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定期存款大增意味着什么

时间:2022-09-30 07:21:33

居民定期存款大增意味着什么

根据近日人民银行公布的统计数据,上半年人民币各项存款累计增加2.6万亿元,其中居民定期存款增加9393亿元,同比多增3716亿元,活期存款增加3489亿元,同比少增1000亿元。

居民定期存款大量增加,活期存款大幅下降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专项调查和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定期存款利率提高促进居民改变存款结构。从2004年10月29日起金融机构上调了人民币的存款基准利率,六个月存款上调0.18%,二年期上调0.45%,三年期上调0.72%,五年期上调0.81%;而对于活期和三个月存款利率未作上调。由此可见,存期越长,调高幅度越大,当然,对居民的吸引力就越强。一位在基层工作的储蓄所主任对此有着亲身的感受。她说:“今年以来,一些收入比较高的家庭,在存款到期和新增的存款中,多数都选择一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其中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储户明显增多,这些人都是看好的利率高。”在一家储蓄所笔者就遇到一位做生意人的大款,他把到期的80万元、另再增加20万元,一次性就存入五年期100万元。他说:“存五年期利率最高,一年能多得不少利息,现在生意难做,存银行这些钱,一年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净得利息3万多,这比做生意安全省事多了。”

其二,城乡居民收入增多,长钱积累意愿增强。今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户存款增加1.3万亿元,创造历史同期新高,是全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大量增加所至。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多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新兴产业的迅猛崛起,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占我国大多数居民人口的农业增产增收,城镇居民扩大就业,提高工资,高速发展的经济给城乡居民带来更多的实惠。同时,广大居民也根据我国的国情,从长远生活需要出发,着眼现时利益,增加长线积累,以备今后所需。

其三,金融理财淡化退市。要说储蓄定期存款大量增加,也与一度灼热的金融理财淡化退市有着一定的关系。去年下半年,我国银行业为了争揽居民储蓄,先从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掀起一股为居民开展金融理财业务,说是理财,其实就是将一部分银行开展的正常业务拿出一块来让利给居民。随着这项业务的推进,一些大国有商业银行也不甘落伍,也推出了名目繁多的理财业务,一时吸引了大量储蓄存款的移位,但这种现象并没有维持多久,随着金融政策的调整,金融理财逐渐失去活力,大量居民资金重新转向了正常储蓄,助推了定期存款的增加。

其四,股市持续走低。如果说居民定期存款增长有诸多因素,股市持续走低也是其中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储蓄的分流。从上半年股市发展的形势看,国家推出不少政策刺激人们的投资激情,但每次都随着大盘的冲高,很快就回落到始点,再不断走向新低。根据今年的投资股市的专项调查,只有4%的股民得到赢利,其余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在股指下滑、股民亏损的形势下,投资股市的资金自然就会萎缩,这为储蓄定期存款的增加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五,大额消费意愿回落。纵观上半年我国居民的住房、汽车等大额消费,都受到市场和居民意愿形态的影响,同比增幅都呈现减缓趋势,特别是居民购买住房由于受政策和市场预测的影响,现币购买的热情出现降温。个人购买汽车也出现类似的现象,今年与往年相比,增幅也呈现下滑趋势,持币观望和持币待购的现象比较浓郁。从上半年居民贷款减少也可以看出,居民大额消费正在回落。上半年,居民户消费性贷款增加1193亿元,同比少增1204亿元,在居民户消费性贷款中短期贷款减少41亿元,同比多减24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234亿元,同比少增964亿元。贷款额的减少与居民的消费增长成正比,延期购买使一些大额资金存入银行,这无疑也为储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之,定期储蓄的大量增长,有利于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有利于抑制物价上涨,同时也为银行提供了大量信贷资金,保证了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一篇:人民币升值几多欢喜几多忧 下一篇:金融混业经营的现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