的行之有效的探索。在一些基本的取得优异成绩和进步奖学金等方面的鼓励之外,我们更加强调的是“精神”二字。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懵懂的阶段,对任何事情都“模棱两可”,可是他们又非常的“感性”,一句关怀与表扬的话语和物质上的奖励都会对他们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表扬和鼓励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开例会的时候,经常就这一方面和教师进行探讨,引导教师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做到真正激励学生主动去学习。激励是一种力量,也是管理体制中一种无形的进步杠杆,如何保持杠杆的平衡,需要我们认真的根据学校情况去探索。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这样一句话:“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有创造,就意味着有创新的身影,创新是任何方面任何发展都需要的力量,学校的管理若能很好的利用创新这一概念的真谛,不仅能使得学校呈现日新月异的状态,而且可以与时展的步伐并驾齐驱。

三、以人为本,和谐管理

当前我们都在进行“以人为本”的人本教育,所以,我们学校提出了“人本管理”的理念。我们认为,人本管理与传统的以技术为本,以资本为本的管理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强调以人的个性为中心的管理,而不是简单地以人为中心。我们认为,说到底,人本管理是一种敬畏生命,发展个性,重视人的价值的管理思想。人本管理尊重教职工的行为主体性,认为教职工只有做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事、感兴趣的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强调个体行为主体权、强调人格独立、为组织的每一个成员创造个人发展空间,促使员工在充分认识自我,努力完善自我的过程得到发展。

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管理的对象是人,应该以人为本。小学作为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特殊社会组织,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是学校管理中的“题中应有之意”。按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先“理”后“管”,关注师生需要,把师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极大地激发全校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除加强对师生日常行为的规范,还要加强对教学环境的改善。笔者在日常工作中,一直在学校管理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对管理策略的选择和运用十分注重,始终做到“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践证明,这样的管理模式收到极好的效果。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选择、运用要讲辩证法,要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以人为本的“参与+规范”的策略。因为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质与重点是人的管理。要想实现管理的绩效,就必须关注人的发展,将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目标进行有效的整合。“参与+规范”式管理的基本思路是用参与管理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用规范来保证学校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行。

总之,加强和改善小学的管理工作是每一个小学管理者的重要责任,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欧阳仑编著.管理心理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张捷,陈铭.当今国外学校管理改革的新趋向[N].外国教育研究,1998?(3)

[4]李平.对当前中小教育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探索与思考[J].山西教育科研·教育科研版,2005(3)

上一篇:小组合作交流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刍议初中数学的记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