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养成平衡传统与民主的品质

时间:2022-09-30 04:09:36

印度:养成平衡传统与民主的品质

一个国家的公民与道德教育总是沿着其独特的路线,解决其面临的问题,完成其固有的使命。印度独立后,尼赫鲁就希望建立世俗的民主国家,企求通过教育将存在着财产、种姓和宗教等差异的国家统一起来[1],公民与道德教育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国家认同是印度道德与

公民教育的主题

印度希望成为民主、世俗和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的任务就是树立民主、世俗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1979年的《国家新教育政策》指出:“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形成性格和增强民主的、世俗的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2]1986年,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的《国家教育政策》指出:“教育具有一种文化使命的作用。它更完善了那些有助于民族团结、科学的气质及心理和精神独立的感受性和知觉——因而推动了铭刻在我们宪法中的社会主义、世俗主义和民主主义的目标。”[3]但民主与社会主义面临种姓、性别的严重不平等,世俗面临多样的宗教与文化,尤其是印度教和穆斯林之间关系的紧张。

在印度,历史原因造成了严重的种姓和性别的不平等,低种姓的群体或贱民和妇女是社会排斥的对象。由于传统家长制的影响,印度妇女在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上,存在严重而普遍的性别歧视,杀害女婴的现象也屡见不鲜。1986年,一项对孟买8000名孕妇的生男生女意愿的调查显示,7999人喜欢生男孩,只有一名妇女喜欢生女孩,而这名妇女是外国人。[4]这种性别歧视造成了男女在受教育权利和重视程度上的巨大差异以及男女同工不同酬现象。在印度,女童入学率低于男童,而辍学率女生高于男生。1996年9月,小学阶段,6—11岁儿童入学率为90.5%,其中男孩入学率为98.6%,女孩入学率为81.82%。在初中阶段,11—14岁少年入学率为62.3%,其中男孩为70.8%,女孩为52.8%。而辍学率,小学至初中为52.26%,其中男生为51.89%,女生为52.77%。一至十年级失学率为69.42,其中男生为51.89%,女生为73.04%。[5]1991年,印度男女识字率分别为63.86%和21.97%。[6]妇女不仅社会地位低下,而且还受到早婚和生育死亡的严重威胁。早婚是印度社会的传统,因此母亲死亡率高也是印度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据统计,1975年,孕妇死亡率为7.9%,1981年上升为17.7%,50%的孕妇贫血。[7]与此相应,婴儿的死亡率也是惊人的,1993年为73‰。[8]在印度,母亲死亡率与以下因素相关:(1)身体未发育成熟;(2)健康护理不到位;(3)营养不良;(4)生育危险;(5)社会因素,如未婚母亲的耻辱所致。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孕妇死亡率居高不下。

低种姓的人在行政上分为两类人,即Scheduled Castes和Scheduled Tribes,今天这两类人各占总人口的16.2%和8.2%。另外还有“其他落后阶层”(Other Backward Classes)(OBC),这一类包括许多群体,已经且继续被边缘化。低种姓的人和其他经济、社会和教育地位低下的群体,约占国家总人口的50%,他们处于被社会排斥的状态。

印度是多的国家,按2001年全国人口普查,约82%的人口把自己认作印度教,13%为穆斯林,2.3%为基督教徒,1.9%为锡克教,0.76%为佛教徒。如何实现不同的群体和睦共处,也是国家面临的问题。印度通过世俗主义解决多样性问题,一方面,不确立官方的国教,不赋予任何宗教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至少在理论上平等接受和重视各种,如将各种宗教节日作为官方假日、学校和其他公共机构采取弹性的衣着规则、制定基于宗教原则的家庭法律制度。虽然一些措施,如家庭法律制度被批评为违反性别平等的基本原则,但总的说,多样宗教的认可已被视为印度社会的主要部分和印度对国际关于信仰间理解的讨论所做的贡献。[9]

为了实现民主、世俗和社会主义价值,独立后的印度,一方面在制度上提高低种姓群体和妇女的地位,如1950年,印度宪法第15条规定“国家不应仅仅因性别而歧视任何公民。”第16条第一款规定:“所有公民,不论男女,在国家任何机构中任职的机会均等。”此外,还采取保留制度保护这些群体的权利,即将公共服务和高等教育机构的职位留给低种姓的人和妇女。另一方面发挥教育的作用,要求学校为民主社会培养公民。由此可见,公民与道德教育就成为印度树立民主、世俗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力量。Reva Jodhee指出,针对不平等、结合多样性和建立有内聚力的国家认同,是印度过去一个半世纪公民教育的主题。” [10]民主教育和国家认同是印度公民教育的主要方面。国家认同教育突出印度的传统和公民的义务。

