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保健的“加减乘除”

时间:2022-09-30 09:45:38

中年人保健的“加减乘除”

很多人都会认为老年病是人到了老年之后才发生的,其实并不完全对。据临床观察,不少老年性疾病往往是在中年时期忽视了自身爱护而埋下祸根,或是已出现某些老年病早期症状但未能及时处理而造成的。因此,中年时期重视预防、保健,为健康打下扎实的基础,到了老年就可以避免或减少某些疾病的出现,有助于达到延年益寿之目的。为此,有关专家给中年人提出了以下日常保健守则――“加、减、乘、除”法。

随着年龄增长,加上生活和工作的重担,无论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人到中年,其体力、精力都不如往昔,易疲劳,爱发懒,且耗费较多的蛋白质及各种维生素。若不注意劳逸结合与及时补充营养,身体就会一天天垮下去。因此,要科学地安排日常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增加休息时间,以利于体能、精力适时得到修整。一日三餐要讲究营养平衡,荤素、粗细粮合理搭配,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在工作之余,应努力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如下棋、养花、赏鱼、集邮、剪报、跳舞等,以丰富业余生活,陶冶情操。再者,每天至少要抽出半小时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项目以慢跑、散步、登山、跳舞、游泳、健身操、太极拳、练剑等有氧运动为宜,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化愁绪为乐观,化抑郁为开朗,化烦恼为快乐。学会控制、宣泄和排除恶劣情绪的方法,保持一颗平常心,凡事要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从容豁达,敢于面对。要摒弃一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熬夜及饮食作息不规律,休息不充分,以及喜爱高糖、高脂饮食等,以免使身体“雪上加霜”。同时,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尤其是打牌、搓麻将、玩电脑、看电视等,应有所节制。不要一坐下来就是大半天,更不能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地玩乐,以防止精神、体能过分透支,人为地造成身体伤害。平时要学会张弛有度、适可而止,有规律地生活,保持人体生物钟正常运转,以维护各器官、组织的良好功能。

一些中年人囿于工作或其他原因,偶尔会产生孤独感,烦闷、苦恼、自私等不良情绪也会找上门来。为此,日常生活中应主动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乐于对人敞开心扉,做到互相关心、帮助、爱护,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特别是遇到心情不好时,可找一两个知己一吐为快。有时好友的一句良言,更能使你解忧息怒,让情绪得到稳定。还要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这样不但丰富了生活,而且还能增长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使自己活得更加充实、更有滋味、更有意义。再者,只要条件许可,平时尽可能地做到骑车或步行上班,在音乐声中做家务,在娱乐活动中广交挚友等。这些都有利于排遣寂寞、烦恼和忧愁,使交感神经得到良好调节,达到身心舒畅而有益于健康之目的。

在社会交往中,不如意的事常有,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等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切不可怒火中烧或大动干戈。要知道,愤怒与疾病是一对“孪生兄弟”。人在发怒时,情绪急剧变化,交感神经极度兴奋,体内会释放大量肾上腺素,使血流加快,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容易诱发胃肠溃疡、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对于原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人来说,暴怒无异是火上浇油,甚至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要学会宽容大度,做到胸阔如海,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一切矛盾在无形中冰消雪融。尤其是每当身处逆境或者烦恼袭来时,既要勇敢面对,又要善于自我解脱――抛弃一切悲观与忧伤,巧妙地应付各种复杂的人和事,做生活的强者,使自己保持一个平衡的心态和乐观开朗的情绪。实践证明,心情愉快是维护身心健康的第一要素。

上述中年人的日常保健守则――“加减乘除”法,是乐观的态度、科学的认知、积极地努力,只要执著地坚持,它无疑会让中年人大受裨益,让人活得更充实、更幸福、更健康。

上一篇:偏方治脚气要慎用 下一篇:用药不当 脑中风患者易再中招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