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及其提升路径

时间:2022-09-30 09:46:25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及其提升路径

摘 要:为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以及适应大学生毕业后职业发展能力的要求,构建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目前的教育体系对于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流利的建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大学生对于自己研究性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存在认知模糊;研究性教学模式正处于试验阶段,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不配套;教师仍然习惯于主体地位,还没有成为学生学习的推动者和合作者。对此,需要学生首先进行观念的更新,激发其能力建构的深层次动机;教师重新整合教学内容、进行以研究性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设计;学校在制度上实现配套,保障围绕研究性学习能力建构的教学活动顺利展开。

关键词: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教师角色;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22-03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力资本结构的变迁,社会对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更需要保持旺盛的学习力,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适应各种工作岗位的需求。因此,在大学阶段通过研究性教学提升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是一种必需也是一种必然。

一、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构成

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活动,是对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师生教与学的单向模式的一种突破,将教学和研究融合在了一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同时发生变化,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时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课题,收集、分析和处理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成,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研究性学习通常能够使学生具备研究性学习能力,当然,研究性学习能力也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提要件。详言之,研究性学习能力包括自我认知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

首先,研究性学习能力应该使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认知能力是情商的表现之一,在未来的职场竞争和生活场域中不可或缺,能够为大学生在大学阶段选课、读书、社团活动的选择提供依据,并为未来自我职业生涯的设计提供条件,他们的职业观将从“就业”转向“择业”。新一代的大学生群体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应试教育过程,大学阶段应该是他们进入社会的一个准备期。课程学习只是充实他们的知识储备而并不是大学学习的唯一目的。大学生寻找和发现自我的过程更为重要。课程学习应该是他们提升自我认知能力的载体。

其次,研究性学习能力强调学会学习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寻找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一旦生成,就会使学生形成一种全新的探索型的思维方式,引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从学习阶段延伸至工作和生活之中。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对于习惯于解答问题的中国学生来讲,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甚至是唯一答案一直是主要的学习目标。但是这种只注重答案的学习方式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难以形成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使学生从认知活动中的有疑、困惑到探究和释疑,这种心理状态能够推动学习过程的主动发生,形成积极思维和一种问题性的心理品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发现和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要比分析决绝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根据各种问题类型及其解决方法的分类,低级型问题是由他人呈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是已知的,学生以求得结果为目标;中级性问题由他人呈现,但学生须根据问题通过推理设想解决的有效方法;高级型问题是由学生自己探究值得研究的问题,自己通过记忆、推理、创造性想象提出多样性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优序排列。

第三,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应包括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可以使一个人获得认知自我、理解和调节他人情绪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沟通能力差会导致自己被边缘化,影响同事间合作,而沟通能力强则会在工作场所迅速取得别人的合作和帮助,容易获得职业上的成功。根据笔者在公务员系统中所做的调查,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在25~30岁之间属于心理困扰较为严重的群体,他们最主要的压力源来自人际关系的处理,其中,以沟通能力的缺失和不足为主要指标,他们比较容易纠结于自己跟上下级以及同事的关系处理。此外,团队合作能力是在沟通能力的基础上,融入奉献和集体责任感,通过沟通协作进行团队决策、与团队其他成员共同实现团队目标、自我认同团队角色、处理团队关系以及合作完成团队运作过程。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是目前企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招聘较为注重的能力,它关系到企业绩效的高低。

第四,自我管理的能力是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基本能力也是保持学生未来学习力与竞争力的要素。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主要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等一系列能力,具体体现在: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摆脱长期依赖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学会独立处理跟生活有关的一切事宜,树立独立生活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会学习的方法和自我规划学习内容;社会活动参与能力:寻求构建社会关系网络的机会,积极参与各种相关的有益活动,进行沟通合作的自我练习,应对未来社会的需求。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能力:对职业定位能够形成准确的认知,并为之设计好一系列选课以适应自己感兴趣并心向往之的职业岗位的需求。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大学生人力资本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提升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困境

尽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建构对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阶段和未来职业生涯都非常重要,是与终生学习相契合的一种教育,但是现行的大学教育体制对此设计是不充足的,因而使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建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分别体现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以及教师等层面。

从大学生主体层面来讲,大学生对于自己研究性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认知上是较为模糊的。在经历了12年的应试教育和传统讲授式学习之后,他们习惯于灌输式教学模式下的被动接受,没有确切了解自己上大学的目的和大学阶段应该具备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之间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以及学校学习内容对未来社会生活的潜在作用。一旦被要求将所学知识和未来职业、生活连接起来,主动、大密度地探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查询文献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自我总结时,一般会无所适从或选择应付敷衍的态度马虎了事。在研究性能力建构中表现出配合度较弱的特质。同时,在社会普遍出现功利主义价值思潮时,大学生对于专业课程学习的态度也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对于与未来就业有直接关联性的技能型课程较为认真,而对于那些蕴含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知识结构储备性课程则表现出应试的态度,这与学生选择专业时的被动性有直接的相关性。

上一篇:魏晋玄学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 下一篇:违约金司法裁量权之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