二、印度民主教育的基本内涵

从建国之初,印度就把建立世俗的民主国家作为目标,要求学校培养民主社会的公民。1947年8月14日,尼赫鲁宣要求“教育你的主人”,培养民主鄙视独裁者、尊重议会程序和对宪法体系有信心的公民习惯。1952年,印度中等教育委员会将发展民主的公民资格、发展个性、提高工作效率、培养领导才能作为中等教育的目标。《中等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指出,民主教育目的是:“性格的训练以使学生能以公民身份创造性地参与正在形成的民主社会秩序;增进国家的实际效率和职业的有效性;形成他们的学识以及对艺术和文化的兴趣,这些对于自我表达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必须的,而如果缺乏这些学识和兴趣,一种活生生的民族文化就不可能诞生。”该报告阐明了民主所需要的品质:清晰的思维能力和对新思想的接受能力、尊重人及其信仰、社会正义、纪律、合作、宽容、真正的爱国主义。

时至今日,印度政府继续大力推动民主的公民教育。2004年,国大党赢得联邦选举,全国教育和训练委员会立即发起课程审查,修订国家课程框架,2005年确立国家课程框架。该框架的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对民主的实践、价值观、有承诺感、对性别正义、低种姓和部落面临的问题、残疾人的需要敏感性、有能力参与经济和政治过程的公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框架设计了新的社会科学教学方式。新的方式要求社会课的教学注重概念的理解而非死记硬背,基于活动的开展,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培养批判和思考社会现实的能力和技能。2005年的全国课程框架了教学大纲和新的教材。这个中小学社会科学的教学大纲强调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要求新教材通过利用各种方法包括小说、卡通、可抽取各种活动或事例等强化学生的积极学习。新的课本鼓励学生质疑而非接受所面对的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如11年级关于宪法的课本,鼓励学生思考不同的意见或权利和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像早期的公民学课程,新的政治学课本强调公民的权利和政府的义务,以及公民的义务。[11]

除了通过公民学课程加强学生的民主教育外,学校还通过民主组织培育学生的民主观念和民主技能。拉贾斯坦邦的学生议会就是很好的例子。该邦在印度西北半干旱区,以农业为主。在这个地区,家庭的生存依赖每个成员的劳动,许多儿童天亮就开始做家务、汲水、拾木材、喂奶牛、做农活,白天无法上课,因而主要开办夜校。这些夜校不仅教儿童识字、计算,还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平等和负责的社会成员。儿童议会就承担这一任务。儿童议会是儿童行使权利的场所,在这里,他们倾听别人的观点,有机会参与讨论。儿童议会由选举产生,选举规则包括:只有登记为选票人才能参加选举或投票;候选人会读、写;38%的席位留给女童;提名应有资格证明卡和家长与村教育委员会的同意信;选举由村教育委员会监督。候选人代表两个党派,即“光明”与“牧羊人”,竞争议会17个席位,首相及运输、教育、健康、妇女和环境部长等职位。儿童议会这种民主实践培育了孩子的责任心,使他们清楚权利带来责任。一位身为“首相”的女童说:“我们决定的就是将发生的。我们希望看到我们学校有好的设施,让所有儿童入学。如果学校设施好而学生不学习,那就有问题……有时教师专横,对孩子不好,甚至打他们。我们就把这类事情报告给我们的教育监管人。”

三、印度传统价值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殖民时期,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强化的是忠诚和顺从帝国的教化。这种教化使命包括三个关键部分:第一是保证英语是教学语言,此时英语已是政府希望使用的商业用语。第二是讲授英国和欧洲的历史而淡化印度的历史。第三是官方的知识作为不容置疑的事实需要被记住,并在许多考试中重复。[12]这种教化实质上是培养褐色的英国人和忠诚英帝国的好公民。印度独立后,就力图回归自己的传统和历史。1986年,《国家教育政策》要求,“不能因为全神贯注于现代技术而割裂我们的新一代同印度历史和文化根基的联系。”[13]印度大力突出本民族解放和发展的历史与成就。约瑟夫·埃尔德分析了1962—1963年和1970—1971年讲印度语的Lucknow市2—4年级的语文课本,发现最经常出现的内容是甘地领导为自由而斗争,并将甘地视为“国父”“国家领导人”“印度的神圣领导人”。除甘地外,还包括其他为印度独立而斗争的其他人物,如1858年与英国人战死的Jhansi女王、在南印度与英国人战斗的Veerapandya Kattabomman等人。这些政治领袖拥有的品德包括信仰上帝、对一切信仰的宽容、非凡的勇气、为国家牺牲自己。17%的课文涉及印度独立后的发展,包括总理尼赫鲁、国旗、国歌、国庆庆典、现代印度的成就,如水利水电工程、钢铁厂、航空航线以及国家乡村发展计划等,课文把印度比作母亲和所有信仰的神殿,颂扬为祖国而勇敢和自我牺牲的品质。[14]

