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大补 要从小剂量开始

时间:2022-06-18 10:53:09

鹿茸,性温,味甘咸,有补肾生精、养血益阳、强筋壮骨等功效,与人参、貂皮合称东北三宝,是古代帝王用来补肾助阳的首选药物。鹿茸对神疲乏力、精神不振、畏寒怕冷、腰膝酸痛、筋骨萎软、减退、阳痿、、小便清长、余沥不尽、尿少或夜尿频多、听力下降、耳鸣以及宫冷不孕、白带清稀等肾阳不足兼精髓亏虚之证均适用。

中医认为,鹿茸乃鹿之精华,禀纯阳之性,具生发之气,故能壮肾阳、益精血,是滋补圣药,最适宜体弱畏寒者服用。鹿茸既可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也可以单独研粉冲服、灌制成胶囊或泡酒服用。

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关于鹿茸的食用方法。1.泡酒:将鹿茸片加入50度以上的500毫升白酒中,药物的精华渗入酒中,加之酒有助于行气,药物的作用能很快发挥。浸泡两周左右即可,每日可酌情饮用,也可加入其他药材一起浸泡。2.制成胶囊吞服:鹿茸直接烘干,加工成粉末状,或到药店购买现成的鹿茸粉,装入空心胶囊中,置于密闭容器里,放在凉通风处。服用时,每次一两粒,以白开水送服。3.磨粉直接吞服:如果不能饮酒,也可将加工好的鹿茸粉于每晚睡前用温开水送服,每次一两克。4.熬粥:以鹿茸、人参为主,配合其他滋补药物,加入适量的米谷同煮为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食疗方法。5.佐菜:鹿茸和其他中药材加入鸡、鸭、鹅或猪肉中,用文火慢炖,饮其汤水,同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鹿茸是大补之品,服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鹿茸性温,有五心烦热、小便黄赤、咽喉干痛、烦渴,以及经常流鼻血,或女子行经量多、血色鲜红、舌红脉数等血热症状者均应禁用。2.外感未愈,有头痛鼻塞、发热畏寒、咳嗽痰多等实证表现者禁用。3.血压偏高,伴头晕、走路不稳、脉弦、易怒等肝火旺者禁用。4.本品有性激素样作用,因此儿童不宜服用。5.鹿茸温补作用较强,服食不当,可诱发吐血、衄血、尿血、目赤、头晕、中风等副作用,故需要严格掌握服用剂量,每天以1~3克为宜;且应采取先小剂量,以后逐步加大剂量的方式,以免虚不受补而助燥灼阴。

上一篇:补气血 吃“三宝” 下一篇:冬至过后4类人要防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