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动机欠缺原因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8-28 07:47:58

大学生学习动机欠缺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目前,在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现象,本文针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缺失的原因,提出了有效激发和培养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策略,对提高教学成果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字:大学生;学习动机;激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163-02

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作为现代社会人必须不断地学习。大学生是这个学习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是指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他们所拥有知识的含金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在培养他们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具备正确的学习观,培养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大学生学习动机欠缺的原因

1.内部因素:①大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明确。进入大学后,由于高中的目标实现了,紧张的心理松懈下来,学生希望在大学里“恶补”一下高中的“损失”,不去设定新的人生目标,对自己今后的发展茫然无知。很多学生对于自己来学校的根本任务不明确。在校期间也没有一点的压力和忧患意识。对于自己想学什么、学好什么没有清楚的认识,也没有很好的规划。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大多没有目标,学习动机不强。从高中到大学阶段形成的紧绷感与松懈感的强烈对比造成了大学前后的“动机落差”。②学习无助感。进入大学,学生们缺少积极的关注与呵护,若是在学习上努力而得不到明显的学习效果,挫败感就会不断积累,在学习中品尝不到快乐、体验不到成功,在心理上渐渐形成了学习无助感,自然也就没有了学习动机。

2.外部环境因素:①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关注度不够。日前,学校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虽然采取了众多相关措施,但对大学生学习动机并有给予相关的关注,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未起到关键作用。学校教学基本上是以每个学期的奖学金制度作为对学生一种奖励和考核,时效性不强,学校的评价机制不及时,学校一般是以一个学期作为评价的,评价时间太长,有些时候当学生学习动机下降的结果形成才去纠正和修改,这个时候就比较难。再就是,部分教师讲课、授课方式不够全面,未全面重视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片面地追求课程进度,忽视学生知识的掌握,部分教师讲课内容陈旧,未能与最新知识相联系,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或低下,表现为不喜欢上课,不积极回答老师提问,课堂参与程度不高,学习成绩下降等。②整个社会环境对学生发展带来很多不良影响。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大学校园生活也变得日渐丰富起来,笔记本电脑、高档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必需品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则是大学生学习时间减少,日常文娱活动时间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学习动机下降。

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策略

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众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欠缺也是多方面的,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着手从以下几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激发。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且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基础之上,通过设疑使学习者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疑问,出现心理的不和谐状态,从而促使学生产生探索行为,使他们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状态。②制定正确合适的学习目标。大学生要根据自身学习成绩和方法制定正确合适的学习目标,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正确引导学生分阶段制定不同时期的学习目标,积极鼓励学生在完成一个阶段的目标后再开始下一阶段的目标,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掌握学习目标。③运用强化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通过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及时反馈学习结果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他们的学习。教师在不同阶段采取适当的表扬或奖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作为教师要掌握表扬和奖励的时机,在学生最需要鼓励之时恰到好处地运用表扬和奖励,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会有非常大的助推作用。④通过改革激发学习动机。当前,大学生追求的是具有实用性的知识,因此,大学教育必须紧跟时展需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针对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改革教学内容,制定适合学生成才的教材,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专业实际,把工作和社会生活中能发挥实用价值的教学内容放在重点突出的位置。⑤通过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学生经过两年或三年的在校学习,初步掌握了步入社会和承担工作所需要的必要知识之后,学校就应该向学生提供开展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将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自身的实践,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相关知识的缺乏,在今后的学习中主动学习,从而达到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的目的。

2.学习动机的培养。①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内部学习动机。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与发展其实是心理需要的唤起和形成,是心理需要与能满足它的目标相互联系的过程。教师应通过观察、调查和谈话等诸多方法了解学生需要的特点并选择有效强化物来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大学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发现知识本身所蕴含的财富,激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让学生体验到掌握知识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转变学生学习心态,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学习动机。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观。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动机概念,指个体关于自己胜任能力的信念。大学教师可以创造相关条件,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树立学习榜样,进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感念观,诸如,引导学生设立需要进一步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解决问题,感受成功,通过以上有针对性策略的使用,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学生感到掌握与胜任的感觉,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出深层的学习动机。③引导学生做积极的归因。归因即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教师帮助学生将其成功归因为他们足够的能力和适当努力的结果,这将有效地激励他们。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将未成功的归因于可观因素或自身的不主动,避免学生自信心的缺失,从而降低成功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面对成功或满意的结果时做稳定的、内部的归因,引导经常体验失败的学生做不稳定的、内部的、可控制的归因。④帮助学生设置合理有效的目标,使学生的学习任务有适当的难度水平。据此,教师在给学生实施教学或指导其开展活动时,帮助学生确定可以实现的、挑战性的、现实的、具体的以及短时期的目标,设置难度适宜的任务,在难度合适的情况下,学生经过自身努力可以实现既定目标,才能从中体验成功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性产生的主要心理因素,要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提高学生学习动机,通过实践与研究,分析大学生复杂多样的学习动机,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有效地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对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刘芳.浅析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J].青海师专学报,2005,(2).

[4]吕宪军,王廷玲.归因理论与学习动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5).

上一篇:张扬个性促进发展 下一篇: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