1998—2004年印度民族主义政党BJP执政期间,更是突出印度教的传统价值。印度民族主义的基本理念是唯有声称其祖先和宗教之根源于印度的人才有权利成为印度公民。这样,基督徒和穆斯林被排斥在公民资格之外。BJP以这种公民资格观指导学校教育国家课程框架的制定。其人力资源发展部的部长宣传学校课程目的是“印度化、国家化和精神化”。该部任命的委员会于 2000年颁布新的课程框架。该课程框架要求公民教育科目是为了帮助学生“发展作为现代民主社会公民的角色和责任的适当理解”,树立学生印度公民的价值观,即“规则和守时、清洁、自我控制、勤劳、义务感、服务意愿、责任、事业心、创造性、对更大平等的敏感性、友爱、民主态度和对环境保护的义务感。”这个委员会提出以五个个人价值(诚实、正当行为、和平、爱和非暴力)、三个社会价值(关心整个社群、劳动的尊严和独立)和国家价值观(没有确切说明,但与自由斗争、印度文化传统和宪法义务相连)创造驯顺和忠诚的公民。[15]历史课则沿着印度传统价值教育的路线,增进学生对保持印度文明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核心价值观的深入理解。

四、履行公民义务——好公民的标准

独立时期,好公民意味着什么,印度人并没有统一的意识,相反,人们更多地与依恋种族、语言、宗教或种姓为基础的认同,而统一的公民认同教育也就成为印度公民与道德教育的重点。1947年独立后,印度的国家领导人意识到新国家成功的关键在于在人民中塑造统一意识。联邦教育部在1961年建立情感整合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强调学习国歌和国旗的重要性,建议学校校长应该利用每学年两次特别的集会树立学生国家统一的意识。在这一天学生宣誓效忠印度,其宣誓词:

印度是我的国家,所有印度人是我的兄弟姐妹。我爱我的国家,我以它的丰富而多样的遗产而自豪。它值得我为之永远奋斗。

我将尊重我的父母、教师和所有老年人,以礼待人。我将善待动物。

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宣誓为之献身。他们的福祉和繁荣就是我的幸福。

这个誓词意味着,好公民就是指所有印度人作为同胞都以印度的多样文化自豪、尊重老人并献身国家的人。1968和1986年的《国家教育政策》继续强化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1998年,印度政府任命的维玛(Verma)委员会提出一份题为“公民基本义务”的报告,更是从公民义务方面强化公民的国家认同。该报告于1999年出版,明确规定了每个公民的义务:(1)遵守宪法,尊重宪法的理想和制度,国旗和国歌;(2)珍视和树立激励我们国家为自由而斗争的高尚理想。(3)维护和保护印度、统一和完整;(4)保卫祖国,且当国家需要时服务国家;(5)维护超越宗教、语言、地区和区域差异的所有印度人民的共同的兄弟般的和谐与精神,决不做侮辱妇女的事;(6)重视和维护印度的多样文化的丰富遗产;(7)维护和改善包括森林、湖泊、河流、野生物的自然环境,关心动物。(8)培养科学精神、人道主义和探索与改革精神;(9)爱护公共财产和发誓放弃暴力;(10)在个人和集体活动方面力求完美,以便把国家提升到更高水平;(11)家长或监护人提供孩子教育机会,或根据情况监护6—14岁的孩子。[16]

印度的公民与道德教育昭示出民主与传统的纠结。人类的发展需要依赖传统,同时也受到传统的限制,这种意识很大程度靠民主支撑,因为民主又要求理性和批判的反思,而公民与道德教育就是有利于养成平衡传统与民主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Marie Lall.Education to hate: the use of education in the creation of antagonistic national identities in india and pare[J]. 2008.

[2][3][13][14] 瞿葆奎.印度、埃及、巴西教育改革[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12,431,452.

[4][7]陈峰.印度社会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404.

[5][8]孙培钧,华碧云.印度国情与综合国力[M].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217,19.

[6]王长纯.印度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508.

[9][10][11][16]James Arthur, Ian Davies and Carole Hahn. The SAGE Hand of 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and Democracy[C]. SAGE Publications. 2008:177,178,183,178,182,180.

[12][15]唐克军.比较公民教育[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40,130,14.

【唐克军,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一篇:巴西:宽容使多元文化和谐 下一篇:有“为”方能有“味”