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

时间:2022-09-30 06:25:32

高中政治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

摘 要:目前的高中政治课堂,学生依旧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很少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问题意识淡薄。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培养中学生问题意识势在必行,要通过打破老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对政治问题的兴趣,以及结合现实生活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教学研究;高中政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3-07

1.高中政治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

(1)出于提高课堂上课效率的需求。高中政治课堂上,知识的教授通常是通过给学生灌输知识点完成的,少有学生大胆提问的环节,往往缺少对问题的深入探索。但是学生对知识的真正吸收,是通过应用知识思考问题来实现的。比如,“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这两个概念,由于概念相对抽象,在课堂上单单凭借讲解,学生是无法真正理解的。但若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去自我学习思考,那对概念的理解将更深刻。由此看来,单一的讲授型课堂是无法满足高中政治教学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一定的限制。只有通过讲授型课堂和学生积极提问思考相结合,才能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效率。因此,为满足提高高中政治课堂上课效率的需求,应鼓励教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出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需求。学生缺少问题意识,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不会去主动探索,没有探究就没有创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问题意识就是创新意识。学生乐于提出问题,然后通过积极思考,认真探索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有所体会,对真理和知识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出现新的想法,发现新的事物,这便是创新的过程。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适应时展的举措。

(3)出于适应高考发展的需求。材料分析题,也叫观察思考题,具有开放性、创新性、时代性、综合性等特点而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各个地区高考政治的固定题型。材料分析题需要学生能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思考,才能完整回答问题。这种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是需要通过课堂上的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训练来实现的。所以,为适应高考发展的需要,学生应积极主动培养自身的问题意识,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多提问多思考。

2.高中政治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策略

(1)打破传统观念,让学生敢于提问。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知识的接收者,教师往往处于较高的地位。在这种观念中,学生羞于表达自己对知识的想法,不敢提出质疑或者疑问。这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极大的阻碍,因此,教师应接近学生,融入学生,以交流、互相学习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使学生顺利解决问题。

(2)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理论性强的学科,在学生的眼中通常过于无趣。学生的兴趣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缺乏兴趣便没有意识去提问,缺少对新知识进行探求的欲望,这也是缺乏问题意识的主要原因。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兴趣,比如,构建情景等,建立一个学生熟悉又感兴趣的场景,让学生融入课堂,自发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3)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政治源自生活,政治说的就是生活,或是与你相关,或是与我相关。教师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应注重知识内容与生活的相关性,结合生活实际。比如“权利与义务”这个知识点,应让学生关注生活中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从自身的生活出发,学生更容易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所以,教师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将知识点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综上所述,问题意识是高中政治堂上必不可少的意识之一,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高考的发展趋势来说,高考对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要求逐渐提高,所以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势在必行。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魏 谨.高中政治教学中问题意识引导与对策[J].新课程导学,2014,(18).

[2]周瑞峰.高中政治课堂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浅析[J].中学教学参考, 2015,(10).

上一篇:音乐知识竞答(五十五) 下一篇:论语境对翻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